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克纪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肢远程缺血预适应与经典缺血预适应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 目的:观察在心肌梗死前,应用四肢间断短时无创的远程预适应方法对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方法:Wistar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经典缺血预适应组(IPC)、心梗前四肢...
- 梁克纪
- 关键词: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保护
- 不同时期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时等不同时期,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在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所有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A组)、急性心肌梗死前肢体缺血预适应组(B组)、再灌注前肢体缺血预适应组(C组)和再灌注初期肢体缺血预适应组(D组)。观察各组心电、心肌缺血范围(AAR)、心肌梗死范围(IA)、心肌梗死部位质量与左心室质量(LV)的比值(IA/LV)、梗死范围与缺血范围的比值(IA/AAR)、CK-MB值。结果:与A组相比,B、C、D 3组ST段抬高幅度、CK-MB值、IA/LV和IA/AAR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时的各个时期应用,都能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ST段抬高幅度,明显降低心肌酶水平,明显缩小心肌坏死面积。
- 洪小剑寇俊杰傅世英李为民王旭红武英彪梁克纪
- 关键词:心肌梗死缺血预适应
- 无创性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梗后再灌注时心肌的保护作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无创性肢体缺血后适应(RPOC)是否具有减轻大鼠心梗后再灌注时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所有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再灌注前冠脉缺血后适应组(CPOC)和再灌注同时无创性肢体缺血后适应组(RPOC)。观察再灌注期间心电、心肌缺血范围(AAR)、心肌梗死范围(IA)、梗死范围与缺血范围的比值(IA/AAR)、CK-MB值。结果与I/R组相比,CPOC组和RPOC组室性心律失常评分值、IA/LV和IA/AAR比值、CK-MB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RPOC可以明显降低大鼠心梗后再灌注时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损伤程度和梗死范围,具有与CPOC相当的心脏保护作用。
- 洪小剑寇俊杰王旭红武英彪梁克纪傅世英李为民
-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缺血后适应
- 不同强度的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与经典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对比不同强度的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与经典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平分为4组:经典缺血预适应组(A组)、单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B组)、双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C组)、四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D组)。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后取心脏行心脏缺血范围(areaat risk,AAR)、梗死范围(infarcted area,IA)测定。结果:(1)CK和CK-MB:B组及C组的CK和CK-MB活性与A组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组下降最明显。(2)心肌梗死面积(坏死区占左心室重量百分比):与A组比,B组、C组及D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和C组下降最明显,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比经典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更好,且结扎单下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最强。
- 寇俊杰王旭红洪小剑武英彪常纯梁克纪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