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晓然

杨晓然

作品数:22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内障
  • 9篇白内障
  • 8篇超声
  • 8篇超声乳化
  • 6篇视网膜
  • 6篇网膜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3篇手术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晶状体
  • 3篇黄斑
  • 3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电弧
  • 2篇电弧光
  • 2篇断层扫描
  • 2篇硬核
  • 2篇硬核白内障
  • 2篇症状
  • 2篇散光

机构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佛山市...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杨晓然
  • 16篇邵东平
  • 11篇刘斐
  • 10篇李敏超
  • 5篇杨洁华
  • 5篇李远标
  • 5篇梁雪芬
  • 3篇黄艳君
  • 2篇钟敬祥
  • 2篇丁瑛
  • 2篇朱春玲
  • 1篇段俊峰
  • 1篇李世刚
  • 1篇刘斐

传媒

  • 9篇国际眼科杂志
  • 5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拿治疗颈性眼痛50例
2010年
眼部有疼痛不适,患者常到眼科就诊,经眼科详细检查排除眼科器质性疾病者,但眼痛等症状仍持续存在,这常困惑着许多眼科医生和患者,此类患者曾被冠之"神经性眼痛",予对症治疗,但常难以取得良好疗效,以致患者反复发作。在临床中发现,有这种眼部不适的患者常常合并有颈、肩、背部的不适。通过对这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应对。
李世刚杨晓然段俊峰
关键词:眼部症状颈神经后支颈椎小关节眼痛推拿治疗
电光性视网膜病变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仪观察电焊弧光对电焊工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损坏情况。方法收集电焊工人41例82眼和正常健康自愿者30例60眼,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前节检查、裂隙灯+90D前置镜进行眼底检查、电脑全自动视野计检查、高分辨率OCT等检查。结果试验组裸眼视力:0.1~0.2者2眼,0.3~0.4者4眼,0.5~0.6者7眼,0.7~0.9者18眼,≥1.0者51眼,试验组41例82眼中,除1例双眼裸眼视力0.4,矫正视力只能达到0.7外,其他所有患者的矫正视力均能达到1.0。对照组裸眼视力:0.1~0.2者1眼,0.3~0.4者3眼,0.5~0.6者6眼,0.7~0.9者15眼,≥1.0者35眼,对照组中所有受试对象的矫正视力均能达到1.0。2组受试对象的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常规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的暗黄色改变者22眼(占26.8%),其中双眼改变的9例18眼,单眼改变的4例4眼。试验组41例82眼中有64眼的OCT出现程度不等感光细胞层损伤,发生率为78.0%,表现为:感光细胞内外节连接带断裂、缺损,严重者色素上皮层内层缺损。正常对照组均未见有明显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改变。结论电焊弧光可以导致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的损害和缺失,OCT相当于活体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损伤范围和深度。
杨晓然邵东平梁雪芬杨洁华
关键词: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预防性脉络膜视网膜切除治疗外伤性视网膜嵌顿
2011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脉络膜视网膜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视网膜嵌顿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预防性脉络膜视网膜切除、眼内激光、眼内充填术,部分病例联合巩膜外加压和巩膜环扎治疗伴视网膜脱离的外伤性视网膜嵌顿69例69眼。结果:11±6(4~27)mo随访期内,最终视网膜复位率91%(63/69),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14%(10/69),眼球保存率99%(68/69)。术前视力<0.1的占84%(58/69),最终最佳矫正视力≥0.1的占45%(31/69),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网膜嵌顿的有效方法,施行预防性脉络膜视网膜切除术是解除视网膜脉络膜嵌顿的关键,可显著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率,降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
李敏超杨晓然刘斐邵东平李远标
关键词: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
电弧光所致黄斑区光损伤的OCT图像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电弧光所导致的黄斑区慢性光损伤的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的特征。方法 2010年3至2012年12月期间,选取来自本地区相关工厂从事电弧焊工作的焊工68人136眼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90D前置镜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自动视野计检查和高分辨率的OCT检查。所有受试者的病史在入选前均经过仔细筛选,排除患有其他眼底疾病或曾有过眼内手术史以及接受过其他强光照射者。结果所有受试者的眼前节检查、眼底红光反射、视野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68人136眼中,26眼(19.12%)的眼底检查显示出小的圆或椭圆形的暗黄色黄斑区病灶,边界不清。44眼(32.35%)的OCT图像显示出不同程度黄斑区的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连接带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紊乱、断裂、缺失,其中Ⅰ级损伤10眼,发生率为7.35%;Ⅱ级损伤12眼,发生率为8.82%;Ⅲ级损伤16眼,发生率为11.76%;Ⅳ级损伤6眼,发生率为4.41%,最大缺失长度达到416μm。结论高分辨率OCT可以在没有出现任何视觉症状之前就能发现微小的黄斑损伤,是早期诊断或筛查黄斑病变的可靠方法。
邵东平杨晓然李敏超梁雪芬杨洁华
关键词:视网膜损伤电弧光视网膜色素上皮
不同位置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对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颞侧和上方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表面形态的不同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4例54眼,将患者随机分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组(A组)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组(B组)。检查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和角膜地形图。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A组SIA分别为(0.70±0.34)D、(0.64±0.29)D、(0.60±0.27)D、(0.55±0.26)D,B组分别为(1.18±0.48)D、(1.05±0.42)D、(0.88±0.38)D、(0.77±0.35)D。术后1d,A组SIA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SIA逐渐有减小趋势,但A组SIA仍小于B组,术后3个月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2组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SAI、SRI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SAI、SRI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AI、SRI仍比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2组SAI、SRI同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各相应时间点SAI、SRI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操作方便,术后SIA、SAI、SRI均小于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小,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好,是较理想的手术切口方位。
邵东平钟敬祥刘斐杨晓然朱春玲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手术源性散光角膜切口角膜地形图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三维相干光断层扫描对疑似开角型青光眼甄别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三维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对疑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甄别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arlZeiss公司生产的高分辨率三维频域OCT对正常组94例(188只眼)和试验组(疑似青光眼组)46例(92只眼)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的检测,对比分析视盘形态和RNFL厚度值。根据正常人的OCT表现和疑似青光眼患者的OCT图像特征作比较。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人视乳头周围RNFL厚度特征:图像表现为上、下象限厚,其次为颞侧、鼻侧最薄,图像曲线表现为双峰形。RNFL与性别、眼别无相关(P<0.05)。两组研究对象各部分RNFL厚度比较:正常对照组各部位RNFL厚度明显高于试验组,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根据高分辨率三维CirrusHD-OCT机所测量的正常人RNFL厚度及图像特征和试验组的OCT图像特征作比较,并根据视野、眼压等将试验组46例(92只眼)诊断为青光眼者24例(48只眼),大视杯22例(44只眼),并将试验组青光眼和大视杯分成两个组,两个组各部位RNFL厚度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RNFL厚度均变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大视杯组各部RNFL厚度均高于青光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可以清晰显示RNFL变薄的范围和区域,再配合其他检查,即可较准确、快捷诊断、区分POAG、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生理大陷凹患者。大大提高POAG的早期诊断水平,高分辨率三维CirrusHD-OCT的RNFL的检查对疑似POAG的甄别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是诊断早期青光眼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杨晓然邵东平梁雪芬杨洁华
关键词: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01/2011-01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7例57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随访8~15(平均10.8)mo,观察眼压、房角、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术后52眼无需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另4眼随访期内加用1种降眼压药物(10g/L布林佐胺滴眼液)后,眼压<21mmHg,1眼加用2种降眼压药物(10g/L布林佐胺滴眼液和5g/L噻吗洛尔滴眼液)后,眼压<21mmHg;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除1例术前明显视神经萎缩病例术后视力无提高,其余病例术后视力提高两行或以上;术后中央前房深度3.35±0.54mm,较术前(2.01±0.05mm)明显加深。结论: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不仅视力明显提高,而且远期眼压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黄艳君刘斐杨晓然李远标邵东平李敏超
关键词:超声乳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OCT在无症状的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OCT对无症状的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的检出率。方法:对经检查明确诊断1眼玻璃体后脱离病例49例98眼,及正常体检自愿者93例186眼,采用Zeiss公司生产的CirrusHD-OCT进行双眼检查。结果:在1眼完全玻璃体后脱离的49例患者中,另1眼发生不同程度的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24眼,发生率为48.9%,正常体检自愿者93例186眼,发生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63眼,发生率为33.9%,所有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者均无眼前黑影等症状。结论:OCT对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的检出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玻璃体后脱离的必需检查手段。
杨晓然邵东平梁雪芬杨洁华
关键词:玻璃体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内界膜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方法:分析2004-01/2009-01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发作3d以内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58眼,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给予药物控制眼压平稳后,A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B组患者行传统小梁切除术,随访11±1.5(平均12)mo,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平均眼压、房角、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术后疗效对比:A组术后12mo,眼压17.46±3.25mmHg;术后中央前房深度3.11±0.54mm,较术前明显加深;术后房角明显增宽;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B组术后12mo,眼压15.01±3.68mmHg;中央前房深度2.05±0.10mm,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变化不大。A组术后12mo,眼压与B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仍可控制在正常眼压范围。结论:对于药物可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不仅视力明显提高,而且远期眼压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黄艳君刘斐邵东平杨晓然李远标李敏超
关键词:超声乳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
爆破能量模式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爆破能量模式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硬核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0例(70只眼),随机分为连续能量模式组和爆破能量模式组。比较术后第1、3、7天术眼最佳矫正视力;比较2组术中使用的实际超声乳化时间、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比较术后1周、1个月术眼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等指标;观察术后前房反应及各种手术并发症。结果爆破组患者术后第1、3天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连续超声模式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2组患者视力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爆破组患者在0.8~1.0视力区间内分布频数(57.14%)明显高于连续组(40%),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爆破组术中实际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声能量、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均较连续模式组明显少,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较术前减少,连续组患者角膜内皮密度明显低于爆破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减少量相对较少,但连续组患者角膜内皮密度仍较爆破组低,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爆破超声能量模式可大大降低术中的能量释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邵东平钟敬祥朱春玲刘斐杨晓然李敏超
关键词:超声乳化硬核白内障爆破模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