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钊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上皮性肿瘤核DNA含量、p53蛋白表达与其CT表现、预后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观察卵巢上皮性肿瘤(EOT)患者核DNA含量、p5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其CT表现、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8例EOT患者核DNA含量、p53蛋白表达与其CT表现作对照分析。随访26例卵巢上皮癌患者,按瘤核的倍体性分为异倍体肿瘤(AT)组(n=19)、二倍体肿瘤(DT)组(n=7),按肿瘤p53蛋白表达分p53蛋白(+)组(n=15)、p53蛋白(-)组(n=11);分析核DNA含量、p53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CT表现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EOT的囊壁≥3 mm与<3mm患者、囊壁有结节与无结节患者、肿瘤边界毛糙与光滑患者间的DNA指数(DI)、AT患者数、p53蛋白阳性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的26例卵巢上皮癌患者AT组“肿瘤实质强化程度”高于DT组(P<0.01),p53蛋白(+)组与p53(-)组间无显著差异;随访病例中DT患者生存期显著长于AT患者(P<0.05),p53蛋白(-)患者显著长于p53蛋白(+)患者(P<0.01);随访中有12例p53蛋白(+)的AT组卵巢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均小于48个月。结论:EOT患者核DNA含量、p53蛋白表达与其CT表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T和(或)p53蛋白(+)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不良。
- 江魁明李维枢肖国宏董天发李志钊宋亭
- 关键词:肿瘤P53蛋白预后
- 胸腺脂肪变与成年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成年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O -MG)的胸腺影像学变化特点。方法 对正在接受临床治疗的成年人O -MG患者 5 0例 ,男 1 8例 ,女 32例 ,年龄 2 0~ 5 5岁 ,进行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 ,其中 1 6例增强扫描。对照组5 0例为相同年龄段非重症肌无力患者 (N -MG) ,其中 2 0例增强扫描。观察两组胸腺变化关系包括脂肪变、增生、占位效应等。结果 (1 )胸腺脂肪变O -MG组 2 5例 ,对照组 8例。 (2 )胸腺增大 :O -MG组 4例 ,其中 2例含结节灶 ;对照组无一例增大。 (3)胸腺出现占位病灶仅见于O -MG组 5例。 (4)胸腺未发现异常 :O -MG组 1 6例 ,对照组 4 2例。 (5 )统计学处理显示 :胸腺脂肪变O -M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 ;胸腺的异常率比较 ,两组同样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胸腺脂肪变是成年人O -MG患者常见和主要异常变化。MRI能提供胸腺形态和组织变化的客观信息 ,有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疗效观察。
- 王颖李志钊彭唏
- 关键词:成年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胸腺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