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珍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应用单抗对急性白血病FAB标准的鉴别诊断——附40例报告
- 1996年
- 自从1976年急性白血症(AL)FAB分型问世以来,已做为白血病分型基本手段。但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过程,因而癌细胞形态也是较复杂的,临床上常出现一些仅靠FAB分型标准难以分类,或由于形态学主观原因造成分类有误的病例,我们采用美国流式细胞仪用单抗检测40例FAB分型难以分类或分类有误病例,报告如下。
- 李淑珍邢云香盖志伟
- 关键词:白血病流式细胞仪
- 巨核系祖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
- 1993年
- 1979年Vaincheker氏应用促红素(EPO)发现了巨核系祖细胞(CFU—M)以后,已经成为研究血小板生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是巨核细胞祖细胞培养方法较复杂,培养条件要求较高,为了完成CFU—M培养,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测定了CFU—M并通过集落形态、电镜超微结构、抗Ⅷ因子抗体对CFU—M进行了鉴定,现报告如下。
- 李淑珍王红贞胡娟
- 关键词:巨核细胞巨核系祖细胞细胞培养
-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再障的相关性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再障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检测了26例首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65例随机正常人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阳性率。结果 再障组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率分别为26.89%和46.15%,而在正常人对照组中HBV和HCV的阳性率则分别为10.64%和1.54%,两组比较,HCV在再障组中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HBV未见强相关。结论 HCV感染可能是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 范东波王胜艳李淑珍曹峰林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丙型肝炎肝炎病毒感染
- 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测定在贫血和白血病中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5年
- 细胞增殖的基本条件是DNA的合成,叶酸和维生素B12(VB12)是DNA合成必需物质。在其缺乏或代谢紊乱时,则DNA合成发生障碍,当各种贫血和白血病发生时,体内叶酸、VB12代谢出现紊乱,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清中的叶酸和VB12含量,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正常人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均为健康成年人。年龄20—45岁,无肝肾疾病,血象检查正常。 贫血组148例,患者来自门诊和病房。
- 李淑珍邢云香盖志伟李树春
- 关键词:叶酸维生素B12贫血白血病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和细胞DNA分析
- 1996年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以B淋巴细胞恶变为主,占CLL的95%以上。应用双色免疫荧光对CLL患者的B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和细胞DNA分析,在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CLL患者9例,年龄40—65岁,其中男8例,女1例;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CLL的诊断标准。6例患者在试验前未接受治疗,3例患者接受过治疗。接受治疗的3例患者在分析细胞表型和DNA前至少停药3周。
- 陈立君姜中影孙明艳李淑珍马军展昭民张伟杰赵风欣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细胞DNA非整倍体双重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