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坚
- 作品数:22 被引量:72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食管癌耳穴特异性的临床观察
- 目的:通过初步观察食管癌患者耳廓相关区域出现的特异性变化,探讨其对辅助诊断食管癌的价值,为探索耳穴辅助诊断食管癌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按食管癌诊断标准选取4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望诊及触诊...
- 朱伟坚
- 关键词:食管癌耳穴色差分析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耳穴表面的物理特征变化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相关耳穴表面物理特征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观察组)并设既往无腰腿痛病史患者4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试者耳穴腰骶椎区域压痛强度及血管、皮肤、形态改变,并计算耳穴腰骶椎颜色色差值。结果观察组耳廓耳穴腰骶椎颜色色差值为(90.06±11.64)NBS,对照组为(33.67±4.00)NB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耳穴腰骶椎压痛强度及血管、皮肤、形态学改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廓腰骶椎区域表面物理特征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相关性。
- 刘晓铭仲远明王茵萍朱伟坚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耳穴色差分析
- 耳穴在肿瘤诊治中临床应用述要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近30年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对耳穴在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概要进行了总结论述。分析认为,临床能运用多种耳穴探查法获得特异性信息,这对于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采用耳穴按压或针刺等刺激方法能有效防治肿瘤相关病症,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化疗后引起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癌性疼痛具有良好作用。
- 徐妍董勤朱伟坚
- 关键词:耳穴肿瘤诊治
- 腰椎间盘突出症耳穴特征变化
- 目的:初步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相关耳穴上的变化。方法: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及既往无腰腿痛病史患者42例耳穴反应的变化规律,两组均使用色彩分析耳廓皮肤颜色,视诊使用自拟量化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耳廓腰骶椎区...
- 刘晓铭王茵萍朱伟坚仲远明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色差分析
- 文献传递
- 食管癌耳穴特异性反应的临床观察研究
- 目的:初步观察食管癌患者耳廓的特异性变化。方法:按标准选取52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通过望诊及触诊观察两组左右耳口、食道、贲门等27个耳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并使用数码相机采集耳廓皮肤颜色,对所有数据采用相应的统计...
- 朱伟坚刘晓铭仲远明王茵萍
- 关键词:食管癌耳穴色差分析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动物耳穴电刺激的针灸夹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动物耳穴电刺激的针灸夹,包括电针固定装置、电针和接电插头,所述电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扭转弹簧、销轴、第一防滑纹、第二防滑纹、观察孔、导电层、螺纹接电孔、穿孔、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第三夹...
- 周静珠程宏亮樊甦陈欢朱伟坚张朝晖
- 电针耳迷走神经点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观察电针耳迷走神经点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在化疗开始前30 min缓慢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治疗组在和对照组使用相同药物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针刺及电针双侧耳迷走神经点的治疗方法,每日2次,连续3 d。结果化疗后第1日和第2日两组病例控制恶心的有效率相当(P>0.05),在化疗后第3日治疗组病例控制恶心的有效率为74.07%,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化疗后第1日两组病例控制呕吐的有效率相当(P>0.05),在化疗后第2日治疗组病例控制呕吐的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在化疗后第3日治疗组病例控制呕吐的有效率为8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耳迷走神经点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可以降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 朱伟坚徐妍周静珠王茵萍
- 关键词:迷走神经刺激耳针电针恶心
- 动物实验用医学大鼠固定台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物实验用医学大鼠固定台,包括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用于搭载固定座的操作台,用于连接底座与操作台的竖杆,竖杆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上端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操作台上端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
- 周静珠程宏亮陈欢周帅徐万里张朝晖朱伟坚
- 电针治疗对结肠癌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在结肠癌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将8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术后第1至第5天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观察术后腹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开始,观察组腹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基础上,电针治疗可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减轻患者术后腹部疼痛,从而促进术后的快速康复。
- 朱伟坚王茵萍高岑周静珠卢静陈欢张朝晖
-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手术后并发症结肠肿瘤康复
- 多元耳穴电信息反应胃癌特异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耳穴TDV三变量(电位变量J,电阻变量K和电容变量L)反应胃癌的特异性,分析新研制的耳穴电信息识别系统的临床应用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用耳穴电信息采集系统检测30例胃癌患者、31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和32位健康者的6个耳穴的三维电信息,并作统计分析。结果6个耳穴的所有变量在3组之间都存在差异。耳穴食道、贲门、胃、M3的3个变量,M1的(K、L)肝(J、K)变量在胃癌组和健康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所有穴位TDV三变量在胃癌组和胃癌前病变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耳穴胃、肝、M1、M3的J变量,贲门、M3的K变量在胃癌前病变组和健康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耳穴TDV三变量有反应胃癌的特异性,新研制的耳穴电信息识别系统在辅助诊断胃癌方面具有可行性。
- 赵卫梅仲远明吉争鸣朱伟坚王茵萍
- 关键词:耳穴电信息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