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咪唑安定对谷氨酸诱导大鼠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对谷氨酸诱导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诱导分化4 d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C组),加入20 mM谷氨酸(G组),加入20 mM谷氨酸和10 uM咪唑安定(M组),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观察细胞的活力(MTT法)及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核染色法联合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结果:与C组比较,G组细胞活力度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G组比较,M组细胞活力度明显升高,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咪唑安定可抑制谷氨酸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 车月娟张雯君杨涛曾静贤王志彭书崚
- 关键词:谷氨酸PC12细胞细胞凋亡咪唑安定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与病变肠段肠道菌群比较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与病变肠段粘膜上菌群分布的差异,以探讨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广州地区40例肠道病变仅局限于乙状结肠以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结肠镜分别在乙状结肠以上的正常肠段和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肠段取得粘膜标本,另选4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中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结果 (1)健康人乙状结肠以上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分别为8.71±0.44、9.01±0.33、7.01±0.13,乙状结肠以下病变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为9.21±0.24、9.02±0.18、7.12±0.21,均无明显差异。(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为8.92±0.37、9.15±0.17、7.22±0.24,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病变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为6.52±0.76、7.49±0.31、9.67±0.22,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较健康人为低,大肠杆菌均较健康人为高。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变肠段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 刘伟刘翔林漫鹏郑雪玲杨涛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 焦虑抑郁状态对老年和非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2年
- 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达15%~20%,病因不是十分明确,治疗十分棘手。我们在既往的研究中发现,功能性便秘与直肠动力与感觉异常有关[1]。近年观察发现,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精神心理因素与肠道的感知和功能状态可能存在关联。我们通过对比观察伴有和不伴有焦虑抑郁状态老年和非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差异及与对照组比较,旨在探讨焦虑抑郁状态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功能的影响及老年与非老年的异同,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丁元伟刘伟刘翔吕建忠严志强刘卉杨涛甘静娣
- 关键词:肛门直肠动力焦虑抑郁状态直肠感觉功能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
- TLR4在益生菌治疗小鼠Hp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比较BALB/c小鼠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和用益生菌治疗后胃黏膜内Toll样受体4(TLR4)、MyD88和IL-1β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探讨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益生菌治疗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60只感染Hp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不予治疗,第2组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第3组予乳酸杆菌治疗,另设2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取各组小鼠的胃黏膜标本,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半定量检测TLR4、MyD88、IL-1β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①正常小鼠胃黏膜内无TLR4、MyD88和IL-1β表达。②益生菌治疗组小鼠的TLR4、MyD88和IL-1β均高于抗生素治疗组,但二者均低于Hp感染组。③各组小鼠TLR4与MyD88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TLR4信号通路参与了Hp的致病机制和益生菌治疗Hp的机制,其信号转导均可能是通过MyD88途径。
- 刘翔林漫鹏丁元伟杨涛林虹
- 关键词:MYD88IL-1Β幽门螺杆菌益生菌
- 妊娠期肝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病情转归
- 目的总结我院近十年来妊娠期肝病的发病与病情转归情况;并探讨妊高征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妊娠期肝病的病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选取一定数量在上述时间段内住院...
- 杨涛陈其奎王凌云于钟苏红
- 文献传递
- 延髓头端腹内侧部NADPH氧化酶2激活导致活性氧簇释放在皮肤/肌肉切开和牵拉引起的慢性术后疼痛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延髓头端腹内侧部(RVM)内NADPH氧化酶2(NOX2)激活导致活性氧簇(ROS)释放在皮肤/肌肉切开和牵拉(SMIR)引起的慢性术后疼痛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MIR(1 d和7 d)组、SMIR+术前RVM内注射NOX2阻断肽gp91ds-tat组、SMIR+术前RVM内注射无序肽scrambled ds-tat(NOX2阻断肽的对照肽)组、SMIR+术后RVM内注射gp91ds-tat组、SMIR+术后RVM内注射scrambled ds-tat阻断组、SMIR+RVM注射ROS清除剂N-叔丁基-α-苯基硝酮(PBN)组和SMIR+RVM内注射生理盐水组,以up-down方法测量其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免疫组化染色检测RVM内NOX2的激活情况及核酸氧化产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水平,ELISA法检测RVM及脊髓背角内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SMIR引起机械痛敏,并可激活RVM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NOX2。NOX2阻断肽gp91ds-tat微量注射入RVM(于SMIR术前30 min开始,每天1次,共3次)可阻断SMIR引起的机械痛敏,并可降低RVM及脊髓背角5-HT含量。术后给予gp91ds-tat对机械痛敏及5-HT含量无显著影响。SMIR也可引起RVM内核酸氧化产物8-OHdG的生成增多,SMIR术后7 d RVM内微量注射ROS清除剂PBN可短暂翻转已经产生的机械痛敏。结论:RVM内NOX2-ROS途径的激活参与了SMIR后慢性术后疼痛的发生发展,ROS增多导致的脊髓背角5-HT含量增高可能介导了此作用。
- 代娟丽杨涛魏绪红
- 关键词:活性氧簇5-羟色胺
- 诱导E14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小肠上皮细胞的研究
- 组织器官的损伤或功能衰竭是人类健康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依靠器官移植解决了一定的问题。本研究以胚胎发育学为基础、以小肠上皮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为外源因子的选择依据,按照小肠上皮干细胞发育、生长与所在的环境密切相关的规律,增...
- 陈其奎纪华英王向前杨涛邰艳红
- 关键词:器官移植胚胎干细胞小肠上皮细胞谷氨酰胺
- 文献传递
- 少见病理类型胰腺癌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杨涛陈其奎陈锦武林莹王向前纪华英
- 关键词:胰腺肿瘤
- 焦虑抑郁状态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变化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研究焦虑抑郁状态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的影响。方法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直肠动力与直肠感觉功能采用瑞典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PC-PolygrafHR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消化道检测仪测定。对伴有焦虑抑郁状态功能性便秘24例(A组)、不伴有焦虑抑郁状态功能性便秘30例(B组)患者的直肠动力与直肠感觉功能进行检测对比,以25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1)A组患者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最大顺应性和模拟大便直肠和括约肌同步收缩发生率分别为(150±52)mL、(258±58)mL、(35.6±12.3)mL/kPa、46.2%,B组为(110±48)mL、(230±60)mL、(34.2±13.1)mL/kPa、26.3%,均高于对照组的(80±38)mL、(190±50)mL、(30.8±15.2)mL/kPa、0.0(均P<0.01)。(2)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和模拟大便直肠和括约肌同步收缩发生率,A组均高于B组(P<0.01及P<0.05)。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压力、最大缩窄压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功能性便秘直肠对容量刺激存在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且肛门、直肠的协调收缩功能紊乱;(2)焦虑抑郁状态影响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感觉阈值,增加直肠肛门矛盾收缩发生率。
- 丁元伟吴婉清陈德吕建忠严志强刘卉杨涛
- 关键词:便秘肛门直肠动力直肠感觉焦虑抑郁
- 止血夹与注射疗法治疗Dieulafoy病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内镜下放置止血夹与注射疗法在治疗Dieulafoy病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1年至2009年我院诊治的Dieulafoy病内镜下特点及治疗结局,比较内镜下止血夹与注射疗法的止血的疗效差异,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①21例Dieulafoy病中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56.6岁,分别有11例行内镜下止血夹治疗,10例行注射治疗止血,两组间患者年龄、病变Forrest分级、平均输血量均有可比性;②采用止血夹治疗组止血成功率、再发出血率、转手术治疗比例分别为72.7%、27.3%、18.2%,注射治疗组分别为60.0%、40.0%、20.0%,两组间止血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镜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③内镜治疗后再次出血的时间均在48h内。注射治疗组有2例再出血患者死亡。结论内镜下放置止血夹及注射治疗均是治疗Dieulafoy病的有效方法再出血多见于内镜治疗后48h内;死亡的患者存在高龄、合并慢性病等因素。
- 杨涛林漫鹏刘翔甘静娣
- 关键词:DIEULAFOY病胃肠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