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襄苹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钽粉
  • 3篇掺杂
  • 2篇铝盐
  • 2篇击穿电压
  • 2篇比容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电性能
  • 1篇元素磷
  • 1篇铝化合物
  • 1篇铝化物
  • 1篇磨细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元素
  • 1篇化合物
  • 1篇化物
  • 1篇夹杂
  • 1篇
  • 1篇掺杂剂

机构

  • 4篇北京有色金属...

作者

  • 4篇王向东
  • 4篇宋显申
  • 4篇毛襄苹
  • 3篇佟世昌
  • 2篇阚素荣
  • 1篇曹蓉江
  • 1篇李永刚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容器级钽粉的前掺杂被引量:5
1995年
分析了电容器级钽粉磷化物后掺杂的主要作用机理,并用x射线衍射相分析证实,前掺杂时磷化物也与钽相互作用生成四方Ta_3P相。从而推断磷化物前掺杂与后掺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一样的,掺杂钽粉的电性能检测也证实了这一点.并据此引出一些对实际生产过程有益的结论。
王向东毛襄苹宋显申李永刚刘鸿钧
关键词:钽粉掺杂电性能
掺铝化合物电容器级钽粉
一种生产电容器级金属钽粉的掺杂工艺方法,其特点是同时加入掺杂剂水溶性铝盐和水溶性磷酸盐,所加入的水溶性铝盐为3000ppm以下(以金属元素铝计),加入水溶性磷酸盐的量为5-100ppm(以元素磷计)。由于水溶性铝盐和水溶...
王向东宋显申佟世昌毛襄苹晏志凡阚素荣
文献传递
电容器级钽粉的铝化物掺杂
1993年
通过阳极氧化试验和 X 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铝化物掺杂量对钽阳极氧化膜电性能特别是击穿电压的影响,分析了掺杂剂 NaAlO_2与钽粉作用后生成的主要新相的组成和结构,发现当掺杂量≤01wt%时,钽阳极的击穿电压随掺杂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掺杂量为0.5wt%时,击穿电压反而下降了43V;主要新相的组成和结构是四方 AlTaO_4相。此外还讨论了掺杂量与击穿电压间的相关性,认为控制适当的掺杂量是重要的。
王向东曹蓉江宋显申佟世昌毛襄苹
关键词:钽粉夹杂铝化合物
一种电容器级钽粉的掺杂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级钽粉的掺杂方法去及所制的钽粉,将金属钽粉和铝的水溶性无机盐加水充分调匀,使其呈浆状,烘干,在高真空高温的条件下凝聚脱气,破碎、磨细,其掺杂量以金属元素铝计为3000ppm以下,又以在加入铝的水溶性无机盐...
王向东宋显申佟世昌毛襄苹晏志凡阚素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