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年终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诉调对接
  • 3篇法学
  • 3篇法学专业
  • 2篇调解
  • 2篇新建本科
  • 2篇新建本科院校
  • 2篇院校
  • 2篇人民调解
  • 2篇社会
  • 2篇社会转型
  • 2篇建本
  • 2篇教学
  • 2篇本科
  • 2篇本科院校
  • 1篇信息技术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应用型人才培...
  • 1篇优秀教学
  • 1篇优秀教学团队
  • 1篇优秀教学团队...

机构

  • 6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7篇李年终

传媒

  • 4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零陵学院学报
  • 1篇时代法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以“诉调对接”为视角被引量:6
2007年
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调解的法定活动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其作用日益下降。"诉调对接",即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制度的有机结合,不失为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发挥其便捷、低廉、快速解纷功能的重要方法。
李年终
关键词:人民调解诉调对接
课堂教学转型的技术背景与认识论根源被引量:1
2004年
课堂教学的转型可以理解为当前关于课堂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形态的诸多根本性变化。课堂教学的转型有着深刻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但最值得关注的两个直接动因无疑是当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对人类认知,特别是人类学习的过程与特征的揭示。教育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所谓的“网络化交往” 来影响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而建构主义认识论则通过“意义建构”颠覆了传统的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引起了人们对知识、学习、教学、教师等概念的重新审视。
李年终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育信息技术建构主义认识论
论社会转型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以“诉调对接”为视角
2008年
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调解的法定活动形式。它在解决纠纷、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以及维护社会安定方面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它的作用日益下降。文章以"诉调对接"为视角,从三个方面,即人民调解的现状,人民调解制度作用日益下降原因以及完善之对策等进行了分析,这种分析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李年终
关键词:人民调解社会转型诉调对接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3年
创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是迅速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途径。法学专业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主要面临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较弱、经费不足四个方面的困难。经过近五年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课题组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应以转变观念为前提,文化建设为引领,项目建设为中心,制度与组织建设为手段。实践中,还需进一步克服观念障碍和制度障碍。
李年终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学团队
我国“诉调对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顾名思义,所谓“诉调对接”就是将法院诉讼/(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中出现的一种纠纷解决的新形式。随着社会的转型,纠纷急剧增多并呈现集团化、繁杂化、技术化的趋势,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已不能适...
李年终
关键词:社会转型民事纠纷诉调对接
文献传递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被引量:6
2005年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这主要是由法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并为西方法制发达国家的法学教育成功经验所证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行教学方案修改;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等都是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建构的主要内容,应需着力探索。
李年终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于修改《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思考被引量:5
2006年
专业培养方案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一是用社会生活的视野审视法学专业课程设计,跳出纯法学的圈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对原有的专业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加大程序法课程开设力度;三是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李年终
关键词:法学专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