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漪

作品数:8 被引量:1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植被
  • 3篇孢粉
  • 3篇花粉
  • 2篇植物
  • 2篇孢粉学
  • 2篇更新世
  • 1篇地层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第三纪
  • 1篇第四纪
  • 1篇演替
  • 1篇云杉
  • 1篇早更新世
  • 1篇植物关系
  • 1篇中更新世
  • 1篇散播
  • 1篇森林植被
  • 1篇杉林
  • 1篇上新世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日本高知大学
  • 1篇国家计划委员...

作者

  • 8篇李文漪
  • 2篇许清海
  • 2篇王子惠
  • 2篇阳小兰
  • 1篇梁玉莲
  • 1篇崔之久
  • 1篇张宁佳

传媒

  • 2篇Acta B...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2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昆仑山垭口区的植被与环境被引量:8
1996年
昆仑山垭口区小南川剖面和雪水河热水剖面的孢粉分析揭示了该区44000aB.P.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40000aB.P.前,推测昆仑山垭口区为典型的灌木荒漠植被,气候极端干燥。40000-30000aB.P.,气候稍有好转。30000-24000aB.P.为草原荒漠,降水增加。24000-18000aB.P.为末次冰期极盛期,气候干冷。18000-13000aB.P.气候凉偏干。13000-8000aB.P.气候凉干。8000-6000aB.P.为全新世温暖期,但由于植被的滞后现象,本区仍为草原荒漠景观。6000-5000aB.P.,本区可能也存在着中全新世的降温事件。5000-3000aB.P.在全新世大暖期的影响下,小南川附近的植被演变成温性草原植被,并有人类的放牧活动。3000aB.P.以后,气候变凉,草原迅速地演变为灌木和小乔木荒漠植被,其中3000-1000aB.P.为凉干时期,1000aB.P.以后,可能有过一段凉湿时期。
许清海阳小兰王子惠张宁佳李文漪崔之久
关键词:植被晚更新世
滦河平原更新世植被及其地理环境被引量:7
1985年
根据孢粉分析,本文提出河北东部滦河下游平原地区,第四纪更新世时期的植被,主要由温带针叶和阔叶落叶树木及大量耐旱耐寒的草本植物所组成。植被发展过程可以分出四个温暖阶段和四个寒冷阶段。共温暖期的平均气温可能比现代略低。寒冷期、草原植被曾有广泛分布,很可能处于冻土带或冰绿带的自然地理环境。
李文漪梁玉莲
关键词:地理环境植被中更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温暖期
云杉花粉散播效率问题被引量:29
1991年
根据对内蒙锡林河流域及新疆天山地区四个云杉(picea)林及林外150km距离内的表土取样,进行云杉花粉粒散播的数最规律及其机制的试验研究。工作表明,在云杉林内,云杉花粉含量至少为总数的一半,其最高值达80%以上。在林外30m,云杉花粉占30%以上。而500m以外即可能降低至1%。但在距云杉林150km范围内,均有云杉花粉出现。只有在云杉花粉的含量大于15%时,才表明数十米范围内有云杉生长。文中讨论了风速和风向及地形因素对于云杉花粉传播数量和距离的影响。作者认为,云杉、松(Pinus)和冷杉(Abies)花粉的传播效率是不同的。
李文漪
关键词:云杉花粉
神农架红桦林的孢粉学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是在鄂西神农架山区的红桦林中,进行的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及其森林植被历史的实验研究。在孢粉统计中、计算了各种类成分的百分频度、浓度、“R”值及其置信区间。论证了由华山松林——红桦林的植被变化过程,各种植物成分间的生态关系。实验证明,研究当地现代花粉与植物间数量关系,以校正化石花粉数值,对于用孢粉学方法研究历史时期的植被与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李文漪
关键词:孢粉学
表土中松属花粉与植物间数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7
1990年
根据表土取样中松属(Pinus)花粉百分含量,及植被中松的百分含量统计,认为纯松林中,松粉占90%以上。无松地段,一般含量为30%以下。除产量外,对花粉散布影响最大因素是气流和地形。在松的混交林中,共生乔木种类花粉的行为直接影响松粉统计效果。用幂回归计算得到的松粉与植物百分含量的拟合曲线,具有有效参考价值。尽管松粉产量巨大而又传布规律复杂,其数量规律可算是比较稳定的。
李文漪姚祖驹
关键词:松属花粉植物
论第三纪-第四纪界线中的孢粉学问题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回顾了笫四纪下限的孢粉学研究。50年代初,Szafer在波兰南部工作中,提出了气候开始变冷的植物标志及其层位,此后,在俄罗斯平原南部,Zagwijn和Suc在欧洲西北部和地中海区域,以及Selli等(1977)在Vrica剖面的孢粉工作都提出过新的依据和观点,并将这一界线置于年代地层为2.4、2.3—2.1及1.9—1.7百万年前。在中国北方,上新世-更新世界线的孢粉工作,曾在渭河盆地、泥河湾盆地和河北平原东部进行过,从中看到,在Matuyama-Guass事件界线附近,存在气候变冷变干的植被标志。而在Olduval事件发生时期,代表寒冷干旱的植被更趋稳定。 孢粉记录说明,跟随气候摆动,植被发生的变化普遍而显著。然而,基于生物学、沉积学和气候学的统一的第四纪下限的时间层界线,可能是不存在的。
李文漪
关键词:第三纪第四纪孢粉学
西双版纳橄榄坝泥炭剖面孢粉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西双版纳橄榄坝泥炭剖面的放射性碳测年和孢粉分析研究表明,该沼泽泥炭堆积始于约7250aB.P.,当时橄榄坝盆地的植被是以千果榄仁和龙脑香科为代表的热带雨林植被,约5690aB.P.在气候变凉干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热带雨林逐渐从盆地内消失。
阳小兰王子惠李文漪三浦修石川慎吾许清海
关键词:孢粉分析古植被泥煤地层
神农架巴山冷杉林花粉与植物关系及其森林植被之演替被引量:49
1991年
在神衣架巴山冷杉林中,冷杉花粉数量与其植物盖度接近。在林外,冷杉花粉数量迅速下降,至10km以外则仅有个别出现。用在表土中所取R值对化石花粉组合谱进行了校正。说明现代的巴山冷杉林乃是由栎—桦林演变而来,时间约在300—400BP。
李文漪
关键词:冷杉林花粉植物植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