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朗
- 作品数:14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省级环保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利用镇江沸石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氨氮被引量:5
- 2011年
- 文章采用江苏镇江天然沸石作为离子交换材料去除城市污水中氨氮,利用正交设计法对静态实验进行设计,并考察了各因素在动态实验下的影响。静态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沸石投加量为50 g/L、沸石粒径0.245~0.350 mm、接触时间60 min,此时沸石去除氨氮达71.24%。动态实验最佳条件为:滤速7.5 BV/h,沸石粒径0.245~0.350 mm,再生液流速2.0 BV/h。氨氮去除效果随着流速以及粒径减小而增大。实验结果为中试实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 杨朗李志丰钱吉彬杨晖
- 关键词:天然沸石氨氮去除城市污水正交试验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xNi_(0.8)Co_(0.15)Al_(0.05)O_2热失控机理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DSC)、(TGA)及(XRD)对不同充电状态的正极材料LixNi0.8Co0.15Al0.05O2的热失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ixNi0.8Co0.15Al0.05O2材料在高温时晶体结构将变形、倒塌并释放出部分游离氧,导致有机电解液燃烧,释放出大量热量,并计算出DSC曲线中四个放热峰的活化能依次为:154、169、126、141 kJ/mol。
- 王子港魏晓玲杨朗杨晖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活化能热稳定性
- 天然沸石吸附氨氮被引量:19
- 2009年
- 采用江苏镇江天然沸石为实验原料,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对含有氨氮的水样进行交换吸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是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过程;天然沸石粒径减小,有利于沸石对氨氮的交换吸附;pH对天然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较大,pH为7时有利于氨氮的交换吸附;随着沸石用量的增加,单位质量天然沸石的氨氮交换量减小.最佳工艺条件为:沸石粒径〉60~80目,pH7左右,沸石投加量50g/L,反应30min.
- 严小明杨朗钱吉彬李和娣
- 关键词:天然沸石氨氮
- 基于校外导师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
- 2023年
- 为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目标,探索了校外导师参与联合培养全流程的育人模式的构建,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突出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将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层次与学习阶段相协同,建立完善研究生创新实践体系。实践表明,这种育人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 李洪涛刘灿灿杨朗朱子园陈健
-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 离子交换法与化学沉淀法联合处理氨氮废水被引量:5
- 2012年
- 使用沸石对氨氮废水进行交换处理,沸石吸附氨氮(NHL_4^+-N)饱和后用NaCl溶液对其再生,研究再生前后沸石的交换穿透曲线。采用化学沉淀法对富含NH_4^+-N的再生液进行脱氯并考察其回收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沸石对氨氯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再生沸石的动态交换穿透时间由60 min延长到160 mim;对沸石进行再生处理后的再生液经脱氮处理,得到NH_4^+-N质量浓度由141.6 mg/L降至12.65 mg/L。回收利用的再生液再生沸石的穿透时间延长到120 min。
- 杨朗李志丰张华周月
- 关键词:沸石离子交换化学沉淀
- 不同合成方法对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固相自引发基团置换反应,流变相法和固相自引发基团置换-流变相法3种方法成功制备出LiNi1/3Co1/3Mn1/3O2材料。XRD、SEM和电化学测试表明,固-流法制备的样品具有最稳定的二维层状结构和最小的阳离子混排度及最佳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在2.8~4.3V区间内0.2、0.5、1和2C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85.9、169.9、157.5和134.7mAh/g。0.5C下的循环测试表明,20次循环后电极的放电比容量为143.9mAh/g,容量保持率为84.7%。提高充电截止电压到4.6V,能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97mAh/g,同时,不可逆容量增大。
- 成雪莲王瑾王子港杨朗杨晖
- 关键词:LINI1/3CO1/3MN1/3O2倍率性能容量保持率
- 低浓度氨氮废水的离子交换法脱氮被引量:21
- 2012年
- 分别研究了沸石的等温吸附模型,改性沸石在交换柱中的穿透与再生,通过化学沉淀法对再生废液中氨氮的回收等。结果显示:60~80目单位重量天然斜发沸石对氨氮的饱和交换容量为4.15 mg/g;30 mg/L的氨氮废水经过交换柱后沸石的穿透吸附容量和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4.50 mg/g和4.757 mg/g。化学再生后,用化学沉淀法使再生废液中氨氮由202 mg/L降到16.3 mg/L。
- 杨朗李志丰
- 关键词:氨氮废水天然沸石化学再生化学沉淀法
- 吸附氨氮的沸石在水泥砂浆中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应用吸附氨氮的沸石粉,分别以21%-30%的掺入量替代部分水泥制成水泥砂浆,探讨了沸石粉的掺量和龄期对砂浆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量在21%~30%的范围之间,随着吸附氨氮的沸石粉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早期强度随之下降;随着龄期的增长,砂浆的强度呈增加趋势;加入早强剂可有效提高水泥砂浆的早期强度。
- 杨朗封增凯杨晖李志丰
- 关键词:水泥砂浆龄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 南京市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 近年来,南京城市建设面貌日新月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2000年GDP超过千亿元。但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的不断加大,已经在南京市出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各种资源衰退、水土流失、土质下降、土壤板结、三废加重等问题,尤...
- 杨朗
- 关键词: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产热研究被引量:15
- 2008年
- 采用恒温微量量热仪IMC、加速量热仪ARC与循环充放电仪Arbin的耦合装置对锂离子电池(LiNi0.8Co0.15-Al0.05O2/Mag-10系统)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循环产热和电池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电流密度负载下,电池的循环产热来自于可逆热和不可逆热双方的贡献;而在大电流密度负载下,不可逆热远远大于可逆热而处于主导地位。18650动力型电池在室温下以-10A电流放电时,电池的表面温度会上升18℃达到43℃。
- 李奇杨朗杨晖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