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超
- 作品数:66 被引量:286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TWIP钢在汽车车身结构件上的应用研究
- 本文采用两种800MPa级的TWIP钢对汽车车身结构件进行了试冲,零件冲压时出现开裂,且端面回弹量超过装配要求,同时对材料工艺性能及开裂部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强度级别TWIP钢的剪切边缘毛刺质量较差,是造成零件...
- 刘成虎李志超李飞鹏米振莉侯启军
- 关键词:TWIP钢汽车车身结构件冲压开裂
- 电工钢中柱状晶对热轧和退火时晶粒取向及组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EBSD技术研究了电工钢中长轴平行于轧向的柱状晶样品在热轧和退火过程中组织和取向的演变规律,并与长轴平行于板法向的样品的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柱状晶按何种方向排列,只要表面存在剪切力,热轧后都可形成剪切织构,同时中心形成轧制织构,主要包括旋转立方织构和{112}<1-10>。柱状晶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板中心层,长轴平行于轧向排列的样品热轧时形成的粗大旋转立方晶粒要到脱碳退火后才能完全消除,但破坏了正常的不同取向晶粒间的取向差分布及尺寸均匀性,导致二次再结晶不完全及磁性能降低。
- 邵媛媛杨平李志超毛卫民
- 关键词:电工钢柱状晶织构热轧退火
- 退火温度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使用EBSD和XRD技术研究了1.3%Si无取向硅钢在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宏观织构和微观取向。分析了退火温度对此成分体系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讨论了退火温度与无取向硅钢成品板磁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的退火温度对其再结晶组织和成品板铁损值有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增大且铁损值下降。γ纤维织构是再结晶织构中的优势组分,高斯{110}<100>织构强度也较高。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织构也有影响,随着退火温度上升,γ织构的含量不断上升,其中{111}<121>织构强度高于{111}<110>织构强度;退火温度的上升降低了立方{100}<100>织构和旋转立方{100}<110>织构但增加了高斯{110}<100>织构的强度,高斯织构的强度在870℃时达8.8。高斯取向晶粒主要在{111}<121>取向晶粒附近出现,旋转立方取向晶粒主要出现{111}<110>取向晶粒附近。由于{111}面织构强度增加和立方织构、旋转立方织构强度的降低,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无取向硅钢的磁感应强度下降。
- 孙强李志超米振莉党宁
- 关键词:织构退火温度磁性能
- 高温退火工艺对CGO硅钢Goss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对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生产CGO硅钢的高温退火工艺进行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的一次保温工艺对最终Goss织构的影响,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高温退火试样的晶粒取向、晶粒尺寸和磁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00℃保温20 h的一次保温工艺可以获得最佳的磁性能;高温退火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越大、组织越均匀,越有利于降低铁损、提高磁感应强度。
- 党宁张文康李志超孙强
- 关键词:硅钢退火再结晶晶粒取向
- 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行为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采用"中断法"研究了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过程中的异常长大行为,确定了二次再结晶发生的温度范围。通过对各温度下样品的EBSD微观取向分析,确定了缓慢升温时不同阶段晶粒尺寸及取向分布的变化;分析了二次再结晶过程中高斯取向晶粒与晶粒尺寸的关系及取向差分布;讨论了高能晶界理论、高迁移率晶界理论、表面气氛等对高斯晶粒长大的贡献。
- 李志超杨平崔凤娥刘雨舟毛卫民
- 关键词: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EBSD织构
-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0.15-0.25%,Mn:7%-8%,Si:1.2%-1.8%,Al:≤0.05%。按照成分进行冶...
- 江海涛米振莉唐荻吴彦欣代乐乐段晓鸽李志超赵爱民
- 文献传递
- 二次冷轧压下率对CGO硅钢Goss织构形成规律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不同的二次冷轧压下率分别制备了0.27、0.23和0.20 mm的CGO硅钢,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3种不同厚度试样的初次再结晶织构组分含量和分布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二次冷轧压下率,试样中初次再结晶基体的织构类型相同,以γ织构和α取向线上{112}<110>至{111}<110>区间的织构为主,二次冷轧压下率越大,初次再结晶基体中Goss晶粒的含量越多,位向更准确,{111}<110>和{111}<112>等有利织构的含量也越多,有利于增强二次再结晶后Goss织构的锋锐程度,并使成品的磁性能得到提高。
- 党宁李志超张文康孙强
- 关键词:再结晶
- 化学成分对无取向硅钢热轧组织及织构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选取工业生产的3种不同成分的无取向硅钢铸锭,对无取向硅钢铸锭采取相同的热轧工艺,分别利用金相和EBSD技术对热轧板的组织和微观织构进行分析,分析化学成分对无取向硅钢热轧组织和织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成分对无取向硅钢热轧组织有影响。Si和Mn能够推迟回复再结晶的发生;Si和Al促进再结晶晶粒的长大。典型元素的含量对热轧板不同层的织构分布有影响。在热轧板亚表层,铜型织构和高斯织构为主要织构类型。Al的存在提高高斯织构的含量,而减少铜型织构的含量;Si含量的增加促进高斯织构转变为铜型织构和黄铜织构。在热轧板从表面到心部1/2层,出现较高强度的γ织构,Si有利于提高γ织构的含量并减少旋转立方织构的含量,Mn减少γ织构的含量并且提高旋转立方织构的含量;Al有利于降低{111}<121>织构含量并提高旋转立方织构含量。在热轧板心部,Al有利于增加{111}<121>织构含量并减少旋转立方织构和铜型织构的含量;Si可以增加γ织构的含量,减少旋转立方织构的含量;Mn择优的阻碍{111}面取向晶粒生长,进而降低γ织构含量。
- 孙强李志超米振莉林瑞民
- 关键词:化学成分热轧织构
- GCr15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和组织演变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膨胀法结合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绘制了GCr15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了不同加热温度、不同连续冷却速率下的相变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增加,GCr15钢的硬度增大;加热温度由临界区升高到完全奥氏体区时,CCT曲线中珠光体转变区域向右下方移动、珠光体转变推迟且珠光体转变的温度区域扩大;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晶粒粗化,珠光体和马氏体开始转变点温度降低。
- 张小垒李辉徐士新李志超米振莉
- 关键词:GCR15钢相变
- 一种用于InP、GaN中痕量杂质浓度及分布的SIMS优化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InP、GaN中痕量杂质元素浓度及分布的SIMS优化检测方法,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试样表面转移石墨烯;将试样放置于二次离子质谱仪的样品腔室内,并抽真空;从试样溅射出二次离子;调...
- 齐俊杰胡超胜李志超卫喆许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