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乙型
  • 5篇肝炎
  • 4篇血清
  • 4篇乙肝
  • 4篇乙肝表面抗原
  • 4篇乙肝表面抗原...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表面抗原
  • 4篇大蛋白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性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脂
  • 2篇阳性
  • 2篇药敏
  • 2篇药敏分析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机构

  • 24篇北京丰台医院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 1篇北京市临床检...

作者

  • 28篇杨延敏
  • 5篇崔亚利
  • 4篇秦妍妍
  • 4篇王桂利
  • 3篇王宇
  • 3篇秦妍妍
  • 3篇梁萍
  • 2篇张志辉
  • 2篇程晓蕾
  • 2篇韩平
  • 1篇周睿
  • 1篇梁玉芳
  • 1篇程晓蕾
  • 1篇张瑞
  • 1篇黄燕南
  • 1篇宋智心
  • 1篇刘洁
  • 1篇张顺利
  • 1篇梁萍
  • 1篇刘辉

传媒

  • 4篇海南医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院2019-2021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某院2019—2021年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检出的312株PA,包括标本分布、科室分布、耐药性。结果PA主要来自痰/肺泡灌洗液(69.9%)、尿液(14.1%)、分泌物(9.6%)。PA分离前3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28.5%)、呼吸内科(24.4%)、神经内科(9.3%)。PA对阿米卡星的总耐药率最低(4.5%),其次为妥布霉素(6.4%)、庆大霉素(9.6%);PA对氨曲南的总耐药率最高(25.0%),其次为亚胺培南(23.7%)、美罗培南(19.9%)。312株PA中,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74株,占23.7%。结论PA科室分布广泛、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生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邢献国邢楚茁刘辉杨延敏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采用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数据评定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可行的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测量不确定度(MU)评估方法。方法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技术报告《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方法,收集检验科长期室内质量控制(IQC)数据以及参加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EQA)数据,评定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共7个检验项目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并与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EQA计划中的的允许总误差(TEa)及生物学变异推导出的TEa进行比较,以观察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的检测质量。结果本实验室7项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是AFP,11.9%;CEA,11.5%;CA125,11.8%;CA15-3,9.7%;CA19-9,9.80%;t-PSA,11.6%;f-PSA,15.9%(k=2),7项检验指标均符合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TEa要求;CEA、CA125、CA153、CA199、t-PSA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符合基于生物学变异最佳的TEa质量规范要求,AFP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未达到基于生物学变异最佳的TEa质量规范要求。结论采用top-down法,联合IQC和EQA数据,评估MU及其主要分量简便可行,可应用于常规临床医学实验室肿瘤标志物检测质量的管理工作。
秦妍妍杨延敏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肿瘤标志物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市丰台医院(下称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呼吸系统感染者作为实验组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证实数据的有效性,选择同时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进行数据收集。分别对两组受试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检验可见,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检验结果,可作为一项诊断依据,存在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程志国杨延敏张志辉
关键词:呼吸系统感染血清降钙素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1年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检验中实施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3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30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常规组,对两组受检人员进行血脂检验,对比各项指标差异以此分析其在糖尿病临床检查的价值。结果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以及脂蛋白a(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poA1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血脂检验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帮助。
程志国杨延敏张志辉
关键词:血脂检验糖尿病
北京丰台地区6 508例29种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我院就诊患者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分布情况,为过敏性疾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在北京丰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患者6508例,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患者血清样本进行29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检测。结果6508例患者中有2235例患者至少有1项过敏原检测阳性,阳性率为34.34%。检出过敏原前5位分别为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826例,12.69%)、烟曲霉(469例,7.21%)、蒿(445例,6.84%)、户尘螨(394例,6.05%)和葎草(314例,4.82%)。不同年龄组过敏原种类不同,3岁以下患者主要过敏原是鸡蛋白、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牛奶和烟曲霉;3~5岁患者主要过敏原是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鸡蛋白和蒿;6~11岁、12~18岁患者主要过敏原均是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葎草和蒿;19~30岁患者主要过敏原是蒿、户尘螨和粉尘螨;31~40岁和41~50岁者主要过敏原均是蒿、户尘螨和葎草;51岁以上患者主要过敏原是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烟曲霉和户尘螨。不同月份过敏原阳性率不同,8~10月份的蒿、葎草、悬铃木阳性率显著升高,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烟曲霉阳性率在6月份达一年中高峰。结论丰台地区常见过敏原为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烟曲霉、蒿、户尘螨和葎草。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过敏原种类分布不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原种类,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秦妍妍杨延敏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特异性IGE
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对肝肾功能、血脂和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对肝肾功能、血脂和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接受生化检验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部静脉血10 mL作为检测标本,将每位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均分为2份,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样本经溶血处理后行临床生化检验,对照组血液样本未经溶血处理,直接行临床生化检验。比较两组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心肌标志物、肾功能及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蛋白(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反应会影响肝肾功能、血脂、心肌标志物等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易导致生化检验结果误差,临床诊疗工作中对此需充分重视,并制定一系列应对措施。
崔亚利杨延敏陈永传赵雪银
关键词:肝肾功能生化检验血脂标本溶血心肌标志物
临床检测HBV-LP替代乙型肝炎Pre-S1的可行性
2009年
目的检测血清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protein,HBV-LP)、乙肝前S1蛋白(乙肝Pre-S1)、乙肝病毒DNA(HBV-DNA)并比较三者之间关系,探讨HBV-LP替代乙肝Pre S1蛋白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BV-LP和乙肝Pre-S1蛋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HBV-DNA进行检测。结果①相同模式乙肝患者检测HBV-LP与HBV-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同模式乙肝患者检测乙肝Pre S1蛋白与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模式组间HBV-L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患者中HBV-LP阳性率明显高于乙肝Pre-S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V-LP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LP与HBV-DNA检测有较高的符合性,HBV-LP可替代乙肝Pre-S1蛋白用于乙肝患者临床检测。
韩平杨延敏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2012年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前S区的深入研究,其临床意义逐渐得到重视。HBV-LP在空间具有两种跨膜构象,是HBV颗粒成熟包装的关键。
程晓蕾杨延敏刘洁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测及支原体药敏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现状及支原体的药敏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样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Ct。结果497例样本中,单纯Uu阳性194例(39.0%),单纯Mh阳性9例(1.8%),Uu+Mh阳性73例(14.7%)以及Ct阳性54例(10.9%)。Ct阳性样本中包括Ct+Uu阳性38例(7.6%)。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较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既有单纯感染又有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病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秦妍妍梁萍杨延敏
关键词:支原体衣原体泌尿生殖道
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与real-time RT PCR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介绍一种可同时检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的快速方法,便于及早确诊流感病原体。方法采用快速抗原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632份流感样患者标本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并对其中102份进行real-time RT PCR检测。结果快速抗原法检测到样本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14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0例。real-time RT PCR法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阳性15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2例。快速抗原法针对甲型流感病毒诊断灵敏度93.3%,特异度100.0%;针对乙型流感病毒,诊断灵敏度83.3%,特异度100.0%,耗时15 min,明显少于real-time RTPCR法的3 h。结论采用快速抗原法可及早筛查甲型、乙型流感标本。
崔亚利杨延敏陈永传
关键词:流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