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秉奖
- 作品数:35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瘤型麻风六例临床分析
- 2022年
- 对2014-2017年发现的6例瘤型麻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瘤型麻风均有典型的症状体征及病理特征,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30~60岁,病史1个月~40年。皮损类型主要为结节、丘疹。面部均累及,累及四肢的有4例,累及躯干的有2例。4例患者有神经受累现象,1例出现肢体疼痛,1例出现右下肢反复溃疡。组织病理学符合瘤型麻风特征。我市虽为低风险地区,早发现、早治疗仍是麻风防控工作的重点。
- 陆凌怡林秉奖
- 关键词:麻风瘤型
- 黄芩苷和核磷蛋白基因沉默对人皮肤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黄芩苷及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基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针对NPM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siRNA,转染A431细胞,并加入50 mg/L黄芩苷孵育;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黄芩苷孵育可使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发生S期阻滞;NPM基因沉默可明显增强黄芩苷的作用。结论黄芩苷可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PM基因表达有关。
- 余秀琴骆丹林秉奖钱齐宏王勤闵玮
- 关键词:黄芩苷核磷蛋白皮肤鳞癌
- EGCG对UVB诱导人原代表皮黑素细胞光损伤干预作用的研究
- 观察UVB诱导人原代表皮黑素细胞光产物的形成和清除情况,以及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0、20、40、80、100lig/mL 5个浓度EGCG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72 h,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采用免疫斑点...
- 林秉奖高英英高洁骆丹
- 文献传递
- 黄芩苷对皮肤鳞癌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 mg·L-1黄芩苷孵育A43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ofi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cofilin-1特异性siRNA并转染A431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cofilin-1蛋白表达下降了49.3%;单独黄芩苷处理和cofilin-1-siRNA沉默均可抑制A431细胞生长与迁移,合并cofilin-1-siRNA则明显增强黄芩苷的作用效能。结论黄芩苷可有效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cofilin-1基因可能成为增强药物作用的调控靶点之一。
- 杨子良骆丹林秉奖钱齐宏余秀琴王淼淼闵玮
- 关键词:黄芩苷SIRNA细胞迁移
- 一种皮肤贴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肤贴,属于皮肤保护技术领域,用于祛痣后的凹坑创面,所述皮肤贴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采用防水材料,可防水;纱布层,所述纱布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内侧;粘附层,所述粘附层分为两部分,且分别设置在所...
- 尹凤英武鸿彪张伊博林秉奖张露露
- 文献传递
- EGCG对UVB辐射后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 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诱导DC成熟后,再使用不同剂量的UVB照射DC,将经EGCG处理或未处理的DC与T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72 h后用MTT法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表面CD...
- 蔡宝祥林秉奖李巍骆丹
- 文献传递
-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PASI和BSA绝对评分改善:UNMASK2真实世界研究的16周中期分析结果
- 目的评价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对中国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PsO)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UNMASK2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大型真实世界研究,在全国42家医院招募1000例首次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
- 林秉奖慕彰磊杨斌于英瑶王怡怡匡叶红刘艳尤家宝邓娅陈辉刘红霞胡祥宇王惠平杨子良苗国英雷厉索丹凤王昊李智铭党林关欣刘毅牟宽厚李颖陆家睛骆志成王明悦刘鸿伟党宁宁于倩陆捷洁郑玮清杨井马彦陈利红夏立新郭庆蒋冠宋洋李欣石翠萍张建中
- 8-甲氧补骨脂素和长波紫外线在细胞光老化中对端粒缩短机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探讨8-甲氧补骨脂素(8-MOP)和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中端粒缩短机制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8-MOP组、UVA组及8-MOP+UVA组,对上述各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G1期阻滞率、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老化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免疫荧光检测光产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xo-dG)、实时定量PCR检测端粒相对长度,以及用Western印迹检测老化相关蛋白P53,P21^WAF-1及P16^INK-4a表达水平.结果 8-MOP+UVA组在照光后24、48、72 h及7 d时的G1期阻滞率均高于对照组(61.4%±1.5%比32.8%±1.5%、69.5%±2.2%比44.9%4±2.3%、88.2%±1.6%比59.8%±1.4%、90.7%±2.5%比68.5%±2.6%,均P<0.01);8-MOP+UVA组在照光后24、48、72 h及7d时的SA-β-Gal阳性细胞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87%±0.59%比7.11%±0.78%、59.38%±0.46%比10.57%±0.47%、72.46%±0.98%比11.67%±0.87%、94.33%±0.13%比12.04%±0.12%,均P<0.01);8-MOP+UVA组照光后即刻产生的8-oxo-dG的水平(阳性细胞核百分数:95.78%±0.14%)也高于对照组(7.69%±0.09%,P<0.01)、8-MOP组(9.76%±0.11%,P<0.01)和UVA组(35.29%±0.14%,P<0.05);8-MOP+UVA组在照光后7 d时端粒相对长度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57±0.05比6.63 ±0.12,P<0.01),而该组老化相关蛋白P53,P21^WAF-1及P16^INK-4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88比0.54±0.10、2.50±0.51比0.42±0.06、2.21±0.34比0.38 ±0.05,均P<0.01).结论 8-MOP和UVA可通过对端粒基因的氧化应激损伤而加快端粒缩短,影响下游老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最终加速细胞老化进程.
- 高瑛瑛骆丹周炳荣李巍闵伟林秉奖
- 关键词:紫外线端粒蛋白质P538-羟基脱氧鸟嘌呤
-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1例
- 病史患者男性,32岁,因躯干、四肢红色斑丘疹1年就诊我科。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躯干粟粒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无明显瘙痒,数月后皮疹增多渐向双上肢及下肢扩散,部分皮疹向外扩展,边缘变红略隆起,中央逐渐凹陷变白。患者自...
- 周萍陆凌怡林秉奖
- 黄芩苷对中波紫外线所致人表皮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 目的:中波紫外线(UVB)辐射是引起人皮肤损伤乃至皮肤癌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从天然植物和传统中草药中开发防晒产品已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观察UVB引起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p16、c-my...
- 闵玮林秉奖骆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