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士成

作品数:12 被引量:18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耕地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清代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历史时期
  • 2篇保护区
  • 1篇地理分区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第四纪
  • 1篇电网
  • 1篇订正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植物
  • 1篇人类活动强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建设
  • 1篇生物多样性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科...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2篇李士成
  • 6篇何凡能
  • 5篇张镱锂
  • 4篇张学珍
  • 2篇葛全胜
  • 2篇祁威
  • 1篇李少伟
  • 1篇陈屹松
  • 1篇刘林山
  • 1篇孙维
  • 1篇于海彬
  • 1篇胡忠俊
  • 1篇马翠梅
  • 1篇戴君虎
  • 1篇丁明军
  • 1篇摆万奇
  • 1篇吴雪
  • 1篇次仁罗布
  • 1篇央珍
  • 1篇孙维

传媒

  • 3篇地理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地理学创...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代西南地区森林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被引量:12
2014年
基于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和全球潜在植被数据,确定了中国西南地区土地垦殖前森林植被可能的分布范围,并通过量化地形(海拔、坡度)和气候生产潜力(光照、温度、水分)与农林地分布间的关系,构建了土地宜垦性评估模型和历史森林面积网格化分配模型,重建了清代西南地区5个时点、分辨率为10 km×10 km的森林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本文设计的森林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森林变迁历史过程的基本特征;②西南地区森林覆被率从雍正二年(1724年)的54.7%下降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27.8%,其减少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云南中南部以及贵州大部;③从网格占比的变化趋势看,1724-1911年,西南地区森林覆被率小于10%的网格占比上升了约31个百分点,而覆被率大于80%的网格占比则下降了约13个百分点。
何凡能李士成张学珍
关键词:历史时期
过去百年青海和西藏耕地空间格局重建及其时空变化被引量:28
2015年
网格化的历史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可为历史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估算了1910年,并订正了1950-2000年青海和西藏的省域耕地面积数据;基于现代耕地空间格局,量化了海拔高程和地面坡度与耕地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历史耕地网格化重建模型。将1910、1960、1980和2000年的省域耕地面积数据带入网格化重建模型,得到了4个时间断面的耕地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青藏两省耕地面积1910-1950年稳定,1950-1980年快速增加,1980-2000年基本稳定,略有降低。就空间格局而言,1960-1980年,河湟谷地和"一江两河"地区土地开垦范围的扩张和垦殖强度的增长在过去百年最为明显。模型检验表明,模型重建的2000年耕地空间格局与2000年遥感数据相关系数达0.92。
李士成张镱锂何凡能
关键词:耕地
西藏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及其空间布局评估被引量:15
2018年
对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可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自然保护区名录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在深入认知西藏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特点的基础上,从人文和自然角度对其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截至2015年底,西藏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37万km2,较全面保护了西藏脆弱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2)西藏1990—2015新增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以前由东南部往中西部扩展,2000年以后主要分布在自治区中部,其空间分布和类型趋于完善;(3)从人文角度看,西藏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的矛盾不突出,总体布局合理;(4)从自然角度看,各个生态地理区(植被带)内自然保护区密度较为接近,但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差异较大,空间布局还需优化。
李士成李士成李少伟次仁罗布央珍次仁罗布央珍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强度
中国传统农区过去300年耕地重建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1
2012年
土地覆被变化是气候与生态效应模拟研究的重要参量。SAGE和HYDE两个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在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区域尺度上的应用,其可靠性如何,至今少有论及。以我国学者重建的传统农区历史耕地数据集(CHCD)为基础,从全区、省区和网格(60km×60km)三个空间尺度,对SAGE(2010)和HYDE3.1数据集中有关中国传统农区历史耕地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AGE(2010)数据集对中国传统农区耕地数量重建是以单一线性插补而得,其中1700-1950年是以0.51%的年均增长率线性递增,1950年后是以0.34%年均速率线性递减,这种"标准化"变化趋势不能客观反映传统农区土地垦殖的真实历史,耕地面积也明显高估,与CHCD数据集不具有可比性;(2)HYDE3.1数据集吸纳了区域性研究成果,使其在总量上与CHCD数据集较为接近,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其在省区和网格尺度上与CHCD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相对差异率超过70%(<-70%或>70%)的网格占比高达56%~63%,超过90%(<-90%或>90%)的网格占比也高达40%~45%;而相对差异率介于-10%~10%的网格占比仅为5%~6%,介于-30%~30%的网格占比也仅为17%左右;(3)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建立更高精度的中国区域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是提高区域气候与生态效应模拟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
何凡能李士成张学珍葛全胜戴君虎
过去百年青藏地区耕地空间格局重建
网格化重建历史时期耕地空间格局,可为历史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首先估算和订正了过去百年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的省域耕地面积数据,其次在现代耕地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量化海拔高度和地面坡度因子,构建了历史耕地网格化重...
李士成张镱锂
关键词:耕地
省级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火力发电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部门,为有效控制该部门排放,应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采取措施。准确核算电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量是消费端减排的基础,其中电网排放因子会直接影响核算结果。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在已有的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基础上,结合省级电网电力来源特点,提出了省级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以2010年为例计算得出各省电网因子,与区域电网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并估算了不同电网因子对核算各省调入电力间接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省级电网因子与区域电网因子的差距在-67.4%~51.6%,不同电网因子核算得出的各省调入电力间接排放量相差-60.7%~50.2%。与区域电网因子相比,省级电网因子核算结果更为准确,因此更适合用于估算电力间接排放。
马翠梅李士成葛全胜
关键词:省级电网区域电网
清代西南地区耕地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被引量:29
2012年
本文以现代耕地分布格局为基础,通过量化地形(海拔、坡度)、气候生产潜力(光照、温度、水分)和人口密度等因子与耕地空间分布的关系,重建了清代西南地区6个时点分辨率为10km×10km的耕地数据。结果表明:①就整体而言,清代西南地区耕地空间格局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垦殖范围的扩张,1661-1911年土地垦殖率在O-10%的网格占比减少了约24%,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二是垦殖强度的提高,1661-1911年垦殖率大于30%的网格占比提高了10.3%,最为显著的是四川盆地和云南中东部地区。②就清代西南地区耕地数量增减来看,整个时段可划分为3个阶段:前期(1661-1724年)“复原性”垦殖,60多年间土地垦殖率在0-10%的网格占比减少了11.4%;中期(1724-1820年)缓慢“拓展性”垦殖,全区垦殖率在0-10%的网格占比下降约7%,在30%以上的网格占比提高约7%;后期(1820-1911年)局部抛荒与再垦,垦殖率在0-10%的网格占比从75.0%降至72.2%,在30%以上的网格占比从9.1%提高至10.9%。相关分析表明,本文网格化重建的清代西南地区的耕地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李士成何凡能陈屹松
关键词:清代
基于GIS和物种分布模型的高山植物长花马先蒿迁移路线模拟被引量:20
2014年
高山植物长花马先蒿在第四纪发生过大范围的迁移扩张事件,物种迁移路线和方向至今还不是很清楚.根据长花马先蒿叶绿体基因变异的单倍型空间分布格局,基于物种分布模型MXENT和最小成本路径方法,模拟长花马先蒿迁移路线.结果得到两条从青藏高原东南部到高原内部的迁移扩散路线.东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地区的物种种群主要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和喜马拉雅山脉北坡低海拔地带向高原西部进行扩张,基于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两个历史时期的物种分布也证明了种群有向西扩张的趋势.物种迁移路线的识别对青藏高原地区高山植物在第四纪的演化历史和重要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于海彬张镱锂李士成祁威胡忠俊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特征与保护成效简析被引量:26
2015年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基本途径。具有敏感生态系统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青藏高原,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其成效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最新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和已发表NPP与保护成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保护区的组成、分布格局与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1963年至今,青藏高原地区建成了各类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km2,占全高原面积的32.35%;2保护区类型主要以野生动物与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3个类型为主,各占高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36.84%、33.35%和6.80%;3形成了以超大型保护区为主、中部和东南部分布为主、保护类型多样为特点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体系;4经过50余年的生态建设,保护区保护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显著增加、濒危物种西藏马鹿被重新发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恢复和改善及典型保护区内草地植被的生态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张镱锂吴雪祁威李士成摆万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青藏高原
中国历史时期森林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方法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被引量:14
2014年
具有空间信息的历史土地覆被数据集是研究土地覆被变化气候与生态效应的基础数据。本文在潜在植被数据和现代遥感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土地垦殖前森林植被可能的分布范围;遴选并量化了影响我国土地宜垦性的主导因子,评估了省域尺度上土地的宜垦性;构建了以土地宜垦性为权重的历史森林覆被网格化重建模型(网格大小为10km×10km);重建了我国东北三省1780年和1940年网格化的森林覆被。结果表明:基于省域森林面积数据,该方法较好地再现了历史时期森林空间格局;与2000年遥感有林地空间数据对比分析显示,模型重建结果与遥感数据绝对误差的单样本t检验相伴概率(双尾)为0.12,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模型重建结果与遥感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网格化重建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同时,重建结果准确性评估也表明:1780年重建结果在县域尺度上的相对误差在.30%~30%之间的县级政区有99个,占县级政区总数(不含无值区)的74.44%,总体误差相对较小。
李士成何凡能张学珍
关键词:历史时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