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毅龙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昆明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哲学
  • 3篇生态
  • 3篇文化
  • 3篇教育
  • 2篇大众哲学
  • 2篇道德
  • 2篇人文
  • 2篇人文教育
  • 2篇生态文明
  • 2篇生态文明建设
  • 2篇文教
  • 2篇文明建设
  • 2篇高等教育
  • 1篇大众化
  • 1篇道德理想
  • 1篇德治
  • 1篇邓小平
  • 1篇邓小平理论
  • 1篇洞穴
  • 1篇新中国

机构

  • 12篇昆明师范高等...
  • 5篇昆明学院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柴毅龙
  • 1篇袁实勇

传媒

  • 6篇昆明师范高等...
  • 5篇昆明学院学报
  • 2篇昆明师专学报...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社会主义论坛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论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而且,如果想在实践中解决好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就要在理论上真正弄清"生态文明"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十八大报告顺时应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并提出了...
柴毅龙
文献传递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语境中的艾思奇前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0年
艾思奇及其以《大众哲学》为代表的前期思想成果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都具有一种深刻的观念变革作用。因此,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方面,均有自己的突出贡献,尤其在他的前期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发掘艾思奇前期思想中的这一重要理论旨向,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直接的启迪作用。
柴毅龙袁实勇
关键词: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
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被引量:55
2003年
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的不同内涵 ,进而指出了两者的内在关连性。其目的旨在廓清文化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使这一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得以深化 。
柴毅龙
关键词:生态文化文化生态生态学文化生态学
生态文明建设论要被引量:1
2013年
当今,中国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总体性"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世界观意义,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因此,这一"总体化"进程有助于我们深入反思生态中心论、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由人性危机所导致的生态危机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柴毅龙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中心论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危机人性危机
艾思奇早期思想的三种生命姿态
2010年
艾思奇以《大众哲学》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对艾思奇思想的研究在不断拓展和深化。艾思奇早期思想的来源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其早期思想是源于时代精神和社会历史事件中蕴藏着的价值诉求。纵观艾思奇早期活动及其理论成果就会发现,他既是"革命之子",也是"五四之子",还是"启蒙之子"。这3种精神共同构成了他早期的生命姿态和思想来源。
柴毅龙
香港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浅议
1997年
香港是近年来东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香港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教育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文章就香港高等教育与其经济发展关系作了简要考察,并进而提出几点结论和意见,以期引起讨论.
柴毅龙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发展教育
全文增补中
西周古乐与“中和”审美观念被引量:3
2001年
西周古乐用今人眼光观之,所涉范围甚广.举凡音乐源起、乐器乐律、音乐作品、音乐赏析、音乐之社会功能、音乐心理学等问题均可讨论.但本文主旨在讨论西周古乐对"中和"审美观产生之影响.因此,文中所论之西周古乐,主要围绕该论题展开,至于西周古乐之其它内容,所涉无多,愿读者明鉴.
柴毅龙
关键词:古乐音乐赏析音乐心理学器乐审美观念西周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
2001年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为什么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会得出这样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呢?
柴毅龙
关键词:中国人民共产党江泽民同志新中国奋斗
《大众哲学》思想史意义论纲被引量:3
2008年
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研究过去多停留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上。事实上,《大众哲学》的历史价值并非只具有一般哲学史或学术史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思想史上的意义。由此观之,《大众哲学》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就具有一种深刻的观念变革作用。由此也可以见出《大众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之间的更为密切的联系。
柴毅龙
关键词:大众哲学思想史意义哲学启蒙马克思主义哲学
面向当代与未来的马克思哲学
2009年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主要涉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应该是生存—实践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归根到底指向的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中国化是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柴毅龙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本体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