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超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机器人
  • 3篇示教
  • 3篇躯体
  • 3篇躯体运动
  • 3篇编程
  • 2篇旋压
  • 2篇语音
  • 2篇语音命令
  • 2篇摄像
  • 2篇摄像机
  • 2篇筒形件
  • 2篇编程效率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应变
  • 1篇数对
  • 1篇筒形件旋压
  • 1篇强力旋压
  • 1篇全景
  • 1篇人机
  • 1篇人机交互

机构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曾超
  • 3篇杨辰光
  • 2篇夏琴香
  • 2篇谢红希
  • 1篇肖刚锋
  • 1篇张赛军

传媒

  • 2篇锻压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示教模式,摄像机捕捉机器人及其所在环境的画面信息;将捕捉的画面信息合成为全景视频信号输出到增强现实设备上;捕捉使用者的躯体运动数据,作为示教动作的输入信号;将此输入信...
杨辰光梁聪垣曾超
基于数值模拟的小应变差筒形件旋压成形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获得变形均匀的筒形件,提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错距旋压、等距旋压和对轮旋压三种强力旋压成形工艺方案进行分析,介绍了三种强力旋压成形工艺方法及其原理,并制定了相应的成形工艺方案。以20钢筒形件为研究对象,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对三种不同的强力旋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旋压成形后工件的内外表面存在一定的应力及应变差;采用对轮旋压所获得筒形件内外表面应力应变差远小于错距旋压及等距旋压,采用等距旋压成形时筒形件内外表面应力应变差最大。
曾超夏琴香肖刚锋谢红希
关键词:错距旋压筒形件应力应变
一种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示教模式,摄像机捕捉机器人及其所在环境的画面信息;将捕捉的画面信息合成为全景视频信号输出到增强现实设备上;捕捉使用者的躯体运动数据,作为示教动作的输入信号;将此输入信...
杨辰光梁聪垣曾超
文献传递
对轮旋压制备纳米/超细晶筒形件方法及试验研究
强力旋压由于具有成形产品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等行业。随着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要求所制造的产品尺寸精度、材料利用率高,而且要求产品具有较高...
曾超
关键词:强力旋压筒形件晶粒细化
文献传递
旋轮轨迹和工艺参数对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工艺复杂,旋轮轨迹与工艺参数的选取及其之间的匹配直接影响旋压件的成形质量和尺寸精度。因此,研究不同的旋轮轨迹和工艺参数对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Al6061和SPCC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轨迹的道次曲线和工艺参数对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凸凹圆弧往返进给无道次贴模推进的旋轮轨迹时,所获得的旋压件壁厚最均匀;采用此种旋轮轨迹时,旋轮安装角和进给比越大工件越容易起皱。
曾超张赛军夏琴香谢红希
关键词:工艺参数
人--机器人技能传递技术研究
随着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发生转变,制造生产模式也须转变。传统工业机器人存在编程效率低、开发应用成本高、制造柔性不足等缺点,已难以满足新一代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并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之一,如何克服这些缺点是业界当前亟待解决...
曾超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人机交互
一种机器人快速示教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快速示教装置,包括机器人、摄像机、增强现实设备、动作捕捉模块、麦克风以及扬声器;摄像机有若干个,分别布置在机器人所在空间的若干方位上,每个摄像机分别通过数据线与增强现实设备相连;增强现实设备上设...
杨辰光梁聪垣曾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