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华

作品数:36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出血
  • 10篇急性
  • 9篇膜下
  • 8篇血肿
  • 8篇脑出血
  • 7篇缺血
  • 7篇蛛网膜
  • 7篇蛛网膜下
  • 7篇蛛网膜下腔
  • 7篇蛛网膜下腔出...
  • 7篇网膜
  • 7篇下腔出血
  • 7篇穿刺
  • 6篇动脉
  • 6篇神经功能
  • 6篇微创
  • 6篇颅内
  • 5篇内血肿
  • 5篇清除术
  • 5篇卒中

机构

  • 35篇天门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同济医院

作者

  • 35篇杨小华
  • 14篇管萍
  • 10篇李格
  • 9篇王炎林
  • 7篇周建波
  • 6篇韦世友
  • 5篇刘宏为
  • 5篇李荣华
  • 3篇谢柏松
  • 3篇黄骥
  • 2篇欧阳娟
  • 1篇张芳蓉
  • 1篇余爱军
  • 1篇汪曙红
  • 1篇马玉萍
  • 1篇王筱红
  • 1篇沈铭
  • 1篇张先君
  • 1篇徐文娟
  • 1篇陈雪明

传媒

  • 12篇神经损伤与功...
  • 4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糖酸锌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ZnG)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ZnG20g(相当于锌20mg),进食后口服或鼻饲,tid,连续28d。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分别于治疗后第7,14,28天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8d,治疗组CSS由治疗前的(19.6±8.7)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1.8±4.6)分(P<0.01);对照组CSS由治疗前的(20.5±9.6)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5.4±6.3)分(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见ZnG不良反应。结论:ZnG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谢柏松陈莉陈爱香王炎林杨小华王小红
关键词:葡萄糖酸锌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评估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48 h内发病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1例)及治疗组(121例),治疗前后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估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6%)高于对照组(75.21%)(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较高。
周建波周璐芬杨小华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鼠神经生长因子丹红注射液安全性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和对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合并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对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肺部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急性肺损伤和神经源性肺水肿。在6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临床转归,0~3分定义为转归良好,>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合并肺部并发症以及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总共纳入230例aSAH患者,平均年龄57岁,男性135例,女性95例。120例(52.2%)合并肺部并发症,其中113例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5例合并急性肺损伤,2例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172例(74.8%)转归良好,58例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3~5级[优势比(oddsratio,OR)1.50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43~2.159;P=0.029]、Fisher分级3~4级(OR1.366,95%CI1.031~1.089;P=0.022)以及气管切开或机械通气(OR1.662,95%CI1.002~2.757;P=0.049)是合并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Hunt-Hess分级3~5级(OR1.840,95%CI1.590~2.129;P<0.001)、Fisher分级3~4级(OR3.522,95%CI3.056~4.058;P<0.001)、脑室铸型(OR2.130,95%CI1.258~3.609;P=0.005)以及肺部并发症(OR1.531,95%CI1.186~1.975;P=0.001)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较高的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以及气管切开或机械通气与aSAH患者肺部并发症风险增高相关,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临床转归具有不良影响。
郭俊杨小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肺水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25例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分析探讨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临床特征、原因及预防措施。
管萍杨小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
康复卒中单元在基层医院的运用及效果评价
王炎林黄骥杨小华韦世友王筱红张先君张品梅欧阳娟
该课题在康复卒中单元中,主要针对脑卒中恢复期的病人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训练等;定期对卒中病人进行脑血管病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通过与设定观察组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定,达到探讨脑血管病新的治疗和...
关键词:
关键词:康复卒中单元
腰穿置管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腰穿置管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36例 ,对照组 36例。实验组采用腰穿置管引流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比较2组患者头痛程度与持续时间、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血管痉挛指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及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杨小华王炎林韦世友谢柏松
关键词:腰穿置管引流SAH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头痛
妈富隆致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
2016年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不易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因此诊断困难,极易误诊漏诊^([1])。现报道1例妈富隆致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以增进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头痛13 d”于2014年12月13日入住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徐文娟杨小华
关键词: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病例报道妈富隆
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迟发型脑缺血及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迟发型脑缺血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性下腔出血病人临床预后评分、术后脑血管痉挛及脑梗死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该类病人术后迟发型脑缺血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8.8%,低于高剂量组的(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预后良好百分率为71.0%,高于高剂量组的(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低剂量镇静治疗可能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迟发型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改善临床预后。
郭俊杨小华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小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定位、定向技巧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定改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小脑脑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笔者改进的手术定位和定向技术对23例小脑出血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并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手术穿刺成功率达100%,靶点命中率达91.3%,无一例脱靶;术后患者转归良好。结论:笔者改进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小脑脑出血的疗效好。
杨小华李格刘宏为管萍
关键词:小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巴曲酶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巴曲酶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8 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20例。将患者按照TOAST分型进行分组和治疗,通过对患者在治疗前后使用修订Bathel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I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LAA型、SAA型及其他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0%,高于对照组的50.83%(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LAA型、SAA型及其他型患者神经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试用。
周建波杨小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巴曲酶阿托伐他汀BINIHSS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