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炯远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唐诗新说八题
- 1999年
- 朱炯远
- 关键词:受降城《李将军列传》《出塞》《挂枝儿》沈德潜
- 《王梵志诗校注》商补(续)被引量:4
- 1999年
- 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为王梵志诗研究中最重要的文献 。
- 朱炯远
- 关键词:王梵志诗校注补正
- 《王梵志诗校注》商补被引量:1
- 1997年
- 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为王梵志诗研究中最重要的文献,然其中亦不无可商兑补正之处。
- 朱炯远
- 关键词:王梵志诗校注补正
- 从《琵琶行》的成就看文化积淀的重要意义被引量:1
- 1997年
- 白居易于浩翰的文献资料中,过选出最能为己所用之素材,将原本属于文人学士范围内的迁滴之情,予以情感化、故事化、通俗化、歌赋化及美文化的描写,使它演化为哀叹世人不幸命运的普遍主题,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挖掘文化积淀、汲取文化遗产方面高人一筹。
- 朱炯远
- 关键词:《琵琶行》文化积淀
- 中国古代民歌受歧视的现象及起因
- 2003年
- 中国古代民歌留给后人的遗产甚少,载入正史的时间又晚,受民歌影响的文人还不在诗坛占据主导地位,且在文论论著者心目中缺乏位置。其原因在于受儒家学说中强调诗教的传统说法影响过深,将民歌视作政治交往工具的实际手段及排斥民歌中逾越统治阶级“中和”信条的思想倾向。站在中国古代民歌对立面的始作俑者便是孔子。
- 朱炯远
- 关键词:儒家学说孔子
- 论新乐府运动争议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 2000年
- 朱炯远
- 关键词:新乐府运动新题乐府唐代歌曲古诗
-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漫议被引量:1
- 2004年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是柳宗元的重要代表作,但其中"化身"之说历来的诗评家、注释家或避略不言,或语焉不详。本文从佛经中求得"化身"的确切含义,以之揆度柳诗,果使其诗意豁而显之。
- 朱炯远
- 关键词:诗歌诗意思想感情
- 论张王乐府中的唱和现象被引量:3
- 1997年
- 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以乐府唱和现象鲜为人知。据笔者检索,共发现张王同题、异题唱和乐府十五组,其中既有古题乐府唱和,也有新题乐府唱和。张王的唱和乐府是在一定的内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形成的。张王以乐府唱和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它对以社会民生的内容打入文人唱和诗、对以通俗的形式影响文人唱和诗、对新乐府运动规模的壮大、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朱炯远
- 关键词:中唐诗歌唱和
- 王梵志、寒山佛理劝善诗的异同被引量:4
- 2005年
- 唐代诗僧王梵志、寒山最青睐、擅长佛理劝善诗,且佛理劝善诗亦最能体现他们的创作特色。王梵志的佛理劝善诗,主要具有平民化特色;而寒山的佛理劝善诗,更多具有文人化倾向,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如果仅认定王、寒两人同属唐代白话诗派,而对两人之间的细部区别不加关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朱炯远
- 关键词:王梵志寒山平民化文人化
- 杜甫对谣谚的学习被引量:2
- 2001年
- 杜甫十分注重向谣谚学习 ,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或以谣谚起兴 ,或以谣谚为首句 ,或诗句出自谣谚 ,或用谣谚之意 ,或反谣谚 ,或不用谣谚胜似谣谚 ,表明杜甫深受民间歌谣熏陶 ,收获颇大。
- 朱炯远
- 关键词:文学影响杜甫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