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环 作品数:27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异常与婴儿尿路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异常与婴儿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尿路感染患儿32例(尿路感染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婴儿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DR、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m RNA表达水平,重亚硫酸氢钠测序技术检测VD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结果尿路感染组患儿VDR m 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婴儿,DNMT1 m 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婴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DNMT3a、DNMT3b m 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路感染组患儿VD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婴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感染患儿VDR m RNA表达水平升高,VD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降低,VDR基因甲基化异常与婴儿尿路感染相关。 杨建环 王德选 陈敏广 胡小涵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 甲基化 尿路感染 儿童急性肾盂肾炎临床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肾盂肾炎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选择2009年-2010年在我院儿童肾内科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的患儿共230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病原学及预后,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急性肾盂肾炎后肾疤痕形成的危险... 杨建环 余方芳 庄捷秋 张红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为IM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育英儿童医院就诊的IM患儿65例为IM(IM组),以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Treg细胞、Th17细胞频数变化。结果 IM组CD3+CD8+细胞频数、Th17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Treg/Th1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患者急性期EBV-DNA病毒载量与CD3+CD8+细胞、Th17细胞频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2、0.797,P<0.01);与CD3+CD4+频数、Treg细胞、CD4/CD8及Treg/Th17比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1、-0.357、-0.469、-0.422,P<0.05)。结论 IM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免疫功能紊乱程度与EB病毒感染量有关,调节性T细胞减少和Th17细胞增多可能参与IM发病机制。 邢超 邵美娟 杨建环 宫剑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调节T细胞 TH17细胞 MIF/ERK信号通路对免疫复合物诱导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1、观察免疫复合物对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2、观察免疫复合物对MIF/ER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3、探讨MIF/ERK信号传导通路在免疫复合物诱导肾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 杨建环关键词:MIF基因 CYCLIN-D1 免疫复合物 肾系膜细胞 信号通路 文献传递 肾病Ⅲ号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肾病Ⅲ号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复发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初次发作INS患儿77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西医组)39例,西医组38例。观察疗程6个月。测定二组患儿治疗前后肾病复发情况,并比较二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与西医组比较,中西医组的复发率显著下降(P<0.05),而IgG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更有效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INS复发率。 杨建环 林瑞霞 陈敏广关键词: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复发 温州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温州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08—2009年在我院诊断为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10例患儿符合诊断,男女比为2.93:1,年龄范围1月龄~15岁,其中〈2岁的婴幼儿占80.91%(89/110)。76例患儿病原学检测阳性(69.09%);共检出病原体109株,其中细菌50株(45.87%),病毒42株(38.53%),支原体13株(11.93%)。5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38株(76.00%),革兰阳性菌12株(24.00%);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2株病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tsv)26株(61.90%)居首位,其他为流感病毒A型、腺病毒及副流感病毒I型和Ⅲ型。在RSV感染患儿中,小于6月龄的有24例,约占该年龄组的38.71%(24/62)。支原体感染患儿13例,其中2—5岁年龄组9例,占支原体感染患儿总数的69.23%。儿童重症肺炎各季度病原分布构成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31,P〉0.05)。结论温州地区儿童重症肺炎好发于小于2岁的婴幼儿;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RSV是引起小于6月龄婴儿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好发于2—5岁幼儿。 杨建环 董琳 何时军 林洁关键词:肺炎 病原学 儿童 全基因组甲基化异常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杨建环 邢超 胡小涵儿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PDRP)是儿童腹膜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将探讨终末期肾脏病患儿PDR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原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9年在本院儿童肾脏科接受腹膜透析患儿共37例,收集患儿住院期间病原学等临床资料。结果37例腹膜透析患者中有18例患儿共发生27次腹膜炎,PDRP的发生率为0.66次/年。其中51.85%由革兰阳性菌引起,18.52%由革兰阴性菌引起;表皮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菌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大肠埃希菌是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在多因素分析中,低蛋白血症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OR=23.173,95%CI:2.342~229.226,P=0.007)。结论革兰阳性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腹膜炎的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腹膜炎的发生与患儿的低蛋白血症相关。 杨建环 王德选 陈敏广 邢超关键词:腹膜炎 腹膜透析 儿童 薄基底膜病10年后随访资料分析 林瑞霞 唐学栋 杨建环 胡钱红醛固酮对体外培养HEK 293细胞及非洲爪蟾卵母细胞UT-B蛋白表达及尿素转运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醛固酮对体外培养HEK 293细胞及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尿素转运子-B)UT-B蛋白表达及其尿素转运活性的影响.方法:1.体外培养HEK 293细胞,采用脂质体2000转染pcDNA3-UT-B质粒DNA,细胞... 陈敏广 胡云霞 余灵芳 杨建环 庄捷秋关键词:醛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