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名保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生物膜
  • 2篇球菌
  • 2篇重建术
  • 2篇细菌
  • 2篇细菌生物膜
  • 2篇显微镜
  • 2篇鼓室
  • 2篇鼓室成形
  • 2篇鼓室成形术
  • 2篇耳炎
  • 2篇肺炎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形态学
  • 1篇嗅觉
  • 1篇嗅觉减退
  • 1篇医院诊断
  • 1篇引流

机构

  • 3篇遵义医学院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7篇杨名保
  • 3篇邱书奇
  • 3篇柴福
  • 3篇曾宪海
  • 3篇赵海亮
  • 3篇曾晓霞
  • 2篇蓝建平
  • 1篇杨贵
  • 1篇柯朝阳
  • 1篇龚桃根
  • 1篇刘明
  • 1篇曾兰芳
  • 1篇韩晓东

传媒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乳突开放术后自体骨粉填塞重建外耳道后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观察自体乳突皮质骨粉行乳突填塞重建外耳道后壁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患者行乳突开放+鼓室成形术后,应用自体乳突皮质骨粉填塞乳突术腔行外耳道后壁重建术,加耳甲腔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13.4个月;所有病例均干耳,术后干耳时间为20-56 d,平均为31.7 d。言语频率(0.5、1、2 k Hz)平均纯音听力(pure tone average,PTA)气导由术前55.0±6.2 d B提高到术后34.0±3.2 d B,骨导由术前28.1±4.4 d B提高到术后21.5±4.1 d B,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由术前26.8±7.8 d B缩小到12.5±4.1 d B,术后听力提高成功率(术后PTA-ABG≤20 d B)为74.4%(32/43例)。除4例出现填塞骨粉感染、散落外,术后所有患者外耳道形态接近正常解剖结构,鼓膜形态正常,无再穿孔及内陷袋形成,外耳道后壁重建成功率为90.7%(39/43例)。结论 中耳乳突开放术后应用自体乳突皮质骨粉填塞乳突术腔行外耳道后壁重建术,是缩小乳突术腔,获得近似正常的外耳道解剖形态结构的有效方法。
杨名保赵海亮柴福邱书奇曾晓霞曾宪海韩晓东
关键词:鼓室成形术
Hs-CRP和CRP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成人和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的成人和儿童OSAHS患者各30例,分别在手术前1天和手术后1月对所有患者行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hs-CRP和CRP的水平,并对hs-CRP和CRP的变化情况进行术前、术后的观察。结果:成人组患者hs-CRP和CRP检测指标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儿童组中严重患儿hs-CRP和CRP检测指标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中度患者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hs-CRP和CRP可作为判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愈后的指标。
蓝建平曾兰芳杨贵杨名保
关键词:HS-CRPCRP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细菌生物膜在急性中耳炎大鼠中耳腔的形成特点及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细菌生物膜在急性中耳炎大鼠中耳腔的形成特点,分析其与急性中耳炎的关系,并探讨该中耳炎模型用于细菌生物膜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6只)。麻醉后将50μl肺炎链球菌悬液[1×10^8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m1]经听泡穿刺注入到实验组大鼠双侧中耳腔,等量生理盐水注入到对照组大鼠双侧中耳腔。分别于注射后1、3、5、7、10、14d各取3只实验组大鼠和1只对照组大鼠的双侧听泡行中耳黏膜扫描电镜观察;另取1只实验组大鼠,显微镜下刮取收集双侧中耳腔表面附着的膜状物,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刀豆球蛋白(FITC-ConA)及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免疫荧光二重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革兰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在炎性反应早期(1d、3d)可见中耳腔大量细菌黏附,定植于局部区域形成微菌落,有吞噬细胞混杂其中,形成初级细菌生物膜;炎性反应中期(5d、7d)可见成熟细菌生物膜散在于黏膜表面,形成特征性的“蘑菇状”、“塔状”三维立体结构;炎性反应后期(10d、14d)部分细菌生物膜呈现衰退迹象。中耳腔膜状物经FITC-ConA、PI二重荧光染色原位标记及革兰染色观察证实由细菌及多糖基质组成。结论细菌生物膜在中耳急性感染的早期即已开始形成,并可能成为日后炎性反应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原因;本研究建立的大鼠急性中耳炎模型是研究中耳细菌生物膜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柯朝阳杨名保龚桃根刘明
关键词:中耳炎化脓性生物膜肺炎球菌感染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
大鼠中耳炎细菌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及其组织形态学的观察
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AOM)是儿童期发病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中最困扰临床的是复发性AOM和顽固性AOM,据统计,约20%-30%的儿童罹患复发性AOM,且这一数据还在逐...
杨名保
关键词:细菌生物膜肺炎链球菌免疫荧光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文献传递
自体听骨在听骨链重建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听骨用于听骨链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60耳)应用自体听骨行听骨链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1.6个月,分析言语频率的纯音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术后无一例自体听骨脱出,3例移位,无鼓膜再穿孔、内陷,所有患者术后均干耳。平均纯音听力气导由术前54.7±6.4 d B提高到术后39.0±9.1d B,骨导由术前28.3±4.6 d B提高到22.2±4.2d B,PTA-ABG由术前26.4±7.9 d B缩小到16.8±8.2 d B,手术成功率(术后PTA-ABG≤20d B)为71.7%(43/60)。结论自体听骨取材方便、费用低、组织相容性好,塑形后用于听骨链重建可取得良好的听力效果,是听骨链重建术的理想材料。
杨名保杨名保赵海亮邱书奇赵海亮曾晓霞邱书奇
关键词:听骨链重建术鼓室成形术
鼻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2013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2岁,因鼻塞伴嗅觉下降1月余而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双侧交替,以右侧为重,伴有嗅觉减退、流涕,偶有涕中带血丝及少量鼻出血,量少,伴右侧头痛,无发热,无复视、斜视及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鼻窦肿物,为求进一步治疗,
蓝建平杨名保
关键词: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嗅觉减退涕中带血视力下降医院诊断
先天性甲状舌管瘘1例
2015年
临床约1/3~1/4的甲状舌管囊肿患者因囊肿自发破溃或感染切开引流而形成颈部皮下和舌底相通的窦道或瘘管,往往误诊为先天性甲状舌管瘘,临床真正的先天性甲状舌管瘘少有报道[1]。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先天性甲状舌管瘘患者报道如下。
杨名保赵海亮柴福邱书奇曾宪海曾晓霞
关键词:甲状舌管瘘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切开引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