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 作品数:46 被引量:282 H指数:9 供职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施用钢渣对水稻土pH、水溶态硅动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2002年 测定了盆栽水稻生育期土壤淋滤液pH和水溶态硅浓度 ,探讨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施用钢渣提高了土壤 pH ,且这种影响随钢渣施用量的增加和粒度变细而加强。在水稻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水溶态硅都经历了一个先上升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 ,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施用钢渣各处理土壤水溶态硅浓度在插秧后 3~ 4周内低于对照 ,以后则高于对照 ,这种情况随钢渣施用量的增加或粒度变细而更为显著。试验结果还表明 ,施用钢渣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 刘鸣达 张玉龙 王耀晶 杨丹关键词:钢渣 水稻土 PH 硅肥 生物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 生物炭是在高温、厌氧条件下降解生物材料获得的含有有机碳的固体产品,将其施入土壤后可以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于土壤中,从而遏制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适合施入土壤的生物炭的生产条件... 杨丹 刘限 刘鸣达 张玉龙关键词:生物炭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施用废渣后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Ⅰ硅素释放与钙、镁、铁、铝的关系 被引量:2 2008年 选取5种工矿废渣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种类工矿废渣作为硅肥施用对土壤钙、镁、铁、铝释放的影响及其与硅素释放间的关系。结果表明:y=kxm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钙、镁、铁、铝释放的动力学过程,Ca释放动力学方程yCa=kCaxmCa中的参数kCa与Si释放动力学方程ySi=kSixmSi中的参数kSi表现为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钙镁累积释放量之和及铁铝累积释放量之和分别与硅素累积释放量呈极显著的幂函数正相关和直线正相关关系。施用废渣可降低土壤中铁、铝的活性,甚至可增加钙、镁的含量,从而在提高土壤供硅能力的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且高炉渣A和高炉渣F的施用效果要优于高炉渣B、粉煤灰H和金刚石矿渣J,是加工硅肥的适宜原材料。 张玉龙 杨丹 刘鸣达 虞娜关键词:水稻土 施用生物炭基肥对盐渍型水稻土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明确生物炭基肥提升盐渍型水稻土养分供应的效果,探讨其在滨海盐渍型稻作区的适用性,以期为施用生物炭基肥保障滨海盐渍型水稻田的高产稳产提供参考。【方法】以“盐丰47”为供试水稻品种,在辽河口滨海盐渍型稻区开展连续3年的水稻栽培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PK,施入P2O590 kg hm^(-2)、K2O 75 kg hm^(-2))、常规施肥(NPK,施入N 270 kg hm^(-2)、P2O590 kg hm^(-2)、K2O 75 kg hm^(-2))、生物炭基肥(BF,与NPK处理等养分量)3个施肥处理,分析施用生物炭基肥对盐渍型水稻土肥力特性、水稻植株氮素累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连续3年施用生物炭基肥对土壤容重、孔隙度、pH及速效钾的影响不明显,但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的含量分别显著提升了22.88%、17.76%和39.50%,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显著提高;BF处理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有提高,尤其是水稻产量比NPK处理提高了6.92%(P<0.05),肥料氮素利用效率由42.58%提高到53.56%(P<0.01)。【结论】在滨海盐渍型稻田施用生物炭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和酶活性,进而促进水稻增产,是实现滨海盐渍型稻田可持续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杨丹 杨天昱 何娜 张文忠 刘月苹 刘鸣达关键词:盐渍型水稻土 土壤酶活性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 施用废渣后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Ⅱ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其与pH的关系 被引量:6 2008年 选取5种工矿废渣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种类工矿废渣作为硅肥施用对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y=kxm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硅素释放的动力学特征;施用废渣可显著提高水田土壤硅素释放速率,增加土壤硅素释放量,提高土壤溶液的pH值,土壤溶液pH与培养127天硅素累积释放量间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三种高炉渣(A、B、F)的施用效果明显好于粉煤灰(H)和金刚石矿渣(J),即三种高炉渣更适于作为生产硅肥的原料。 杨丹 张玉龙 刘鸣达 虞娜关键词:水稻土 硅 PH 一种生物质炭基肥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生物质炭基肥,按照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改性生物质炭40%‑50%、化肥20%‑30%和沼渣30%‑40%,其中,改性生物质炭是指农副产品生物质炭与环氧树脂包裹生物质炭负载纳米级二... 杨丹 孙小清 吴睿 王禹添 李金妮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施用硅肥的效应研究 Ⅰ.对土壤pH、Eh及硅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2年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各生育期土壤溶液pH、Eh及硅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种稻后酸性土壤pH迅速升高,而中性土壤pH降低,然后均趋于中性;Eh的变化基本均呈近似"W"形;土壤溶液硅浓度则经历了一个先升高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与对照相比,单施高炉渣或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在提高土壤溶液pH和Eh、增加硅浓度方面的效果较为明显,尤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偏硅酸钠的施用效果只是在水稻生长的某一时期在中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相对明显;单施葡萄糖会降低土壤Eh,提高生育前期土壤溶液中的硅浓度。在水稻全生育期内,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硅浓度升高的幅度最大,在酸性水田土壤和中性水田土壤上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40(最小倍数)~4.93(最大倍数)倍和1.19(最小倍数)~2.72倍(最大倍数),说明施用高炉渣硅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硅素供应水平,对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 杨丹 刘鸣达 姜峰 张玉龙关键词:水田土壤 土壤溶液 EH 硅 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施用硅肥的效应研究 Ⅱ.对水稻吸收硅素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12年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硅素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施用硅肥提高不同类型土壤供硅能力、改善植株硅素营养及增加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尤以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和单施高炉渣两个处理效果最好,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酸性水田土壤上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增产率高达16.99%,且成熟期水稻植株含硅量与稻谷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在中性水田土壤上施硅则无显著增产效果。总之,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的施用效果尤为显著。 杨丹 张玉龙 杨东伟 刘鸣达关键词:水田土壤 土壤溶液 水稻 高炉渣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早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3 2018年 为明确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早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区采用密闭静态箱法采集温室气体,监测了常规施用化肥以及化肥减量配施鲜猪粪、沼液沼渣、猪粪堆肥、紫云英绿肥等不同施肥处理的早季稻田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动态,探讨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GWP)及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下早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处理均促进了早稻田CH_4和CO_2的排放,而化肥减量配施鲜猪粪、猪粪堆肥处理的N_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7.09%、4.89%。在早稻生长季,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虽引起了稻田GWP值的增加,增幅在5.00%~59.58%之间,但也使稻谷产量增加了6.15%~12.10%,选择适宜的有机肥还可降低稻田的GHGI值;其中化肥减量配施猪粪堆肥是本试验中促进早稻增产和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佳施肥措施。 杨丹 叶祝弘 肖珣 闫颖 刘鸣达 谢桂先关键词:有机肥 温室气体 温室土壤硅素肥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以蔬菜温室土壤为试材,通过测定相关的土壤主要化学性质与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温室土壤硅素肥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室0-20cm土层土壤水溶态硅、活性硅、有效硅的含量明显高于20-40cm土层,0~20cm土壤有效硅含量受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显著影响;在低浓度条件下,直线方程y=bx-a可以很好地描述0~20cm土层土壤平衡液浓度与土壤吸附硅数量间的关系,其参数a、b与土壤有效硅、pH值和有机质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温室土壤的供硅能力。 王程秀 杨丹 张玉龙 刘鸣达 陈滨 齐飞关键词:硅 温室土壤 等温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