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先慧

作品数:19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烧伤
  • 4篇引流
  • 4篇负压
  • 4篇负压引流
  • 3篇引流技术
  • 3篇软骨
  • 3篇生物力学
  • 3篇手术
  • 3篇皮瓣
  • 3篇自体
  • 3篇肋软骨
  • 3篇回植
  • 3篇封闭负压
  • 3篇封闭负压引流
  • 2篇胸廓
  • 2篇引流术
  • 2篇伤患者
  • 2篇烧伤患者
  • 2篇术后
  • 2篇碎屑

机构

  • 16篇成都军区总医...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9篇李先慧
  • 13篇薛刚
  • 12篇张彦标
  • 11篇王晓娟
  • 11篇杨勇
  • 10篇刘德贵
  • 6篇周阳
  • 6篇蒋金恒
  • 5篇陈伟
  • 4篇郭树忠
  • 4篇黄涛
  • 3篇杨朝春
  • 3篇马显杰
  • 2篇裴蛟淼
  • 2篇冉锋
  • 2篇张栋梁
  • 2篇冉峰
  • 2篇简彩
  • 2篇杨阳
  • 2篇苏映军

传媒

  • 6篇西南国防医药
  • 4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软骨碎屑回植对肋软骨修复再生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研究切取自体肋软骨后将软骨碎屑回植包埋人供区软骨膜内,对肋软骨修复和再生的影响.方法 取8~10周龄生长期雄性家兔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实验各组在完整保留软骨膜、肋骨软骨连结处的情况下切取一段肋软骨,对缺损部位采用直接缝合、软骨碎屑回植后缝合及软骨碎屑回植加生物蛋白胶封闭空隙后缝合3种方法处理,3种处理方法在各实验组家兔两侧肋软骨中两两配对;健康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16周处死家兔后观察各组胸廓及修复段的大体形态,常规HE染色病理切片,并行生物力学检测测定各肋软骨修复段的强度.结果 各实验组家兔的胸廓整体形态均较良好,各组及各处理方法之间并无明显差别;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可见各组修复组织均主要为纤维组织,回植的小块软骨虽能够有效存活,但无明显增殖.生物力学检测显示:不回植组的修复组织强度为(193.92±41.41)N、回植组为(318.88±28.28)N、生物蛋白胶组为(301.00±39.52)N、健康对照组为(300.54±38.35)N,不回植组明显低于后3组(P〈0.01).而后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软骨碎屑回植虽不能促进透明软骨的再生修复,但能明显加强修复组织的强度,加强胸廓的稳定性,从而间接降低胸廓畸形的发生率.
李先慧简彩李运明夏炜张辉郭树忠
关键词:肋软骨生物力学胸廓畸形
自体软骨碎屑回植后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建立山羊自体肋软骨切取后软骨碎屑回植供区软骨膜的动物模型,以组织学、生物力学指标为观察对象,研究自体肋软骨碎块回植后的转归.方法 取8 ~12个月龄成年山羊1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肋软骨切取后,各组处理方法:Ⅰ组,直接将软骨膜缝合,形成封闭的空腔;Ⅱ组,将切取的肋软骨切碎成均匀的小碎块,将其回植填塞入肋软骨缺损处,总量约为缺损的1/5~1/4,缝合软骨膜封闭缺损;Ⅲ组,在Ⅱ组的基础上,在缺损段内喷入生物蛋白胶,使之充满回植入软骨碎屑的缺损腔隙,缝合软骨膜封闭;Ⅳ组,切取正常肋软骨作为对照,未做任何处理.术后16周处死并观察各组胸廓及修复段形态,利用生物力学检测各组肋软骨修复段强度.结果 Ⅰ~Ⅲ组胸廓形态良好,无塌陷,修复段组织与肋骨软骨连结处愈合较好,修复段呈纤维增生;组织学观察显示,Ⅰ~Ⅲ组修复组织主要为纤维组织,回植软骨均能存活,无明显增殖;压力、拉伸、折弯及撞击实验数据显示,Ⅱ组修复强度优于Ⅰ和Ⅲ组,但弱于Ⅳ组.结论 将软骨碎屑回植,虽不能促进软骨的再生修复,却能明显加强修复组织生物力学强度,加强胸廓的稳定性.
光君李先慧裴蛟淼张栋梁杨阳苏映军马显杰郭树忠
关键词:肋软骨生物力学
皮下蒂推进皮瓣在面部手术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面部手术后小面积圆形缺损的有效修复方式。方法利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22例各类面部病变手术后的创面:彻底切除面部皮肤病变组织后,根据缺损的大小设计制作三角形皮下蒂皮瓣,通过滑行推进的方式移动到缺损处,修复创面。结果 2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面部外观轮廓无明显牵拉移位,术区较为平整,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同,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皮下蒂推进皮瓣是修复面部圆形、类圆形小面积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
李先慧刘德贵张彦标王晓娟陈伟薛刚
关键词:皮下蒂皮瓣面部手术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严重烧伤患者镇静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镇静治疗中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方法对本组7例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观察其治疗特点、效果、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等,摸索给药方式和剂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指标和注意事项等。结果患者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良好,且在镇静过程中能够唤醒,配合相关检查及治疗。未出现呼吸抑制患者,肝肾功能监测无明显损害。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能够控制和监测。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使用方便、安全,是重度烧伤患者镇静治疗的理想用药。
李先慧刘德贵杨勇薛刚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烧伤
淋巴水肿外科治疗方法及新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循环障碍及富含蛋白质的组织间液持续积聚引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以继发性多见,常由于手术、放疗、肿瘤等原因造成淋巴管狭窄、闭塞以及纤维化,使四肢远端淋巴回流受阻所致,最常见的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预防和治疗轻度淋巴水肿可以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患肢按摩、加压包扎、烘绑及微波治疗等,但不能根治,大部分患者进行反复多次治疗,最终仍肢体肿胀、严重纤维化,不得不借助手术治疗,因此外科治疗仍是淋巴水肿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李先慧郭树忠
关键词:上肢淋巴水肿外科治疗非手术疗法组织间液淋巴回流
VSD在爆炸伤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软组织爆炸伤创面治疗的效果,为临床爆炸伤初级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7例难治性创面彻底清创后表面用VSD泡沫敷料覆盖封闭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根据不同创面及时调整压力。结果经负压封闭引流7~10天后,5例I期移植皮片全部存活,2例彻底清创后VSD引流培养创面肉芽组织,II期植皮VSD再次覆盖引流均植皮成功,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早期用于爆炸创面,可抑制细菌增殖,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伤口愈合,能减少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难治性创面的有效治疗方法。
杨朝春杨勇陈伟张彦标李先慧王晓娟黄涛冉峰蒋金恒周阳刘德贵薛刚
关键词:爆炸伤负压引流技术
烧伤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烧伤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及变化规律,探讨凝溶胶蛋白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烧伤面积≥30%总体表面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按照烧伤面积大小、是否出现脓毒症以及脓毒症患者是否死亡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及变化趋势。 结果伤后7 d患者的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处于最低值,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凝溶胶蛋白浓度随着烧伤面积增大而降低(P<0.001)。脓毒症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总体均数水平低于非脓毒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035.41,P<0.001)。脓毒症死亡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总体均数水平低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8.69,P<0.001);伤后7~21 d的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低于伤后3 d及入院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烧伤可导致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降低,烧伤面积越大、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血浆凝溶胶蛋白越低。血浆凝溶胶蛋白是反映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
李先慧王晓娟刘德贵杨勇张彦标薛刚
关键词:烧伤凝溶胶蛋白脓毒症预后
改进后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应用总结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改进前后皮瓣成活情况及静脉回流障碍的差异以及两种方法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9例因各种原因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将79例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n=44)和改进手术组(n=35)。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皮瓣成活率及静脉回流障碍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79例,传统手术组和改进手术组分别剔除2例和1例患者。传统手术组皮瓣均出现中、重度静脉回流障碍,而改进手术组静脉回流障碍以轻、中度为主(χ2=13.447,P<0.001);且两组患者皮瓣经相应处理后静脉回流障碍均缓解,未出现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坏死的情况。术后,传统手术组2例皮瓣坏死,成活率95.2%;改进手术组皮瓣全部成活(χ2=70.205,P<0.001)。结论改进后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无损伤供血动脉血管之虞,术后静脉回流障碍轻,操作简单,术者无需具备显微血管解剖经验,可向基层单位推广。
杨勇王晓娟张彦标李先慧周阳何升东刘德贵薛刚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肤筋膜皮瓣
鼻部缺损修复的临床总结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鼻大部缺损和鼻翼缺损修复再造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980~2010年共收治鼻部缺损修复患者70例,其中全鼻再造首选扩张器植入扩张前额正中皮瓣;鼻翼缺损尽量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若鼻翼缺损小于1.5 cm×1.5 cm,可采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结果本组70例中,61例移植皮瓣或皮片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59例术后随访0.5~3年,鼻缺损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鼻部缺损应根据缺损部位、范围、供区情况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杨勇张彦标冉锋李先慧陈伟蒋金恒王晓娟周阳薛刚
关键词:缺损全鼻再造疗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毁损性电击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毁损性电击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这类创面早期、反复清创,VSD覆盖、引流的同时,促进肉芽生长;植皮与(肌)皮瓣相结合修复创面;早期截肢,多次截骨,VSD引流,创面清洁后封闭伤口。结果首次清创平均为伤后第7 d,最早为第3 d;17例截肢,有1例行3次截骨。11例单纯植皮,17例采用植皮加(肌)皮瓣消灭创面,5例单纯用(肌)皮瓣修复创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VSD结合植皮及(肌)皮瓣用于毁损性电击伤创面修复,使早期清创成为可能,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疗程,节约住院费用,并减轻医师的工作量。其修复效果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勇王晓娟李先慧张彦标陈伟周阳刘德贵薛刚
关键词:电击伤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