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杰
- 作品数:75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TGF-β1介导的ITGB4BP对纤维化调控的研究
- 吴军谭江琳马兵袁顺宗杨俊杰周俊峄彭彦孟陈希炜罗高兴
- 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后的生长发育鉴定
- 目的:鉴定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后新生组织的来源。方法:利用精确孕龄为56d的贵州香猪胎猪建立皮肤前体组织移植裸鼠的创面微粒移植模型,术后12w于愈合创面取材鉴定其移植后生长发育情况。采用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
- 黄正根杨俊杰彭彦孟甘成军陈希炜程文广袁顺宗张小容葛良鹏魏泓吴军罗高兴贺伟峰谭江琳王晓娟胡婕杨世伟彭旭
- 一氧化氮对HaCaT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
- 目的 了解外源性NO对HaCaT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以硝普钠作为NO的供体,在HaCaT细胞培养液中加入0.1、1.0、10.0、100.0、1000.0 μmol/L硝普钠,分别于划痕0h(划痕即时)及...
- 杨世伟吴军罗高兴张小容胡晓红彭彦孟杨俊杰罗晓丽王颖
- 以酵母双杂交系统从成人肝cDNA文库中筛选与研究P311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序列
-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增生性瘢痕相关新候选蛋白P3 11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P311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以回复性杂交试验排除假阳性,并对阳性...
- 袁顺宗谭江琳马兵彭旭贺伟峰黄正根程文广杨世伟杨俊杰王晓娟胡婕甘成军陈希炜胡晓红张小容罗高兴吴军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系统相互作用蛋白基因序列
- 文献传递
- 以酵母双杂交系统从成人肝cDNA文库中筛选与研究P311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序列
-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增生性瘢痕相关新候选蛋白P311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P311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以回复性杂交试验排除假阳性,并对阳性克...
- 袁顺宗王晓娟胡婕甘成军陈希炜胡晓红张小容罗高兴吴军谭江琳马兵彭旭贺伟峰黄正根程文广杨世伟杨俊杰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系统相互作用蛋白基因序列
- CTLA4Ig对小鼠细菌感染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感染是烧伤后最常见并发症,是引起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TLA4Ig可高亲和力地结合抗原递呈细胞上的CD80/CD86,阻断了共刺激信号,从而影响T细胞活化,甚至引起T细胞凋亡等.但我们自己近期有实验发现,CTLA...
- 彭彦孟杨世伟杨俊杰陈希炜胡晓红张小容罗高兴吴军胡婕罗小丽谭江琳王晓娟贺伟峰黄正根彭旭甘成军
- P311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 研究背景:严重创伤,特别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创面的病理性修复常常引起的瘢痕增生、挛缩,严重影响患者容貌、肢体功能康复和生命质量。因此,深入研究导致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创面修复失控环节,一直是创伤基础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我...
- 吴军甘成军胡婕彭彦孟杨世伟杨俊杰陈希炜胡晓红张小容罗高兴谭江琳袁顺宗马兵彭旭贺伟峰黄正根程文广王晓娟
- 人P311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是皮肤创伤异常修复的一种不良结局,成纤维细胞在纤维化发生和瘢痕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期实验中我们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与同体正常皮肤组织的差...
- 谭江琳杨世伟杨俊杰甘成军陈希炜胡晓红张小容罗高兴吴军袁顺宗马兵彭旭贺伟峰黄正根程文广王晓娟胡婕
- 一氧化氮对人表皮干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表皮干细胞(ESC),并探讨外源性NO对ESC脱黏附、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后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离、培养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E...
- 詹日兴刘岱松徐瑞王玉振张小容胡晓红吴军罗高兴姚志慧杨思思谭江琳贺伟峰崔艳艳周俊峄杨俊杰
- 烧伤后一氧化氮对表皮干细胞迁移功能影响的在体研究
- 罗高兴杨俊杰刘岱松徐瑞王玉振张小容胡晓红吴军詹日兴孙薇姚志慧杨思思谭江琳贺伟峰崔艳艳周俊峄
- 关键词:一氧化氮表皮干细胞细胞迁移L-精氨酸L-N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