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双宏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型心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骨保护素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参数
  • 1篇血小板参数变...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机构

  • 4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篇李双宏
  • 3篇李敬田
  • 2篇刘建立
  • 2篇吕孝欣
  • 1篇马建亮
  • 1篇田艳
  • 1篇郭水连
  • 1篇殷禄昌
  • 1篇于玲
  • 1篇宋书凯
  • 1篇卓晓青
  • 1篇马东方
  • 1篇张立辉
  • 1篇徐楠楠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TP合并AMI的患者11例(ITP&AMI组);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MI,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30例(AMI组);临床诊断为ITP的患者30例(ITP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检测上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小板的5项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及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对比研究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ITP&AMI组与AMI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与ITP组比较,PDW、IPF、P-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无统计学差异;AMI组与ITP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不明显;ITP&AMI组及IT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CR、PLT、IPF差异明显;AM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AMI组治疗后PDW、P-LCR、PLT、IP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治疗前后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组及AMI组治疗前后MPV、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有助于ITP合并AMI患者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预测。
徐楠楠宋书凯马东方李敬田吕孝欣李双宏张立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参数
普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取40只大鼠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对照组(B)、普伐他汀(C,10mg·kg-1·d-1)、普伐他汀(D,20mg·kg-1·d-1)各10只。B、C、D组定期腹腔注射维生素D破坏内皮细胞,喂养3个月,抽血检测hs-CRP,IL-6,并解剖大鼠制作病理切片,最后处死所有大鼠。结果 B组病理切片显示内膜明显增厚,管壁弥漫性隆起,内皮下含大量泡沫细胞,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而A组内膜光滑,内皮下未见泡沫细胞,中膜平滑肌排列整齐有序,未见增生改变,C、D组内膜增生情况较B组轻,较A组重,且C组较D组增生明显。炎症因子hs-CRP,IL-6在B、C、D、A中的检测水平依次下降,B组较A组、B组较C组、B组较D组、C组较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有降低炎症因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郭水连卓晓青刘建立万荣李双宏吕孝欣田艳马建亮
关键词:普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UAP患者102例作为UAP组,另设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4例和正常冠脉组31例。UAP组根据CAG结果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检测血清OPG、hs-CRP浓度,分析其在各组中水平变化。结果 UAP组、SAP组血清OPG、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冠脉组,UAP组高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中三支、双支病变组血清OPG水平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CRP水平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OPG、hs-CRP均与UAP密切相关,但OPG对预测UAP冠脉严重程度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李双宏李敬田刘建立殷禄昌
关键词:骨保护素超敏C反应蛋白
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中碎裂QRS波与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碎裂QRS波(fQRS)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DCM)患者恶性心律失常(MVA)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8月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NDCM患者57例,通过分析心电图上是否出现fQRS波,分为有fQRS波组33例和无fQRS波组24例,随访(18.9±4.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MVA发生率、全因病死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QRS波组中发生MVA 15例(45.5%),无fQRS波组中发生MVA 4例(16.7%),fQRS波组中MV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组中病死6例(18.2%),无fQRS波组中病死3例(12.5%),fQRS波组病死率高于无fQRS波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RS对NDCM患者的MVA发生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与此类患者的全因病死率无明显关联。
迟田丽李敬田于玲李双宏申玉琳
关键词:碎裂QRS波扩张型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