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微小隐孢子虫CP15抗原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构建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抗原CP15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方法 用HindⅢ和EcoRⅠ酶分别从pET 2 8a(+ )和 pMD18 T 15质粒中酶切得到线性片段和CP15基因片段 ,然后用T4DNA连接酶连接 ,构建重组的CP15的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BL2 1(DE3 )中表达 ,并用SDS PAGE、ELISA和Westernblotting进行鉴定。 结果 构建了CP15的原核表达载体 ,得到了一分子质量约为 15ku的融合蛋白 ,占大肠杆菌总蛋白的 3 8%。 结论 CP15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 何宏轩张西臣欧阳红生尹继刚李吉平李建华杨举
- 关键词:隐孢子虫大肠杆菌
- 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多肽与T4噬菌体SOC蛋白的融合表达被引量:5
- 2003年
- 利用 DNA重组技术将猪瘟病毒 (clasc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 E2蛋白主要抗原编码区基因 (m E2 )与 T4噬菌体 SOC基因融合 ,插入 T4噬菌体表达质粒 ,构建成 T4噬菌体 SOC位点表达 m E2的表达载体 p1Sm E2。将其转化至 BL2 1 (DE3 )菌 ,取经 IPTG诱导后表达的目的蛋白 SDC- m E2进行 SOS- PAGE、薄层凝胶扫描分析、Western blot及 EL ISA等方法检测。结果表明 ,表达的 SOC- m E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 2 5 70 0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36 .7%,并具有与 CSFV特异性抗体反应的活性。
- 吴健敏任兆钧余兴龙马钢李吉平涂长春张念祖
- 关键词:T4噬菌体
- 小球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15/60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2002年
- 用XhoI和EcoRI酶分别从pET_2 8a(+)和pMD18_T_15 /6 0质粒中酶切得到线性片段和CP15 /6 0基因片段 ,然后用T4DNA连接酶连接 ,构建重组的CP15 /6 0的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表达 ,并用SDS_PAGE、ELISA和Westernlot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构建了CP15 /6 0的原核表达载体 ,得到了一分子量约为 16kDa的融合蛋白 ,占大肠杆菌总蛋白的 4 2 %
- 何宏轩张西臣欧阳红生李吉平尹继刚李建华杨举
- 关键词:原核表达载体疫苗
- 猪IL-6 cDN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4
- 2003年
- 运用 RT- PCR方法 ,从经刀豆球蛋白 A(Con A)诱导的猪外周血单核细胞 (PMBCs)总 RNA中扩增得到了猪 IL -6 (porcine IL- 6 ,p IL- 6 )的 c DNA,并将其克隆到 p GEM- T载体上。DNA序列测定表明 ,克隆得到的 p IL- 6 c DNA与国外报道的完全一致 ,包括终止密码子在内其编码区的长度为 6 39bp,编码 2 1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将 p IL - 6成熟肽段编码区亚克隆至 p ET- 2 8(a)中 ,构建成原核表达质粒 p ETPIL6。该质粒的 BL2 1(DE3) L ys S转化菌在 IPTG的诱导下可高效表达 p IL- 6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30 .6 0 %~ 38.35 %。
- 余兴龙涂长春徐兴然李作生张茂林李吉平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IL-6CDNA克隆大肠杆菌
-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抗原CP23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表达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构建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抗原CP2 3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用HindⅢ和EcoRⅠ酶分别从 pET - 2 8a(+)和 pMD18-T - 2 3质粒中酶切得到线性片段和CP2 3基因片段 ,然后用T4酶连接 ,构建重组的CP2 3的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表达 ,并用SDS -PAGE、ELISA和Western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 构建了CP2 3的原核表达载体 ,得到了一分子量约为 14kDa的融合蛋白 ,占大肠杆菌总蛋白的 36 %。结论 CP2
- 何宏轩张西臣欧阳红生尹继刚李吉平李建华杨举
- 关键词:表面抗原融合蛋白大肠杆菌
- 疑核内有关神经元在机体细胞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0年
- 研究了疑核内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脑啡肽能神经元对机体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 ,并对疑核内 3种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用麻醉家兔 ,分 6组进行 ,分别在疑核处通过微量注射器注入氯化乙酰胆碱 ( Ach)、密胆碱 -3( HC-3)、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 NA)、6-羟基多巴胺 ( 6-OHDA)、盐酸吗啡 ( MP)、盐酸纳络酮 ( NX) ,并分别于注射前和注射后不同时间取外周血 ,测定 T细胞百分率及PHA诱导的有丝分裂原反应。结果 :Ach组上述免疫指标比注射前明显升高 ;HC-3组上述免疫指标比注射前明显降低 ;NA组上述免疫指标在注射后 30、60 min时明显低于注射前 ;6-OHDA组上述免疫指标在注射后 1 0~ 1 2 0 min时明显升高 ;MP组上述免疫指标在注射后 60、1 2 0 min时明显降低 ;NX组上述免疫指标注射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 :疑核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胆碱能神经元实现的 ;疑核内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与胆碱能神经元的作用相拮抗 ;
- 柳巨雄李吉平赵春艳范振勤张玉生
-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免疫神经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