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细胞腺瘤的超声诊断
- 2000年
- 肝细胞腺瘤为十分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1973年Baum首先报道口服避孕药与肝细胞腺瘤有关。指出,避孕药与其同类药物,可引起肝细胞腺瘤。过去多在手术后或尸检中发现,术前不易确诊。近几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术前诊断已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回顾分析4例肝细胞腺瘤的声像图表现及CT、MRI的主要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刘灿李丽霞
- 关键词:肝细胞腺瘤口服避孕药彩色多普勒低回声影像学检查脉冲多普勒
- 经胸床旁超声心动图在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
- 2008年
- ①目的探讨经胸床旁超声心动图在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及其意义。②方法18例在超声引导下安置起搏导管,分别取胸骨上窝切面、剑下、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剑下四腔切面、胸骨旁四腔切面、右心双腔切面等,确认导管尖端经上腔静脉、右房、三尖瓣口抵达右室。③结果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电极定位指标满意。无一例出血、感染、气胸、麻醉意外等并发症发生。④结论超声监视下具有很多优点,可作为X线透视下的替代或补充。
- 刘灿李丽霞李景森刘晓娜
- 关键词:心脏手术心脏起搏器植入
- 超声光散射成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诊断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153例乳腺癌患者分为TNBC组(12例)和非TNBC组(141例),比较两组超声及DOT图像特征。结果 TNBC组与非TNBC组的超声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5.00%和8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62,P<0.05);TNBC组血红蛋白总量(HBT)、血氧饱和度(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7%、83.33%、83.33%,非TNBC组HBT、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49%、90.07%、9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4、0.000、0.536,P>0.05)。结论 TNBC在常规超声图像上无特征性表现,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结合DOT有助于提高TNBC的诊断准确率。
- 刘灿张海娴李丽霞唐丽玮孙芳崔广和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超声引导经皮注射无水乙醇于瘤内治疗肝癌
- 2001年
- 目的 开发一种简便有效、经济安全的肝癌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5例肝癌患者共 30个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直接杀灭肿瘤。肿瘤直径 0 .8~ 4cm,每个瘤内注射 1~ 6次 ,注射剂量 6~ 60 ml。结果 :治疗后 5个瘤灶消失 ,1 5个缩小 ,1 0个未增大。直径缩小或不变的肿瘤 ,CT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 ,原血清血甲胎蛋白 (AFP)值升高者显著下降 ,经组织学检查的病灶证实完全坏死。注射过的瘤灶无局部复发。结论 :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尤其适合于小肝癌和肝转移癌的治疗。
- 刘灿李丽霞高岩冰张永桂崔广和齐春英董振强
- 关键词:介入性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
- 胸腺瘤的超声诊断
- 2001年
- 刘灿李丽霞崔广和张永桂芦爱霞
- 关键词:胸腺瘤超声诊断良恶性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诊断
- 1998年
- 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116例甲状腺疾病的声像图,对照病理,为声像图诊断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作一评估。1临床资料1.1本组共116例,男性33例,女性93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40.1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
- 高岩冰齐春英胡世平李丽霞
- 关键词:超声描记术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理诊断
- 肺鳞状细胞癌并发肢端角化病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李丽霞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肢端角化病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4例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14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HE染色示肿瘤组织成巢团样浸润,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肿瘤内有大量小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8例)示CD10均阳性,角蛋白均阴性;4例波形蛋白阳性,3例ki-67抗体阳性指数<40%;2例伴性索样分化者ER、PR阳性,3例伴平滑肌分化者中2例SMA阳性,1例结蛋白阳性。提示LGESS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0是一种比较特异的标记。
- 范慧张祥盛李丽霞
- 关键词:子宫肿瘤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评价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ARFI技术对55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60例健康成人以及15例慢性肝病合并肝癌患者进行检测,比较肝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组的剪切波速度为(2.05±0.66)m/s,健康成人组剪切波速度为(1.14±0.48)m/s,慢性肝病合并肝癌的患者肿瘤组织剪切波速度为(2.65±1.15)m/s,三组数值差值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能够量化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刘灿李丽霞唐丽玮李敏崔广和李锐
- 关键词: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肝纤维化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