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青
- 作品数:57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具备更多的优点,如3D立体视野、精准、灵活、减少震颤等。近些年随着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其用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各方面研究也更为深入。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加精准及个体化治疗的思考。
- 余璐杨林青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机器人手术系统
-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的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9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IS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其诊断学特征。结果患者女性,34岁,经期延长半年余,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于外院行宫颈癌筛查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33阳性,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示非典型腺细胞,不能明确意义。妇科检查见宫颈膨大,质硬,直径约3 cm×4 cm;全腹部CT平扫提示宫颈占位性病变;宫颈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ISMC,大小2 cm×2 cm×1 cm,癌侵及宫颈管壁近全层,并累及神经,脉管内查见癌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P16(+),P63(+),细胞角蛋白5/6(CK5/6)(+),CK7(+),细胞核增殖相关指数(Ki-67)(+,>75%)),最终确诊为ISMC。结论ISMC易误诊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可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别。
- 刘迎尹嫚杨林青王云飞
- 关键词:宫颈肿瘤
- 山东地区云南白药胶囊临床不良反应集中监测研究
- 2019年
- 目的:监测云南白药胶囊在大样本人群中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全面评价云南白药胶囊在真实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群体安全性。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山东省内36家医院共收集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服用云南白药胶囊10 183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0 183例服用云南白药胶囊的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患者147例,最终被判定为与云南白药胶囊有关的不良反应共47例,8例为单服云南白药胶囊的患者,39例患者有合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462%。结论:云南白药胶囊在山东地区36家参研医院中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类型均为说明书中已载明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本研究未发现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云南白药胶囊临床应用相对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王俊涛朱磊沈戈桢高圣龙王福胜田云虎张圣魁杨林青胡宏伟赵强马安军田向群郭涛郭安鹏徐伟敏唐敬孝李军刘成会朱喆王明山解瑞成郭兴伟张诚厉运收王学兴孙建华王乐新王东波赵忠伟管照广张士军李炳森王东董兴韩吉华孙永峰
- 关键词:云南白药胶囊
-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无保护性交 3d内就诊、要求采用补救措施以防意外妊娠的健康妇女 35 2例 ,空腹口服米非司酮 10mg ,每日 1次 ,连服 3次。结果 实际妊娠 2例 ,显著低于预期妊娠的2 9.81%例 (P <0 .0 0 1) ,避孕有效率为 93.3%。副反应发生率为 2 0 .5 % ,均能耐受 ,少许阴道流血发生率为 8.0 % ,月经延迟发生率 2 4.7%。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 ,安全、有效、经济、简便。
- 高永花李秀萍杨林青
- 关键词:紧急避孕米非司酮临床效果观察
- 银纳米线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主要研究了粒径为60nm的银纳米线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对反应体系进行了光谱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银纳米线溶液浓度的增加,反应体系的紫外吸收峰强度增大.但是,荧光强度却明显猝灭.由荧光结果可以得知银纳米线和BSA的相互作用过程是静态猝灭;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银纳米线对蛋白质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影响.由变温荧光实验结果还可获得银纳米线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以及吉布斯自由能变.由热力学数据可知银纳米与牛血清白蛋白可以自发结合发生反应,且主要结合力为范德华力和氢键.
- 刘雯高硕朱帅杜中玉毛旭艳姜靓杨林青徐香玉
- 关键词:银纳米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荧光猝灭
- 腹腔镜下Dubuisson术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壁人工网片无张力双侧顶端悬吊盆底重建术(Dubuisson术)治疗前(中)盆腔脏器脱垂(POP)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因中(前)POP接受腹腔镜下Dubuisson术式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BMI、产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及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比较其术前及术后POP-Q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PFIQ-7)的变化。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术后短期无复发。4例患者术中同时行经闭孔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手术时间84~178min,平均(122.2±23.7)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31.5±11.1)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3d,平均(2.3±0.8)d;术后排气时间1~2d,平均(1.7±0.4)d;术后住院时间4~10d,平均(5.1±0.6)d。术后1月、3月、6月门诊复查,POP-Q分度均无复发,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PFIQ-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Dubuisson术式是一种治疗前(中)POP的有效术式,其易操作,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和满意度高,尤其适用肥胖的前(中)POP患者,是安全和可行的。
- 李华梅张兰玲杨林青冯彦丽刘宏侠王云飞
- 关键词:腹腔镜盆腔脏器脱垂
- 早切开前穹隆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在预防泌尿系统损伤中的价值
- 2022年
- 目的研究早切开前穹隆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在预防泌尿系统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者220例作为研究组,术中在分离膀胱后,处理子宫血管前即先切开前穹隆,将已暴露的举宫杯作为处理子宫血管及主韧带的标志。另取同期按常规步骤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者2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生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泌尿系统损伤及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等,检测两组应激因子的水平。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2、1.284、1.483,P>0.05);研究组的出血量(30.6±20.6)mL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14.4±4.8)h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72、4.058,P<0.001)。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07,P=0.054)。研究组泌尿系统损伤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P<0.05)。研究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70.4±5.9)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0,P<0.001)。结论早切开前穹隆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泌尿系统损伤的机会,缩短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具有实用价值。
- 党丽娟徐晓涵陈瑾孟海红王廷涛王云飞杨林青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并发症泌尿系统损伤
- 17卷6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 2002年
- 杨林青韩伟徐英芹刘虹王春玲阳志宁张科荣
- 关键词:妇科疑难病病案讨论陈旧性异位妊娠败血症急性肾衰竭
- 子宫肉瘤的治疗抉择
- 杨林青
- 产科尿瘘修补时机的临床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产科尿瘘的治疗时机和方法。方法:对427例分娩后产科瘘发生的病例进行即刻处理,方法为应用导尿管和(或)尽早行修补术,大量饮水而不用抗生素。按解剖生理位置分类将产科瘘分为Ⅰ型、ⅡAa型、ⅡAb型、ⅡBa型、ⅡBb型、Ⅲ型,按照瘘孔的大小分为小、中、大、超大型。结果:经首次处理407例(95.3%)瘘孔关闭,另外14例再处理后瘘孔关闭,最后共治愈421例患者,占98.6%。其中66例患者经放置导尿管治愈,占15.5%。所有治愈患者中,术后排尿正常392例(93.11%),并发尿失禁29例(6.89%)。瘘孔关闭率从Ⅰ型到ⅡBb型和从小瘘孔到超大瘘孔逐渐降低。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结论:产科瘘孔发生后的即刻处理对瘘孔的关闭和减少尿失禁发生率效果非常明显,并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此方法方便、简易、有效,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尿瘘处理方法。
- 杨林青Anthon Kaijage
- 关键词:导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