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霞
- 作品数:26 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有序介孔炭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序介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聚环氧乙烯-聚环氧丙烯-聚环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和糖类碳水化合物按质量比4∶1~3∶1,在35℃下加入酸溶液中,经搅拌、溶解后,再加入硅源,硅源与糖类碳水化合物的用量比为7...
- 宋怀河李丽霞陈晓红
- 文献传递
-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21年
- 微塑料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塑料颗粒,近年来,微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微塑料对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较多报道,但微塑料在陆地环境特别是土壤中的存在和影响的系统性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从土壤微塑料的来源和分布、分析方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环境效应及管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针对今后土壤微塑料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包括农用塑料薄膜残留、污泥的土地利用、有机肥施用、地表径流、污水灌溉和大气沉降;2)总结了土壤中微塑料的分离、提取、鉴定及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但目前仍没有标准化的检测和定量技术;3)微塑料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造成威胁,并改变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4)微塑料表面可附着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物理和化学污染,可释放内源性有毒物质,并导致复合污染效应;5)微塑料污染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研发生物降解塑料产品、从源头控制微塑料的输入以及加强世界各国合作。提出今后微塑料的研究应建立统一的定量分析标准方法,发展更准确的可追溯分析技术,加强对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科学研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为进一步探索土壤微塑料提供思路,而且可为土壤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及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张佳佳陈延华王学霞倪小会刘东生李丽霞邹国元
- 关键词:土壤生态系统分析方法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 偶联剂在树脂包膜尿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添加带双键硅烷偶联剂对淀粉改性、利用流化床喷动塔制备树脂包膜尿素。采用旋转黏度计法和水浸泡法分别研究包膜液黏度、加与不加偶联剂的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征,进而探讨了偶联剂和淀粉用量对包膜尿素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偶联剂作用下,包膜液的黏度稍许增大,氮素释放速率降低。从成本、环保和性能综合考虑,偶联剂最佳用量为淀粉质量的1%。
- 李丽霞曹兵李鸿雁倪小会徐秋明刘宝存
- 关键词:包膜尿素偶联剂黏度
- 分析技术在土壤微塑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4
- 2021年
-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受采样、前处理和分析技术的限制,现有研究中检测到的微塑料尺寸普遍较大。定量分析技术不够成熟,文献数据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复杂组分和表面附着物导致土壤微塑料的分析检测存在更大的挑战。为更好地掌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从光谱分析、热分析、显微分析等角度分类,对土壤微塑料研究中的分析技术进行了解析、对比和总结。光谱分析对微塑料进行定性和数量统计,常见的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热分析用于组分鉴定和质量分析,具体分为裂解气质联用和热重波谱联用。显微分析则对形貌和尺寸进行表征,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提出微塑料分析技术越来越丰富,但是针对土壤微塑料的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分析技术的标准化是评价和治理微塑料污染的关键;现有的土壤微塑料检测方法各有利弊。组合或联用技术的使用有望更高效、精准地实现对土壤微塑料定性定量分析;应从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出发,根据研究目的合理选择分析技术;部分分析技术在土壤微塑料的实际测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验证。
- 刘东生邹国元陈延华陈延华李丽霞
- 关键词:高分子分析技术热分析显微镜
- 控释与稳定尿素配施对土壤氮素迁移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控释与稳定尿素配施,可通过双重调控作用增强对氮素的高效管理。本文以聚氨酯包膜控释尿素和新型复合型抑制剂涂覆尿素为试材,研究了二者配施条件下,调控冬小麦-夏玉米季施肥后氮素的动态迁移转化的效果,为开发高效专用肥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农民习惯施用尿素[CV,冬小麦和夏玉米习惯施氮量分别为285 kg(N)·hm^-2和225 kg(N)·hm^-2]、优化施用尿素(OPT,冬小麦和夏玉米优化施氮量分别为199.50 kg(N)·hm^-2和157.50 kg(N)·hm^-2)、优化施氮量下控释尿素+普通尿素(CRF1,冬小麦和夏玉米控释氮分别占40%和30%)和2个优化施氮量下控释尿素+抑制剂涂覆尿素(CRF2,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控释氮分别占30%和20%;CRF3,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控释氮分别占50%和30%)。试验测定了氨挥发和土壤硝态氮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在同等施氮量条件下,与OPT相比,CRF1、CRF2和CRF3在夏玉米、冬小麦季分别显著降低累积氨挥发量24.90%~57.00%和10.20%~27.80%,CRF2、CRF3比CRF1分别显著降低33.30%~42.80%和12.20%~19.60%。施肥后土壤表层硝态氮含量升高和降低速率由快至慢依次为CV、OPT、CRF1、CRF2和CRF3。夏玉米收获期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淋失风险由大到小依次是CV、OPT、CRF1、CRF2和CRF3,而冬小麦则为CV、OPT、CRF2、CRF1和CRF3。与CV和OPT处理相比,一次性优化施氮CRF1、CRF2和CRF3处理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差异。CRF2和CRF3净收入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略有增加,与CRF1相比在夏玉米季增加639元·hm^-2和859元·hm^-2,在冬小麦季降低1 196元·hm^-2和增加61元·hm^-2。控释氮和稳定氮为5︰5(冬小麦)和3︰7(夏玉米)表现效果最佳。
- 肖强李鸿雁衣文平邹国元魏丹孙世友李丽霞
- 关键词:涂覆工艺控释尿素氨挥发淋溶冬小麦-夏玉米
- 有序中孔炭的电化学储氢性能被引量:6
- 2007年
- 将蔗糖、聚环氧乙烯-聚环氧丙烯-聚环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和硅源构成的复合物进行预炭化、炭化和除硅处理合成出有序中孔炭,采用XRD、TEM、HRTEM和N_2吸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将有序中孔炭制成电极开展恒流充放电储氢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具有较高比表面积(720 m^2·g^(-1))和孔容(0.86 cm^3·g^(-1))的有序中孔炭材料的电化学储氢容量为70.1 mAh·g^(-1),高于具有相对较低比表面积(610 m^2·g^(-1))和孔容(0.66 cm^3·g^(-1))的有序中孔炭储氢容量(64.1 mAh·g^(-1)).通过与单壁碳纳米管电极(25.9 mAh·g^(-1))的对比,表明有序中孔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储氢性能和更高的电化学活性.
- 刘宇林李丽霞陈晓红宋怀河
- 关键词:电化学储氢氢吸附
- 自然光和紫外光照条件下膜材红外光谱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可降解树脂包膜控释肥是目前肥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从可降解包膜材料实际施用环境着手,采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表征包膜肥料膜材自然光和紫外光照条件的降解差异,通过对聚乙烯/疏水纳米二氧化钛、聚乙烯/亲水纳米二氧化钛和纯聚乙烯包膜的谱图来研究膜材在光照前后的结构变化特征,进而对膜材的降解行为做出判断。结果表明,在紫外光和自然光分别照射下,包膜降解过程中的官能团种类没有因光催化剂的加入而受到影响,而光催化剂的加入对官能团的变化程度有显著影响,依次为:聚乙烯/疏水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包膜>聚乙烯/亲水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包膜>纯聚乙烯包膜。另外,不同照射光源对包膜的分子结构的影响有所区别。自然光条件照射的降解过程中,包膜的聚乙烯碳链上在形成氢过氧化物的同时发生了交联反应生成含醚键的物质,接着继续氧化生成含羰基的化合物,最终羰基的存在促进包膜的进一步分解;紫外光条件照射下,光照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局部浓度大,攻击聚合物碳链的能力强,聚乙烯长链烷基断裂很快氧化生成含有羰基基团的中间产物。紫外光条件的照射实验未能全面反映包膜在自然光条件下的降解行为。
- 李丽霞曹兵孙雨萌李鸿雁肖强倪小会衣文平
- 关键词:红外光谱
- 一种有机模板法原位制备有序介孔炭/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模板法原位制备有序介孔炭/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以三嵌段共聚物为结构导向剂,聚合物树脂为碳前驱体,固体碱为催化剂,具有磁性粒子的金属盐为金属源,在非水溶剂中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先组装成有机/无机复合物薄膜,...
- 宋怀河姚婧媛陈晓红李丽霞刘长义
- 文献传递
- 纳米TiO_2-LDPE复合材料包膜控释肥残膜的降解特性被引量:8
- 2014年
- 将纳米TiO2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形成包膜液,采用喷动流化床包膜设备制备了纳米TiO2-LDPE复合材料包膜控释肥。在水浸泡法研究控释肥养分释放特征的基础上,对人工加速老化条件下光照不同时间的控释肥残膜进行失重率测定。采用FT-IR、DSC和黏度法等分析了纳米TiO2对控释肥残膜光催化降解特性的影响,探讨了残膜在光照前后的分子量和羰基指数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催化剂加入后,控释肥的养分释放速率降低且释放期变长;疏水纳米TiO2对控释肥残膜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时,降解性能最好。随着残膜的降解程度增大,残膜中LDPE的羰基指数和结晶度升高,黏均分子量下降。
- 李丽霞曹兵李鸿雁肖强倪小会徐秋明
- 关键词:LDPE纳米TIO2表面性质残膜降解
- 控释尿素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在番茄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应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释放曲线为抛物线型(L)和S型(S)的包膜控释尿素(L120d、S80d)在4种温度条件下(10、15、25、35℃)的氮素释放规律,并依托SUGIHARA和LOGISTIC模型探明了L120d和S80d氮素释放速率常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设施番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田间条件下控释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番茄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条件下L120d和S80d氮素释放速率显著受温度影响,4种温度条件下释放速率常数分别为0.0022~0.0212/d和0.043~0.279/d,释放曲线分别呈现出抛物线型和S型特点。田间设施土壤条件下L120d氮素释放特征与室内培养条件下相吻合,S80d释放周期差异达到30天以上,L120d和S80d氮素释放规律迥异。与普通尿素底施加3次追肥相比,施用L120d和S80d控释尿素的番茄产量较等氮量普通尿素(N 200 kg/hm2)和常规施氮量(N 400 kg/hm2)处理分别增加了7.8%、7.2%和5.4%、4.8%;氮素利用率提高了5.5~10.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2817、13375元/hm2。此研究为控释肥料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 肖强倪小会李丽霞衣文平
- 关键词:包膜尿素氮素释放设施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