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红
- 作品数:18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德州市2016~2018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现状分析
- 2021年
- 目的了解德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分析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特点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导出2016~2018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德州市网络直报单位报告的全部法定传染病卡片(包括已删除卡),对报告及时性、审核及时性、卡片完整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德州市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58715张.各年份不同类型报告单位占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类型报告单位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各县市区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间隔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类型报告单位卡片完整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德州市医疗机构需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 王维娜崔永彪王立友杨卫红张媛媛
-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
- 慢性砷暴露对雌性大鼠心肌雌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相关抗原9和雌激素反应指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砷暴露对雌性大鼠心肌雌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相关抗原9(Ebag9)和雌激素反应指蛋白(e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饮用含砷(三氧化二砷)量为0.00(对照)、O.05、0.10、0.20、0.40mg/L的水溶液,32周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Ebag9和efpmRNA的表达。结果0.00、0.05、O.10、O.20、O.40mg/L组大鼠心肌Ebag9、efpmRNA表达量分别为0.54±0.14、0.52±0.10、0.48±0.24、0.58±0.13、0.45±0.19和0.85±0.14、0.86±0.12、0.87±0.09、0.99±0.10、0.86±0.19。与对照组比较,0.20mg/L组Ebag9mRNA表达有升高趋势,而其他各染砷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0.20mg/L组efp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其他各染砷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砷暴露可引起雌性大鼠心肌Ebag9和efDmRNA表达改变。砷可能对雌性大鼠心肌存在内分泌干扰效应。
- 郭志伟杨卫红韩晓红夏雅娟
- 砷暴露对女性月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砷暴露对女性月经情况的影响。方法2004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杭锦后旗和五原县5个乡10个社的所有10—65岁的女性,采集家中饮用水水样检测水砷,并按照水砷不同,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40.01mg/L)、低砷组(〉0.01~0.10mg/L)、中砷组(〉0.10~0.20mg/L)和高砷组(〉0.20mg/L)进行月经相关情况调查。结果共计调查602名女性,其中月经初潮前有砷暴露者83人,其月经初潮年龄为(14.37±1.54)岁;停经前有砷暴露者90人,停经年龄为(48.13±0.41)岁。经过相关性分析,月经初潮年龄和停经年龄与砷暴露年限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8、0.278(P均〈0.05)。与对照组[14.0%(16/112)]比较,中砷组月经异常率[18.2%(16/88)]有所增加,低砷组[12.1%(21/173)]、高砷组[10.2%(19/186)]有所降低,但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3.664,P〉0.05)。结论长期砷暴露可以使女性月经的初潮年龄和停经年龄有所推迟,提示砷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或雌激素样效应。
- 杨卫红郭志伟韩晓红夏雅娟武克恭李艳红
- 关键词:砷中毒月经雌激素类
- 改水前后内蒙古饮水型砷中毒病区人群砷暴露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改水前后内蒙古饮水型砷中毒病区人群砷暴露临床特点,评估饮水型砷中毒自然发展对人体的影响及人为干预效果。方法在内蒙古饮水型砷中毒病区,选择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4个村作为调查点,分别在2004(改水前)、2010(完成改水)、2014(改水后)年,对调查点居民的皮肤损害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同时测量其血压和心率。砷中毒皮肤损害分度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结果2004、2010、2014年分别调查病区居民229、122、161人。2004年砷暴露人群皮肤损害临床分度主要为正常和可疑,分别占调查人数的61.6%(141/229)和22.7%(52/229)。2010年,人群皮肤损害临床分度可疑占31.1%(38/122),轻度及以上者占48.4%(59/122),与2004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3,P〈0.01)。2014年正常和可疑者分别占46.6%(75/161)和39.8%(64/161),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P〈0.01)。2010年对91例2004年体检过的居民进行复检,其中皮肤损伤减轻12例,占13.2%(12/91),加重52例,占57.1%(52/91)。2014年对47例2010年体检过的居民进行复检,其中皮肤损伤减轻25例,占53.2%(25/47),加重9例,占19.1%(9/47)。两阶段皮肤损伤转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6,P〈0.05)。2004、2010、2014年砷暴露人群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2.19±21.21)、(126.99±18.32)、(147.69±22.65),(84.88±14.13)、(76.52±10.08)、(84.39±13.89)mmHg,与2004年相比,2010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均〈0.05);与2010年比较,2014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P均〈0.01)。2004、2010、2014年砷暴露人群的心率分别为(76.05±12.56)、(78.86±11.69)、(82.05±11.26)次/分。与2004
- 郭志伟武克恭宋炜杨卫红韩晓红李艳红夏雅娟
- 关键词:砷中毒饮水
- 2008~2013年德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德州市城区和农村手足口病的不同流行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德州市2008~2013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手足口病疫情数据按照农村和城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0 274例,城区的手足口病发病率为127.44/10万,农村为78.65/10万(P〈0.01);城区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79±2.07)岁,农村为(2.34±1.70)岁;就诊间隔时间城区为(2.14±1.61)d,农村为(2.21±1.60)d;性别构成没有显著性差异;农村散居儿童的构成比为85.36%,城区的为68.15%(P〈0.01);重症率农村为0.69%,城区为0.39%(P〈0.01),死亡病例全部发生于农村。结论德州市农村手足口病发病率低于城区,农村具有发病年龄小、就诊不及时、重症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
- 王冬梅杨卫红崔永彪魏新梅王壮业
- 关键词:手足口病传染病控制
- 极端高温急性健康效应的季节内差异:以山东省德州市急诊呼救数据为例
- 2024年
- [背景]目前极端高温急性健康效应的季节内差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而急诊呼救次数(EACs)可以及时评估人群受极端高温事件影响的状况。[目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极端高温与每小时急诊呼救风险在夏季的季节内差异。[方法]收集2021—2022年德州市人群全病因逐时EACs数据。按照急救地址赋值逐时气温和湿度数据(空间分辨率为0.0625°×0.0625°)。夏季定义为每年6—9月,其中6—7月为夏季早期,8—9月为夏季晚期,极端高温定义为夏季温度范围的第99百分位数。基于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使用整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条件logistic回归,比较夏季早期和晚期极端高温与急诊呼救风险的逐小时关联。[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德州市夏季80389例EAC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夏季逐时气温与急诊呼救风险呈“U型”,效应在滞后0~30 h内最大。以夏季最适宜温度20.0℃作参考,整个夏季极端高温的累积比值比(OR)(滞后0~120 h)为1.55(95%CI:1.40~1.71)。极端高温的累积效应在夏季晚期(OR=2.38,95%CI:1.91~2.97)高于夏季早期(OR=1.37,95%CI:1.22~1.54)(P<0.0001),60岁及以上年龄组在整个夏季(OR=1.98,95%CI:1.70~2.30)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OR=1.23,95%CI:1.06~1.42)(P<0.0001)。[结论]德州市夏季的极端高温与每小时急诊呼救的风险存在季节内差异,且夏季晚期急诊呼救风险高于夏季早期,提示季节内多次热暴露可能升高健康风险,且老年人受影响更大。
- 张娅尹胜利杨卫红钟毓赵琦崔永彪
- 关键词:极端高温病例交叉设计
- 砷暴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砷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水中,长期慢性砷暴露可以引起全身多系统的病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慢性砷暴露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该文从流行病学及机制研究方面出发,对砷造成的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做一综述,并为今后砷中毒的防治和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 杨卫红夏雅娟
- 关键词:砷心血管损伤地方病
- 2012-2014年德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德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德州市2012-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描述。结果2012-2014年德州市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手足口病15169例,2012、2013和2014年发病率分别为58.31/10万、105.19/10万和104.43/10万。其中重症病例62例,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德城区最高,为134.35/10万,庆云县最低,为19.51/10万,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5~7月份,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13109例,占86.42%。结论德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人群分布和地区分布特征,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人肠道病毒71型的监测与管理对手足口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王立友崔永彪杨卫红徐凌忠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人肠道病毒71型
- 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 2018年
- 目的了解庆云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患者于2017年7月2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集患者血样、蜱虫和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患者发病前有疑似蜱虫叮咬史。患者血样经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新型布尼亚病毒RNA检测阳性,外环境蜱虫和密切接触者标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庆云县首例病例属散发病例,接触蜱虫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 王冬梅崔永彪杨卫红魏凤琴苗吉刚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 慢性砷暴露对雌鼠子宫和卵巢组织雌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相关抗原9和雌激素反应指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慢性砷暴露对雌鼠子宫和卵巢组织雌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相关抗原9(Ebag9)和雌激素反应指蛋白(e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饮用含砷量(三氧化二砷,As2O3)为0.00(对照)、0.05、0.10、0.20、0.40mg/L的水溶液,31周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和卵巢组织中Ebag9和efp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0.05、0.10、0.20、0.40mg/L组大鼠子宫组织Ebag9和efpmRNA表达量分别为0.761±0.178、0.521±0.130、0.544±0.035、0.525±0.198、0.498±0.240和0.795±0.171、0.874±0.077、0.797±0.066、0.796±0.040、0.832±0.096。与对照组比较,染砷各组Ebag9mRNA表达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0.40mg/L组P值为0.055;与对照组比较,染砷各组efpmRNA表达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0.05、0.10、0.20、0.40mg/L组大鼠卵巢组织Ebag9和efpmRNA表达量分别为0.702±0.484、0.719±0.336、0.693±0.095、0.706±0.055、0.728±0.073和0.924±0.061、1.009±0.034、0.930±0.085、0.929±0.068、1.012±0.101。0.05、O.20、0.40mg/L组Ebag9mRNA表达呈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染砷各组efpmRNA表达均呈升高趋势,其中0.05、0.d0mg/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砷暴露可引起雌性大鼠卵巢组织efomRNA表达改变。砷可能对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存在内分泌干扰效应。
- 郭志伟杨卫红郭宏宇韩晓红夏雅娟
- 关键词: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