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庆明
- 作品数:41 被引量:351H指数:10
- 供职机构: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水稻对镉累积的遗传生态学特性研究
- 本研究在前期预备试验和研究工作基础上,以我国稻米污染较为严重的 Cd、Pb、As、Cr、 Hg 等有毒重金属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稻籽粒中这几中有毒重金属积累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到若干个籽粒 Cd、Pb、As、Cr...
- 柯庆明梁康迳朱燕肖美秀梁义元郭玉春何华勤林文雄
- 关键词:镉基因型抗性遗传
- 文献传递
- 水稻裂颖突变体srg花器官突变的形态发生及遗传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在水稻Lemont×Dular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10)中发现了裂颖突变体(split rice glume,srg).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野生型水稻和裂颖水稻的颖花原基分化情况,结果发现,突变体水稻的幼穗在形成内、外稃原基后,有些颖花在形成浆片后并不是直接发育形成雄蕊原基,而是在外稃或内稃原基内侧又分化出浆片原基;有些颖花原基从中间缢裂,缢裂的颖花原基又分别形成类稃片的结构,颖花发育后期,6枚雄蕊发育畸形,并且观察到不同数目的雄蕊.同时以突变体作母本,Dular、Lemont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F2表型和χ2测验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受单基因隐性控制.
- 梁康迳王俊兰姚小兰林晶陈仁财柯庆明林文雄
- 关键词:水稻SRG花器官扫描电子显微镜
-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基因型生长的影响源与环境科学被引量:6
- 2008年
- 从形态指标、产量构成因素研究水稻对重金属耐性特征,筛选和培育籽粒有毒重金属积累低且对重金属耐性较强的品种,是在轻、中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持续生产安全稻米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该文以耐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Lement,低累积型和Dular,高累积型)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各器官Cd含量随Cd处理水平和生育进程而增加,且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根系,Cd在水稻各部位中的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穗>稻米。从水稻产量的构成因素来看,镉胁迫导致Dular水稻产量下降的的最主要原因是分蘖受阻,有效穗减少。结果还表明,低累积型水稻品种的镉耐性与其吸收镉相对较少或向地上部运输比例较少有关。
- 柯庆明林文雄梁康迳梁义元张志兴肖美秀
- 关键词:SATIVA基因型CD胁迫
- 水稻稻米镉累积的遗传生态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选用6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6×5)配成一套亲本、F1和F2 3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包括种子、细胞质、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稻米镉含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镉含量性状同时受到种子核基因、细胞质基因和母体基因的共同控制。在种子、细胞质、母体等三套不同的遗传体系中,以母体植株核基因的表达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而种子和细胞质基因的表达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小。镉元素含量性状均以显性互作效应为主,细胞质基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对镉元素含量的影响较为重要。遗传率和选择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镉元素含量性状的总狭义遗传率较高,世代的遗传传递力较强。
- 柯庆明林文雄梁康迳梁义元朱燕肖美秀
- 关键词:水稻重金属积累基因型
- 高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5
- 2005年
- 介绍了高新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根据自身的研究实践,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各种高新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面向循环经济范式的生态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方向,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 黄立洪柯庆明林文雄
-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 农业标准化效果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简述了农业标准化效果评价的意义,就农业标准化效果评价的相关概念、种类、特点和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农业标准化效果评价的科学方法,即调查研究法、预测评价法、对比实验法、平行指标比较法、综合评分法。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福建省地道药材枇杷叶GAP研究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2002Y010)资助。
- 柯庆明郑龙陈伟建黄珍发林文雄
-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经济效果评价
- 春大豆新品种莆豆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2020年
- 莆豆12系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莆豆8008为母本、福豆31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参加2015-2017年福建省普通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早熟、稳产丰产、脂肪含量高等优点,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豆20180004),适宜福建省春大豆种植区种植。介绍了莆豆12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从精选种子、选地整地、适时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总结其栽培技术。
- 林海峰李清华蒋文广刘金文柯庆明陈金福
- 关键词:春大豆选育栽培技术
- 水稻裂颖突变体SRG的形态学鉴定被引量:2
- 2007年
- 在由123个品系组成的Lemont×Dular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10)中发现了水稻裂颖突变体,该突变体30.64%的小穗颖壳开裂,稃片1-3个,雄蕊3-9枚,子房1-3枚,柱头2-5个,浆片1-3对;颖壳内有2粒或3粒种子连生或分生.经过7代连续种植,裂颖性状能够稳定遗传,根据突变体颖壳特征将其命名为水稻裂颖(split rice glume,SRG)突变体.
- 王俊兰姚小兰林晶陈仁财柯庆明林文雄梁康迳
- 关键词:水稻花发育形态学
-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过程的固碳特性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过程的固碳特性。方法测定三系杂交稻汕优63、二系杂交稻两优2186和常规稻IR64生长过程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碳含量。结果完熟期,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全株平均碳含量依次为:40.65%、41.81%和40.44%,各器官间碳含量大小为:籽粒>叶>茎>鞘>根;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碳积累量均在黄熟期达到最大,分别达到853.68、827.61和810.13g·m-2。完熟期,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碳积累量下降到773.17g·m-2,783.65g·m-2和767.94g·m-2,其中分配到籽粒中的比例分别为:53.23%、45.66%和47.83%,同期的释氧量依次为2061.80g·m-2、2089.73g·m-2和2047.84g·m-2,这对维持稻田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在孕穗初期至齐穗期间的碳净固定量最高,依次为339.60g·m-2、369.33g·m-2和309.62g·m-2,分别占全生育期碳总固定量的43.92%,47.13%和40.31%,是水稻固碳的关键时期。3种水稻在完熟期均出现耗碳吸氧现象,汕优63吸氧量为214.69g·m-2,分别是两优2186、IR64的1.83倍和1.91倍。结论三系杂交稻汕优63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具有高积累、高消耗碳的特性,其灌浆过程消耗的碳对促进其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林瑞余蔡碧琼柯庆明蔡向阳林文雄
- 关键词:水稻碳循环碳固定
- 草坪建植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0年
- 综述了近年来草坪建植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探讨两种不同繁殖方式的草坪建植并比较了各自的适用性 ;并概括当前主要的混播草种组合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同时介绍不同类型草坪所需的不同坪床配方及其建植技术。最后提出了我国目前草坪建植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 余高镜柯庆明林文雄
- 关键词:建植技术混播繁殖方式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