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礼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产业特征、宏观调控与技术创新策略选择——来自中国工业层面的证据被引量:8
- 2011年
- 论文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倾向指标,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研发策略的理论实证分析发现: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企业规模、政府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是影响各行业技术创新倾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政府在进行财政补贴时,主要倾向于技术水平高、企业规模大以及技术研发投资规模高的行业,而对于产业特征、银行融资规模这两项指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产业特征,企业规模对行业技术创新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
- 王立军张伯伟朱春礼
- 关键词: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宏观调控
- 产业特征、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策略选择被引量:8
- 2010年
- 从产业特征与企业规模异质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理论分析发现:产业特征与企业规模共同决定着企业研发决策与绩效,单一的"U"型或倒"U"型函数形式并不能全面地诠释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针对企业所处产业特征、创新技术类型和企业规模,通过宏观调控与完善技术研发要素市场,形成适宜的技术研发激励机制有利于企业和国家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 张伯伟朱春礼王立军
- 关键词:企业规模风险投资宏观调控
- 新兴国家技术创新策略研究——基于中国经验的分析
- 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步入了高速持续的发展阶段,同时随着生产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06年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更是极大地激励了...
- 朱春礼
- 关键词:经济管理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 文献传递
- 宏观调控、地区特征与技术进步策略选择——基于中国地区层面的证据被引量:1
- 2011年
- 从中国地区层面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及政府宏观调控策略的实证分析发现:公共研发、财政补贴、银行贷款及地区间技术外溢效应,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和推动各地区技术进步,还可以间接刺激企业加大技术研发规模与效率的提升;同时,中国技术创新地区特征较为明显,对于低技术水平地区,更适宜加大公共研发、政府财政补贴,而对于技术相对发达地区,优化技术创新融资环境、加大政府公共研发投入规模,更有利于该地区的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 王立军魏忠朱春礼
- 关键词:技术创新宏观调控融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