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森
-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早产儿营养相关状况多中心调查62例报告
- 目的: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早产儿营养相关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62例早产儿进行了多中心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开奶喂养时间为2天,母乳喂养率仅为24.14%;氨基酸应用率87.93%,平均开始时...
- 车伟坤凌卫滨葛书霞李正森
- 关键词: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体重
- 延迟脐带结扎对窒息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窒息新生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窒息新生儿娩出15 s内结扎脐带后进行正压通气复苏;观察组娩出60~120 s结扎脐带,结扎前进行正压通气复苏。比较2组窒息新生儿出生1、5、10 min时Apgar评分;出生24 h时采血,检测2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记录贫血、脓毒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生1 min时Apgar评分[(4.85±1.61)分]与对照组[(4.84±1.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5、10 min时Apgar评分[(7.86±1.38)、(8.75±1.08)分]高于对照组[(7.53±1.43)、(8.44±1.10)分](P<0.05);观察组出生24 h时血红蛋白[(175.05±19.09)g/L]、红细胞压积[(59.74±5.01)%]高于对照组[(159.17±24.00)g/L、(53.51±5.17)%](P<0.05);观察组贫血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4.4%)(P<0.05),脓毒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红细胞增多症、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心功能异常发生率(3.1%、3.1%、12.5%、6.3%、21.9%、6.3%)与对照组(9.4%、6.3%、6.3%、12.5%、12.5%、1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窒息新生儿实行延迟脐带结扎,结扎前进行复苏,可改善其健康状况,降低贫血发生率。
- 李正森黄东霞车伟坤凌卫滨谢淑霞梁晶谢学萍梁春华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并发症
- 产房或手术室内应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的疗效分析
- 通过对比不同时段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龄≤32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探讨产房或手术室内极早期应用PS的重要性.选择高州市新生儿科2011年5月~20...
- 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 关键词:新生儿患者固尔苏
- 近红外光谱检测脑血氧饱和度技术对新生儿脑缺氧的早期评估应用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NIRS)检测脑血氧饱和度技术对新生儿脑缺氧的早期评估应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3例明确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足产儿作为观察组,采用NIRS与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分别测定HIE患儿出生后3h、12h、48h的脑组织血氧饱和度(StO2)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选择相同时间段出生的无合并HIE正常足月儿43例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其出生后3h、12h、48h的StO2与SpO2,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HIE患儿出生后3h、12h、48h StO2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出生后3h、12h、48h SpO2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IRS检测脑血氧饱和度技术对HIE患儿的早期脑缺氧情况评估能够更加客观、准确,有助于对脑损伤的早期发现,提前介入临床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车伟坤谢淑霞李正森陈新王平蓝凌卫滨
- 关键词:脑血氧饱和度近红外光谱新生儿脑缺氧血氧饱和度
- 产房或手术室内应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的疗效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时段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商品名: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龄≤32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4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确诊为NRDS的67例早产儿,按照PS的给予时间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1例为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出生后1 h内在本院产房或手术室内给药;对照组36例为出生后6 h内由外院转诊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转至新生儿病房后即在新生儿病房内给药。两组患儿给药后均接NCPAP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症状、胸片、动脉血气等的变化程度,以及NCPAP辅助通气时间、上机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胸片及动脉血气得到较快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CPAP辅助通气时间相对较短,上机率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或手术室内极早期应用固尔苏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为NRDS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前提。
- 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 关键词:固尔苏NCPAPNRDS
-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12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对症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与心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水平与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儿相关症状及时得到好转,改善了心功能,提升心肌酶水平,有利于患儿健康生长,值得应用。
- 李正森车伟坤梁晶谢伯威
-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
- 谷氨酰胺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均为90例。其中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研究组采用谷氨酰胺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早产儿NEC发生率、预后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营养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儿NEC发生率1.11%与对照组5.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早产儿的营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治疗后均相比治疗前出现好转,研究组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生时两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与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3个月时,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防使用谷氨酰胺能够有效改善营养情况,患儿体重得到明显增长,保证早产儿能够健康成长,值得应用。
- 李正森车伟坤梁晶谢伯威
- 关键词:谷氨酰胺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全静脉营养和早期微量喂养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价值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全静脉营养和早期微量喂养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机械通气的100例新生儿,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静脉营养组与早期微量组,各50例,全静脉营养组接受全静脉营养,早期微量组给予早期微量喂养,比较两组开奶时间、达到全量喂养时间以及体质量增长速率;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结果早期微量组开奶时间、达到全量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全静脉营养组,体质量增长速率快于全静脉营养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微量组CD3^(+)、CD4^(+)、CD8^(+)以及CD4^(+)/CD8^(+)以及IgA、IgG等指标均高于全静脉营养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显著,以早期微量组明显更低(P<0.05),早期微量组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比全静脉营养组更短(P<0.05)。结论相比全静脉营养,采用早期微量喂养的优势更大,可有效改善新生儿机械通气期间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功能,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钟艳琳李正森
- 关键词:全静脉营养早期微量喂养机械通气免疫功能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RDS早产儿72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肺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后,符合拔管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组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36例。比较2组患儿通气0、3、12、24 h时,动脉血气情况、呼吸机工作参数、氧动力学指标、拔管失败率、呼吸机累计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通气0 h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3、12、24 h后Bi PAP组Pa O2、Sa O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随着通气时间增加,2组Pa CO2呈降低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Fi O2、PEEP/EPAP均呈下降趋势,通气3、12、24 h Bi PAP组Fi O2、PEEP/EPAP均分别低于NCPAP组(P<0.05)。2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 PAP组拔管失败率、呼吸机累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2组患儿腹胀、胃食管返流、气胸、BPD、IVH、ROP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 PAP及NCPAP均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拔管后通气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但Bi PAP通气疗效优于NCPAP。
- 车伟坤凌卫滨葛书霞谢淑霞李正森
-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87例早产儿极早期预防性使用固尔苏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预防性使用固尔苏的效果。方法: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出生、生后极早期(30 min)内预防性使用固尔苏的87例早产儿为观察组,由外院转诊至本院新生儿科,生后6 h内预防性使用固尔苏的36例早产儿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胎龄均≤32周。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情况、用药前和用药后不同时段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及NRDS的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固尔苏后1、6、12 h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DS的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早期预防性使用固尔苏效果好,可有效改善肺通气情况和氧合能力,降低NRDS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例数。
- 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 关键词:早产儿固尔苏预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