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 作品数:12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终末期肾病患者成纤维生长因子23表达与骨保护素的相关性 2021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与骨保护素(OPG)及相关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终末期肾病患者(n=56)和健康成年人(n=50)分别纳入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行常规血液或腹膜透析。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GF-23、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钙(Ca)、白蛋白(ALB)、磷(P)、肌酐(Scr)及OP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OPG、FGF-23、P及Scr均显著增高,Ca、AL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例组患者血清FGF-23与血清OPG、P、Scr呈正相关(r=0.665、0.894、0.679,P=0.01、0.000、0.007),与TC、TG无明显相关性(r=0.245、0.162,P=0.122、0.176)。结论血清中FGF-23、OPG、P、Ca等相关指标在ESRD患者中均有升高,FGF-23与OPG关系密切。 李炎 李炎关键词:终末期肾病 骨保护素 多节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骨水泥渗漏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估多节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对血压、血气的影响,以及骨水泥渗漏。方法前瞻性研究63例患者,31例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32例溶骨性肿瘤( OT)。仅有1节椎体病变26例,2节15例,3节2例,4节6例,5节3例,6节4例,7节5例,8节2例。43例患者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20例使用磷酸钙骨水泥。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动脉血气、外周和区域脑氧饱和度。结果3例患者(2例使用PMMA,1例使用磷酸钙骨水泥)在扩张2节椎体间的4个球囊和注射骨水泥时出现一过性的血压下降约21%-42%。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7.9%),与骨水泥的类型和量无关。骨水泥注射后出现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氧分压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和区域脑氧饱和度没有明显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1节椎体病变组,2节病变组,3节及3节以上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通过同一位点送入多个球囊并顺序充盈,然后注入骨水泥加固椎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密切观察患者心肺功能情况,其对循环的影响较罕见,与病变的节数或骨水泥的类型无关。 王科利 李炎 李宗明关键词:动脉血气 血流动力学 骨水泥渗漏 国外远程心理健康服务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2022年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远程心理健康服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远程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发展,阐述了国外远程心理健康服务的模式及设置,重点对国外远程心理健康服务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实施方式及应用效果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临床开展远程心理健康相关服务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李炎 张振香 梅永霞 林蓓蕾 陈素艳 王亚娟关键词:卒中 康复 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控对预防PICC置管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管控干预对预防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医院纳入的172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失效模式的RPN值、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管内皮弹性和置管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失效模式的RPN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FMD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控干预后,可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血管内皮弹性,对改善患者置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宋薇 扈园园 李炎关键词:风险管控 PICC置管 深静脉血栓 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到2023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首次复位成功的355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分为两组,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355例肠套叠患儿首次水压灌肠复位成功后6个月内复发56例,复发率为15.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年龄、既往肠套叠病史、呕吐、彩超检查示同心圆最大径、合并肠道器质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既往肠套叠病史、同心圆最大径、合并肠道器质性病变是小儿肠套叠水压复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和同心圆最大径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岁和33.5 mm。结论年龄≥2岁、既往肠套叠病史、同心圆最大径≥33.5 mm、合并肠道器质性病变是水压灌肠复位后小儿肠套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翔宇 杨合英 李延安 岳铭 郭飞 崔铭霞 任大治 李炎 孙贝贝关键词:肠套叠 灌肠 复发 精准健康管理在女性群体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介绍精准健康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综述了精准健康管理在女性生命中3个重要阶段及常见疾病筛查和预防中的应用现状及启示,旨在为我国开展女性精准健康管理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炎 王文娜关键词:健康管理 女性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HD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接受传统康复干预措施的27例HD患儿纳入对照组,接受基于ERAS理念干预的31例HD患儿纳入ER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可以促进HD患儿术后康复且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刘晓铭 杨合英 张翔宇 李炎 任大治 郭志恒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管理 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磷血症患者血磷自我管理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3—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MHD患者2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高磷血症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高磷血症管理,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生化指标、血磷自我管理效能和血磷控制遵医行为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磷、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均低于对照组,且均低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磷自我管理效能和血磷控制遵医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管理可以有效提高MHD高磷血症患者血磷自我管理效能和遵医行为,与常规管理相比降磷及改善钙磷代谢紊乱效果更好。 李炎 岳晓红关键词:高磷血症 自我效能 遵医行为 经直肠入路治疗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的手术方式探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依据瘘管分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61例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女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为4岁,年龄范围为7个月至11岁。针对瘘管情况分为4种类型,依据分型采用不同的瘘管手术方式为:Ⅰ型瘘管41例行经直肠内修补术;Ⅱ型瘘管11例行经直肠、瘘管切除修补术;Ⅲ型7例和Ⅳ型2例行经瘘内外口会师游离瘘管切除、直肠内修补术。结果所有患儿,一期愈合59例,治愈率96.7%(59/61),术后出院时间为5~7 d,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3%(2/61)。随访6个月至6年,会阴部外观正常,无大小便失禁、肛门狭窄情况。结论依据瘘管分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预后良好。 李炎 杨合英 岳铭 孙贝贝 崔铭霞 张翔宇 任大治 李延安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 可夹闭、防针刺伤血液透析用留置针的研究设计 2023年 血液透析用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临床现有的套管针操作过程中不能对留置针软管进行夹闭阻断,时常发生血液反流污染。针芯拔出也没有相应的防针刺伤装置,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留置针,现介绍如下. 李炎 王亚娟 岳晓红关键词:血液透析 套管针 夹闭 针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