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朱华强

朱华强

作品数:3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海洛因
  • 15篇复吸
  • 11篇成瘾
  • 10篇海洛因成瘾
  • 9篇海洛因复吸
  • 5篇受体
  • 5篇戒断
  • 5篇隔核
  • 5篇伏隔核
  • 4篇VTA
  • 3篇胆碱
  • 3篇毒蕈碱
  • 3篇自身给药
  • 3篇觅药行为
  • 3篇脑区
  • 3篇基因
  • 3篇给药
  • 3篇海洛因依赖
  • 3篇核苷酸
  • 3篇反义

机构

  • 37篇宁波市微循环...
  • 12篇宁波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宁波戒毒研究...
  • 1篇宁波卫生职业...

作者

  • 39篇朱华强
  • 33篇周文华
  • 28篇刘惠芬
  • 27篇赖苗军
  • 19篇陈为升
  • 11篇唐甩恩
  • 11篇杨国栋
  • 8篇张富强
  • 6篇庄丁丁
  • 5篇符丹
  • 4篇徐泽民
  • 4篇顾钧
  • 3篇张亚海
  • 3篇刘胜
  • 2篇陈俊丰
  • 2篇马宏
  • 1篇杨澍均
  • 1篇蔡丹丹
  • 1篇刘宜军
  • 1篇楼忠泽

传媒

  • 4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化学世界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Neuros...
  • 1篇第八次全国中...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olipram对海洛因复吸大鼠伏隔核PDE4B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吸行为抑制的大鼠中枢相关核团PDE4A和PDF4B的表达变化,从而阐明Rolipram抑制海洛因消退大鼠复吸反应可能的中枢位点及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成年雄性大鼠建立海洛因自身静脉给药模型,...
朱华强赖苗军刘惠芬周文华
环境线索诱导大鼠海洛因复吸行为模型建立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建立环境线索诱导的大鼠海洛因复吸行为模型。方法训练雄性SD大鼠通过鼻触反应进行海洛因静脉自身给药 (每次剂量 0 .0 5mg/kg ,限量每日 2 5次 ) ,共 14d ,每天 4h。强化程序为累进比率。起始反应条件为 1,每 5次海洛因注射后增加 1,用灯光作为辨别和条件性刺激信号。停药两周后 ,大鼠重新返回实验笼进行复吸测试 ,连续两小时 ,前 1h为实验笼空间环境诱导 ,后 1h为条件性刺激诱导。结果训练 7d后大鼠建立稳定的海洛因静脉自身给药行为 ,获得 2 5次海洛因注射所需时间为 ( 165± 16)min ,有效鼻触反应为 ( 82± 5 )次。复吸测试时鼻触反应主要发生在有效鼻触 ,实验笼空间环境诱导的反应为 ( 2 8± 5 )次 ,条件性刺激为 ( 99± 10 )次。结论经过一段时间后 ,海洛因相关的空间环境和条件性刺激可以再次恢复大鼠原来的自身给药反应行为。该模型可用于环境因素诱导的复吸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以及用于与反应恢复模型的比较 ,作为开发抗复吸模型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唐甩恩张富强赖苗军朱华强周文华杨国栋
关键词:环境线索海洛因复吸行为
海洛因复吸模型、机制和干预的研究进展
本文建立了环境、药物可获得性线索以及条件性线索诱导的海洛因复吸模型。研究表明,在海洛因戒断后条件性线索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可以持续存在,觅药行为的强度与摄入的药物剂量有关,而小剂量海洛因抑制了长时程戒断后的动物觅药行为。
周文华朱华强杨国栋张富强刘惠芬唐甩恩张亚海刘胜赖苗军陈为升顾钧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戒断反应药物干预
文献传递
海洛因复吸模型、机制和干预靶点的发现
周文华张富强刘惠芬刘胜陈为升唐甩恩朱波赖苗军朱华强顾钧谢小虎张亚海杨国栋
海洛因依赖是一种以复吸为特征的慢性脑病,复吸模型和机制研究是药物依赖领域最为核心的科学问题。该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等资助下,针对海洛因复吸模型以及分子机制展开了系列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和建立戒断后线索...
关键词: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防治
急性深部脑刺激外侧缰核抑制线索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
目的 探究深部脑电刺激外侧缰核对海洛因自身给药和线索诱导的觅药行为的影响.方法 32只成年的SD雄性大鼠,清洁级,经颈静脉插管及外侧缰核立体脑定位后采用FR1训练程序,每天4h,进行海洛因(0.05 mg/kg/infu...
杨澍均朱华强刘惠芬顾钧周文华张富强
关键词:外侧缰核
使用二氧化碳对大鼠施行安死术方法探索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索用二氧化碳(CO2)处死大鼠的方法.方法 18只实验结束后的清洁级SD大鼠分3组,每组6只,分别放入带盖的透明塑料盒内,此盒用家用燃气软管连接CO2钢瓶.缓缓地打开CO2减压器上的阀门,至压力表0.1 MPa位置.第一组:半分钟后关闭阀门,2 min后打开塑料盒;第二组:1min后关闭阀门,2min后打开塑料盒;第三组:1min后关闭阀门,5min后打开塑料盒.打开塑料盒后,每组都观察5 min.结果 第一组大鼠打开塑料盒后,6只大鼠有心跳,1 min后全部苏醒;第二组大鼠打开塑料盒后2只有心跳,4只无心跳,观察5 min后6只大鼠没有苏醒,第三组大鼠6只无心跳,观察5 min后6只大鼠没有苏醒.18只大鼠从放入塑料盒通入CO2至打开塑料盒盖,一直非常安静,没有出现尖叫、逃窜等现象.结论 在塑料盒中通入1 min CO2,5min后打开塑料盒处死实验结束后大鼠,是一种比较符合善待实验动物的安死术方法.
符丹赖苗军朱华强徐泽民唐甩恩
关键词:CO2安死术
海洛因复吸模型、机制和干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作者建立了环境、药物可获得性线索以及条件性线索诱导的海洛因复吸模型;观察到在海洛因戒断后条件性线索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可以持续存在,觅药行为的强度与摄入的药物剂量有关;而小剂量海洛因抑制了长时程戒断后的动物觅药行为;发现杏仁核参与吗啡戒断反应,内侧僵核与条件性线索诱导复吸有关;初步观察了多巴胺、GABA以及谷氨酸受体等参与了海洛因复吸过程,为海洛因复吸的治疗研究提供了基础。
周文华张富强刘惠芬唐甩恩张亚海刘胜赖苗军陈为升顾钧朱华强杨国栋
关键词:海洛因心理渴求戒断
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在社区戒毒模式管理中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初步探讨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在海洛因成瘾者社区戒毒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海洛因成瘾社区戒毒者随机分成4组,予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35例(T+P组),予单一曲唑酮治疗35例(T组),予单一认知行为治疗35例(P组),予单一社区戒毒管理35例(S组),疗程均为12周。于基线及治疗4、8、12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心理渴求评定量表(PCS)、压力知觉量表(CPSS)及尿吗啡阳性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4组治疗12周末共脱失15例,余下125例完成12周治疗。T+P组及T组在4、8、12周末HAMA、HAMD和PSQI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在4、8、12周末HAMA、HAMD量表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量表评分在治疗8、12周末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12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T组、P组和S组组间在4、8、12周末PCS和C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S组组间在4、8、12周末尿吗啡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T组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海洛因成瘾者在社区戒毒期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等精神心理症状,对提高社区戒毒模式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桂冬辉蔡丹丹蔡丹丹朱华强张建兵
关键词:曲唑酮认知行为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社区戒毒
Microinjection of M_5 muscarinic receptor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into VTA inhibits FosB expression in the NAc and the hippocampus of heroin sensitized rats
2007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5 muscarinic receptor subtype on the locomotor sensitization induced by heroin priming, and it's effect on the FosB expression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NAc) and the hippocampus in the heroin sensitized rats. Methods Locomotor activity was measured every 10 min for 1 h after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heroin. FosB expression was assay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Ns) targeting M5 muscarinic receptor was transferred with the lipofectin. Results Microinjection of AS-ONs targeting M5 muscarinic receptor in the 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 blocked the expression of behavioral sensitization induced by heroin priming in rats. Meanwhile, the expression of FosB-positive neurons in either the NAc or the dentate gyrus (DG) of the hippocam- pus increased in heroin-induced locomotor sensitized rats. The enhancement of FosB-positive neurons in the NAc or DG could be inhibited by microinjection of M5 muscarinic receptor AS-ONs into the VTA before the heroin-induced locomotor sensitization was performed. In contrast, microinjection of M5 muscarinic receptor sense oligonucleotide (S-ONs) into the VTA did not block the expression of behavioral sensitization or the expression of FosB in the NAc or DG in the heroin sensitized rats. Conclusion Blocking M5 muscarinic receptor in the VTA inhibits the expression of heroin-induced locomotor sensitization,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egulation of FosB expression in the NAc and hippocampus neurons. M5 muscarinic receptor may be a useful pharmacological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heroin addiction.
刘惠芬周文华朱华强赖苗军陈为升
关键词:HEROINFOSBHIPPOCAMPUS
GABRD甲基化靶点在制备抗海洛因复吸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GABRD甲基化靶点在制备抗海洛因复吸药物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可以降低GABRD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能够有效降低海洛因复吸行为,说明以GABRD甲基化为靶...
刘惠芬洪青晓徐文锦刘婧陈为升朱华强赖苗军周文华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