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梅毒
  • 3篇梅毒患者
  • 2篇亚群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 2篇伊曲康唑
  • 2篇阴道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药敏
  • 2篇体外药敏试验
  • 2篇念珠菌
  • 2篇念珠菌病
  • 2篇细胞
  • 2篇细胞亚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亚群
  • 2篇淋病
  • 2篇免疫
  • 2篇康唑

机构

  • 8篇广州市皮肤病...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篇林蔼
  • 7篇朱慧兰
  • 4篇武明昌
  • 3篇王振强
  • 2篇农岳文
  • 2篇丘小珊
  • 2篇叶兴东
  • 2篇杨日东
  • 2篇李日明
  • 1篇叶顺章
  • 1篇费实
  • 1篇谷进
  • 1篇陈晓呤
  • 1篇陈荣章
  • 1篇李平
  • 1篇邓景航
  • 1篇张锡宝
  • 1篇林仁英
  • 1篇黄振明
  • 1篇张流明

传媒

  • 2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聚合酶链反应在淋病诊断及随访中的意义被引量:1
1999年
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了大宗可疑淋病患者,并与培养法对照,试图了解PCR技术在淋病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366例可疑淋病患者,其中173例为广州市槎头妇教所1998年3月31日至6月30日的劳教人员,年龄18~48岁;193例为广州市性病防治监测中心1998年3月1日至5月17日性传疾病门诊的患者,年龄5~57岁。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脓性分泌,病程3天至2月,平均15.6天,部分患者无症状。
朱慧兰武明昌曹文苓林蔼李日明农岳文邱成文叶顺章
关键词:淋病聚合酶链反应
头孢唑肟钠治疗单纯性淋病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头孢唑肟钠治疗单纯淋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在性病门诊确诊为单纯性淋病 1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头孢唑肟钠 2g分两侧臀部一次性肌肉注射 ;对照组用淋必治 4g分两侧臀部一次性肌肉注射。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 90 % ,对照组的治愈率为 92 % ,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χ2 =0 1 ,P >0 0 5 )。结论 :头孢唑肟钠治疗单纯性淋病疗效好 ,安全性高 ,可供临床选用的药物。
谢裕南张流明林蔼邓景航
关键词:头孢唑肟钠淋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检测及体外药敏检测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VC)患者的病因及酵母菌体外对伊曲康唑 (IT)、氟康唑 (FL)的敏感性。方法 :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试剂盒对 10 7例疑诊为VVC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 ,并用E 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检测IT、FL对酵母菌的MIC值 ,判定敏感性。结果 :10 7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 87例 ,分离出白念株菌 69株 ( 79.3 1% ,69/ 87) ,其中对IT敏感 67株、中敏 1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69株 ) ;光滑念株菌 10株 ( 11.4 9% ,10 / 87) ,其中对IT敏感 2株、中敏 2株、耐药 6株 ,对FL敏感 9株、耐药 1株 ;近平滑念珠菌 4例 ( 4 .60 % ,4 / 87) ,对IT敏感 3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4株 ) ;热带念珠菌、土生念珠菌、清酒念珠菌和埃莫毕赤念珠菌各 1例 ( 1.15 % ,1/ 87) ,其对IT、FL均敏感。结论 :VVC最常见的病因仍是白念珠菌 ,但比率明显下降 ;用E test法检测酵母菌对IT。
朱慧兰谷进李平林蔼王振强丘小珊林仁英
关键词:伊曲康唑氟康唑体外药敏试验阴道分泌物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 了解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对它的影响。方法 :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44例梅毒患者外周血的CD3+ 、CD4+ 、CD8+ 及CD4+ /CD8+ 比值。结果 :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 及CD4+ /CD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CD8+ 则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 (P <0 .0 1 ) ,活动期梅毒外周血CD4+ /CD8+ 比值低于恢复期 (P <0 .0 5 ) ,单纯使用抗梅毒治疗的活动期梅毒患者比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的患者的CD4+ 及CD4+ /CD8+ 比值低 ,而CD8+ 则高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活动期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现象 。
朱慧兰陈荣章武明昌杨日东林蔼叶兴东徐广坤
关键词:梅毒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
女性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及体外药敏检测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阴道念珠菌病 (VC)的病因及酵母菌体外对伊曲康唑 (IT)、氟康唑 (FL)的敏感性。【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试剂盒对 10 7例疑诊为VC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 ,并用E 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检测IT、FL对酵母菌的MIC值 ,判定敏感性。【结果】 10 7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 87例 ,分离出白念珠菌 6 9株 ( 79 31% ,6 9/ 87) ,其中对IT敏感 6 7株、中敏 1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6 9株 ) ;光滑念珠菌 10株 ( 11 49% ,10 / 87) ,其中对IT敏感 2株、中敏 2株、耐药 6株 ,对FL敏感 9株、耐药 1株 ;近平滑念珠菌 4例( 4 6 0 % ,4/ 87) ,对IT敏感 3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4株 ) ;热带念珠菌、土生念珠菌、清酒念珠菌和埃莫毕赤念珠菌各 1例 ( 1 15 % ,187) ,其对IT、FL均敏感。【结论】VC最常见的病因仍是白念珠菌 ,但比率明显下降 ;用E test法检测酵母菌对IT、FL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抗真菌药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杜云姣朱慧兰林蔼王振强杨玉兰黄振明
关键词:伊曲康唑氟康唑E-TEST法体外药敏试验
梅毒患者细胞免疫的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86例梅毒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梅毒患者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CD8+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而CD3+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梅毒CD4+/CD8+比值低于恢复期(P<0.05)。活动期梅毒及非活动期梅毒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且活动期高于非活动期(P<0.01)。活动期梅毒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非活动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高于非活动期(P<0.01)。活动期梅毒患者 CD4+、CD8+与 sIL-2R和 TNF-α水平呈正、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提示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现象,且 T淋巴细胞功能的紊乱和TNF-α及sIL-2R水平的改变与梅毒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朱慧兰叶兴东林蔼陈晓呤徐丽华丘小珊张锡宝曾志荣
关键词:细胞免疫梅毒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肿瘤坏死因子Α
梅毒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1999年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性疾病(STD),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梅毒发生、发展有关,且认为细胞因子在梅毒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1,2]。本文检测了63例梅毒患者和20名健康献血者血清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且与病...
武明昌朱慧兰林蔼杨日东杨日东王振强叶兴东
关键词:梅毒STD发病机制SIL-2R
不同引物对PCR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的影响
1999年
为了解不同引物对PCR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影响,作者以直接免疫荧光法(DIFA)为标准,选用引物不同的市售PCR试剂盒检测了209例泌尿生殖道可疑CT感染标本。结果引物1RCR阳性29例,引物2PCR阳性28例;在DIFA阳性25例中,引物1PCR阳性24例,引物2PCR阳性23例;引物1PCR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7.8%;引物2PCR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98.4%。与DIFA比较,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不同引物对PCR检测CT感染无明显影响。
朱慧兰武明昌费实林蔼李日明农岳文叶顺章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PCR直接免疫荧光法引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