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粘土矿物XRD分析的暗绿色硬粘土成因探讨
-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层中发育有多层硬质粘土层,其中最顶部的一层被称为第一硬土层,构成该地区上更新统的顶界(或全新统基底).关于硬粘土的成因,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末次冰期晚期(MIS-2)形成的风尘堆...
- 师育新戴雪荣梁丽付苗苗
- 关键词:粘土矿物蒙皂石
- 苏州澄湖湖底硬粘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位于太湖平原的苏州澄湖,湖底十分平坦,主要由硬粘土组成。在湖底获得18.00m长的柱样,0~6.00m为长江三角洲东部平原区的第一硬粘土层。通过AMS14C测年、元素含量测定及物源判别函数DF、n(Na)/n(K)与CIA指数计算和A-CN-K三角模型图等分析,探讨了该硬粘土的成因及堆积后的后期改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硬粘土形成于大约29~10kaB.P,为晚更新世晚期的风成堆积物。湖底硬粘土自堆积后至澄湖形成,长期暴露于地表,经历了强烈的风化成土作用,为中等风化强度。且3.50m上下段化学风化过程明显不同,3.50m以下硬粘土段为早期去Na、Ca阶段;3.50m以上硬粘土段已经进入中期去K阶段,经历了比前期更加强烈的化学风化和成土作用。反映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区域气候条件的响应。与典型风成堆积物相比,化学风化强度从洛川黄土→洛川古土壤、西峰红粘土→镇江下蜀土→澄湖SC6硬粘土→宣城风成红土依次增强。
- 梁丽师育新戴雪荣付苗苗郑祥民
- 关键词:硬粘土地球化学特征
- 苏州澄湖湖底暗绿色硬粘土成因机制探讨
- 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晚期的硬粘土层是沿海和陆架地区最具古环境研究潜力的层段,它含有最为丰富的、多样而且互相叠加的古环境信息,关系极其复杂。正确地提取这些古环境信息,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正确认识我国东部沿海晚第四纪环境的...
- 梁丽
- 关键词:硬粘土氧化还原环境蒙皂石胡敏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