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选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腰椎
  • 4篇融合术
  • 4篇椎间孔
  • 4篇椎间融合
  • 4篇椎间融合术
  • 4篇微创
  • 4篇经椎间孔椎间...
  • 4篇TLIF
  • 3篇入路
  • 3篇手术
  • 3篇MI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管
  • 2篇腰椎管狭窄
  • 2篇手术入路
  • 2篇退变
  • 2篇椎管
  • 2篇椎管狭窄
  • 2篇椎旁
  • 2篇椎旁肌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通化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武汉
  • 9篇李文选
  • 8篇王洋
  • 4篇姜睿
  • 3篇张子言
  • 2篇王金成
  • 2篇颜华东
  • 2篇佟绅
  • 2篇姜睿
  • 1篇高忠礼
  • 1篇姚松梅
  • 1篇李英普
  • 1篇潘肃
  • 1篇赵琪珩
  • 1篇孙翊夫
  • 1篇程晓雷
  • 1篇姜莲英
  • 1篇夏鹏

传媒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椎间盘退变易感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目前研究认为,椎间盘退行性变(IDD)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涉及体内广泛存在的IDD易感基因,大致包括椎间盘结构相关基因、骨质疏松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疼痛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等。基因突变及多态性与IDD具有相关性,某些基因存有一定的种族差异。近年研究表明,目的基因转染退变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等可延缓,甚至逆转IDD发生。进一步揭示IDD遗传学机制,有助于通过转基因方法治疗IDD。
李文选武汉姚松梅王洋姜睿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基因
胸腰椎爆裂骨折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方法选择
目的:探讨前路、后正中、后外侧三种手术人路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为单个椎体骨折)64例。分别采用前路椎体切除钛网Z-pla...
武汉李英普王洋李文选姜睿王金成
关键词:手术入路
文献传递
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患者68例,采用传统入路胸腰椎手术患者36例,其中单节段腰椎滑脱症18例,胸腰椎骨折18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19~72岁;椎旁肌入路手术患者32例,其中腰椎滑脱症16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16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1~68岁。术中测量T12和L4水平椎旁肌入路间隙距中线距离并观察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比较两种胸腰椎手术入路患者手术效果JOA评分、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前术后有关影像学指标变化(Cobb角和椎体前缘相对高度)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自然肌间隙分离显露关节突和横突非常简便;在胸腰段和下腰椎该间隙距中线的距离不同,男性T12水平为(2.1±0.6)cm,女性平均为(1.9±0.7)cm;男性L4水平为(3.7±1.0)cm,女性为(3.3±0.6)cm。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94.1±13.7)min]、出血量[(91.6±16.9)mL]、切口长度[(7.6±0.8)cm]等方面均比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手术时间[(141.8±19.6)min]、出血量[(218.7±32.3)mL]、切口长度[(17.4±2.1)cm]明显减少(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Cobb角和椎体高度的恢复上结果相近,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入路组(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是从自然肌间隙进入分离显露,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损伤小、显露简易清晰等优点,可用于大部分后路胸腰椎手术,是符合微创理念的一种实用手术入路。
姜睿王润森程晓雷王洋李文选武汉
关键词: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胸腰椎手术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单侧与双侧减压指征
目的: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IIF)治疗腰椎滑脱症经常会遇到需要确定单侧还是双侧减压患者,双侧减压既增加手术复杂性和手术时间,又增加了手术副损伤,因而如何确定单侧还是双侧减压是常常困惑术者的难题。本论文以实际病...
武汉潘肃赵琪珩姜睿李文选王洋
文献传递
间盘镜与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联合应用治疗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不稳症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联合应用治疗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不稳症的短期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结果进行比...
武汉李文选王洋姜睿王金成高忠礼
关键词:腰椎失稳症
文献传递
腰椎椎旁肌间隙至棘突正中线距离的MRI测量及意义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测量国人腰椎各节段(L1~S1)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的距离,探讨该距离的分布规律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MRI检查的200例腰腿痛患者,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在MRI上测量每位患者L1~S1各节段在椎间盘水平多裂肌外缘最凸出一点至棘突平分线的距离,采用频数分析、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在不同节段的分布特征,比较不同性别与该距离的相关性。结果:L1/2、 L2/3、L3/4、L4/5、L5/S1椎间盘水平椎旁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的距离均呈现正态分布,相同节段男女间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距离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L1/2~L5/S1椎间盘水平椎旁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6.17±1.87mm、19.91±2.38mm、24.97±2.96mm、29.85±3.45mm、33.56±3.97mm,各节段平均距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人腰椎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距离随着节段的升高逐渐缩小,与患者性别无显著相关性,术前MRI测量可为经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切口的精确定位提供依据。
王洋武汉张子言孙翊夫李文选
关键词:椎旁肌间隙入路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手术适应证选择
目的: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微创优势明显,本论文探讨其对多种腰椎疾病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28例,腰椎滑脱症22例...
武汉夏鹏姜莲英王洋李文选颜华东佟绅张子言
关键词:手术适应证
文献传递
腰椎Modic改变在腰腿痛病例中的分布及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腰椎Modic改变在腰腿痛病例中的分布特点,探讨不同类型的Modic改变与年龄、性别、发病节段及腰椎其他病理改变(间盘退变、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因素的关系。&lt;br&gt;  方法:选取2009年10月1日...
李文选武汉
关键词:腰腿痛病理改变发病机制
间盘镜减压与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联合应用治疗双侧神经根性症状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手术技术,虽然微创优势明显,但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对双侧减压则更增加手术复杂性和手术时间,本论文探讨双侧根性症状患者一侧行MI-TLIF,...
武汉姜睿李文选王洋佟绅张子言颜华东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