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炎

李炎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艺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文化
  • 3篇文化产业
  • 2篇学科
  • 2篇主义
  • 2篇管理类
  • 2篇管理类学科
  • 1篇当下性
  • 1篇地方经济
  • 1篇地方经济社会
  • 1篇地方经济社会...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学科建设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价值
  • 1篇哲学
  • 1篇中国文化
  • 1篇中国文化现代...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主义

机构

  • 10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0篇李炎
  • 1篇柯妍
  • 1篇李蕊
  • 1篇王佳

传媒

  • 5篇中国文化产业...
  • 1篇科技智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培育本土文化消费,提升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曲靖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部地区文化产业是各省(市、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区经济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交通环境的改善,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依托文化资源、文化消费市场、产业基础,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
李炎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文化消费
成都十二桥文化墓葬研究
成都十二桥文化是古蜀地区先秦时期一种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它上承三星堆文化,下启晚蜀文化,对于建立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墓葬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受“祖先崇拜”以及“事死如...
李炎
关键词:十二桥文化墓葬随葬品墓葬等级
强化国家利益,构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治理体系
2020年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和危险的状态。文化安全治理则是针对影响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推进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具体举措、方法、路径。云南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在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民族团结进步、边境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方面做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成果和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三个纳入”和“四个对接”的治理体系中。在总结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治理现状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需要着力在分类指导、同步发展、预警机制和网络安全方面强化相应治理措施。
李炎王佳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文化治理
新形势下文化管理类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八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综述
2024年
第十八届(2023年)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以“新形势下文化管理类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年度热点,致力于推动文化管理类学科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会议设立主旨报告、分会场研讨、青年学者论坛等多场活动,聚焦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和发展、文化管理人才培养、文旅融合、文化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经验等议题。从科技进步与业态创新、文旅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研究范式、数字化探索、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等具体角度出发,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
李炎苏婉婷
关键词:数字技术地方经济社会
中小城市的资源集聚与创意空间被引量:1
2012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和意见,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繁荣经济的重要战略,在文化产业十年发展的实践基础上,重新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任务,尤其强化了产业发展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强化了文化产业与新技术的关系。
李炎柯妍
关键词:创意空间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1945年以来越南文化政策简论
2021年
文化政策是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和外在表征。作为文化的一种政治表现形式,文化政策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在不同时期的文化意志和治理逻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在文化构建和身份认同两个维度的发展过程。自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以来,越南文化的构建经历了独立性—开放性—市场性的阶段转变,身份认同经历了自我认同—自我重构—多元互嵌的变迁过程。因此,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世界文化呈多元发展的趋势下,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厘清文化政策在越南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作用以及群众文化身份认同的转变历程等内容,有利于中越创造出高效协同的区域合作环境,进一步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推动双方文明互建。
李炎李蕊
关键词:文化构建身份认同文化政策
西欧文艺复兴与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哲学和美学探源
李炎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哲学美学
中国文化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途径
2023年
中国文化现代化不是静态的文化事项,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文化传承、创新,立足当下同时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和言说的过程。中国文化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中华文明为基础进而不断融合、迭代发展起来的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体系。纵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在知识化、网络化和全球化语境下,建构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融合创新的中国现代化文化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途径。
李炎
关键词:文化文化强国
中国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刍议
2021年
在2020年第十七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关于文化产业新商科和文化管理类学科的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类学科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需要关注其发展的语境。在梳理学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高校学科人才培养的四类实践。中国文化管理类学科的独立性、相对性已显现,学科的知识体系也已基本成型。尊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构建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是新时代赋予的社会使命。
李炎耿达
关键词:文化管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时代语境
传统民族工艺的当下性——以滇西北传统民族工艺为例
传统民族工艺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众的日常生活、民间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地方性色彩的传统民族...
李炎
关键词:滇西北艺术价值审美属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