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旭玲
- 作品数:37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上海龙舞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
- 2024年
- 上海所在的江南地区是龙舞的起源地,大约在汉代,龙舞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求雨仪式和娱乐表演两条道路。舞龙祈雨仪式在唐代逐渐衰落,这种情况与国家立祠祭祀四海龙王的制度有关。从全国范围来看,龙舞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非常盛行,这与隋、宋等朝代将官方祭祀东海龙王的祠庙设在江南密切相关。保护和传承上海龙舞具有当代价值:第一,上海龙舞作为江南龙崇拜的产物,是我们认知和研究江南龙文化,并借此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第二,上海龙舞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上海本地的发展变化,是我们研究上海社会发展史的重要材料;第三,上海龙舞表现了感恩自然的祈报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知,了解和认知这些传统意识,对于我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重要价值。
- 毕旭玲
- 关键词:历史渊源非物质文化遗产
- 对上海龙华庙会在现代都市中心区域存在原因的探讨
- 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历史悠久并沿袭至今的传统庙会之一,它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龙华庙会最重要的特点和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在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区域延续发展下来,并且保留了一...
- 毕旭玲
- 关键词:都市文化空间
- 从"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看象山开渔节祭海、开船仪式的传承发展
- 象山开渔节的祭海、开船等仪式传承了中华传统的"顺时取物"思想,延续了古代以法律法规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好材料。而未来对象山开渔节仪式历史与内涵的发掘,对其仪式资源的整合将...
- 毕旭玲
- “石佛浮海”神话与上海地域形象建构被引量:3
- 2014年
- "石佛浮海"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神话,发生于六朝时期的上海地区。相传有石佛浮于沪渎海滨,后被安置在苏州通玄寺。这一神话为梁简文帝亲自撰文鼓吹,唐代宫廷遣人前来观摩以在长安复制,其神话还被图画到敦煌洞窟,并远播海外,使沪渎地域的神话变成了国家的神话。宋代以来,古代上海地区也开始对这一神话资源展开了争夺。《云间志》借此神话构筑起静安寺的早期历史,发展出石像首先被安置于沪渎重玄寺(静安寺)等情节。南宋《寺记》、元代《静安八咏集》及历代地方志都不断借助这一神话建构上海地域社会的神圣历史,石佛浮海神话话语权渐为上海掌控。静安也由一个寺庙名称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地名,"石佛浮海"神话诞生地"沪渎"成为上海的地标和代名词。石佛浮海神话的发生演变过程,体现了神话资源对于地方社会建构的独特价值,也体现出上海地方社会对于神话资源的执着坚守。
- 毕旭玲
- 关键词:神话传说文化建构
- 五通神小考被引量:1
- 2005年
- 五通神是江南地区民问信仰中重要的神灵之一,起源于民间的鬼信仰,定型于唐代。而以“五”为数则是受到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在唐代,五通神是五位能恩泽一方的正神,宋代还曾正式受封。但从宋代开始,五通神的形象与佛教中五通仙的形象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交融。受五通仙的影响,五通神开始沦为邪神。至明清,五通神终于完全蜕变为民间信仰之神,并屡遭禁毁。
- 毕旭玲
- 关键词:神灵宋代交融小考阴阳五行说明清
- 龙母传说与上巳节俗
- 2008年
- 龙母传说的典型情节中有"水"和"异物"两样不可缺少之物,这两样东西正与传统上巳节有关。上巳节多于水边发生性行为的事实和男女互赠礼物的习俗等正是龙母传说的最初蓝本。上巳节在宋以后逐渐隐入清明节,原本的求寿、求子、求偶的含义已不为人所知,却在龙母传说中得以部分保存。此外,龙母传说中还包含着一种"扶弱"的民俗观念。
- 毕旭玲
- 关键词:龙母传说上巳节
- 中国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分类及构成概述被引量:3
- 2016年
- 文章确立了一种传说内容的二级分类体系,将传说分为7大类34小类。全国省市级传说类项目中数量最多的是人物传说,可能与民众倾向于塑造具有人类形体特征的主角有关,与民众的崇敬、倾慕等感情有关,也与民众的好奇心理有关。史事传说、鬼精怪神兽传说、动植物传说与社会风俗传说数量较少,可能与这些传说幻想成分较多,往往被指为"封建迷信"而遭到批判有关;也可能与这些传说含有较多与当代主流价值观不符甚至相悖的观念与意识,因而在传说资源的收集、整理方面容易被否定有关;还可能与这些传说地方特色不鲜明而得不到应有重视有关。
- 毕旭玲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
- 中国古代创意写作史略论
- 早在13世纪,中国古代就出现了创意写作之事。中国古代的创意写作诞生自繁荣的市民社会,在观众和读者的影响下,作家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虽然很多创意写作还停留在模拟的粗劣阶段,却在文学产业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中国古代创意写...
- 毕旭玲
- 关键词:宋话本元杂剧明清通俗小说
- 文献传递
- 文化遗产保护在上海新城镇建设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遮蔽了乡村文化的优势,导致大批文化遗产在新城镇开发过程中被破坏。实际上,文化遗产保护对中国当代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化遗产是新城镇建设的文化基础,是赋予新城镇文化生命力和文化特色的根本源泉;其次,文化遗产是新城镇产业开发的重要资源,为各新城镇打造特色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基础;第三,文化遗产保护是新城镇增强人口吸引力,加强区域文化认同,构建区域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 毕旭玲
- 关键词:文化遗产新城镇城乡二元结构
- 上海都市型红色歌谣的内容类型与文化特征
- 2020年
- 上海红色歌谣是都市型红色歌谣的典型代表。从内容上看,上海红色歌谣主要包括红色歌颂歌谣、红色讽刺歌谣、红色揭露歌谣、红色革命斗争歌谣四大类,当然也包括部分红色童谣、红色抒情歌谣等。上海红色歌谣诞生于近现代上海都市中,与革命根据地的乡村红色歌谣相比,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比如具有鲜明的西化风格和浓郁的吴语特色。上海红色歌谣是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体现了“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
- 毕旭玲
-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歌谣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