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江亿平

江亿平

作品数:55 被引量:50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会议论文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椎间盘
  • 15篇腰椎
  • 15篇腰椎间盘
  • 13篇椎间盘突出
  • 12篇激光
  • 1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1篇突出症
  • 11篇椎间盘突出症
  • 10篇腰椎间盘突出...
  • 10篇疗效
  • 8篇手法
  • 7篇软组织
  • 7篇疗法
  • 7篇介入
  • 7篇介入治疗
  • 7篇坏死
  • 7篇骨头
  • 7篇股骨
  • 7篇股骨头
  • 6篇鲜红斑痣

机构

  • 5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军区空军...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5篇江亿平
  • 39篇王福根
  • 19篇高谦
  • 18篇侯京山
  • 12篇陈华
  • 9篇李大军
  • 8篇顾瑛
  • 8篇王刚
  • 7篇李峻亨
  • 5篇王开
  • 4篇冯传有
  • 4篇毕胜
  • 3篇刘凡光
  • 3篇朱建国
  • 3篇潘玉明
  • 3篇王军
  • 2篇富秋涛
  • 2篇王素平
  • 2篇梁洁
  • 2篇候京山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中国激光医学...
  • 5篇第九届全国软...
  • 4篇中国疼痛医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疼...
  • 3篇第十一届全军...
  • 3篇全国软组织疼...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国外医学(物...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全军中医药骨...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6篇2007
  • 13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3篇199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腿痛病临床诊断程式
腰腿痛病的诊断问题迄今尚无统一意见,临床上诊断名称十分混乱。传统的诊断分类有以学科而分,如分为外科腰痛、内科腰痛、妇科腰痛;有以所谓器质性、功能性或症状性腰痛而区分,也有以病因分类(1),如先天异常、外伤、退行性变、肌筋...
王福根高谦江亿平陈华
文献传递
选择性血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随访研究
目的:通过应用超选择性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3例,采用超选择3级股骨头供血动脉插管,较大剂量药物灌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银质针松解术治疗.并用VAS疼痛评分表让...
高谦王福根江亿平王刚侯京山
弱激光对脂质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转染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本研究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在基因转染过程中给予激光照射,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测定基因转染阳性率。结果显示:用510.6nm激光于基因转染前,以功率密度1mw/cm2,能量密度2、4、6J/cm2和5mW/cm2,4、6J/cm2;及10mW/cm2,2J/cm2进行照射均能显著提高基因转染率(p<0.05);于基因转染后即刻以功率密度1mW/cm2、能量密度2J/cm2和5mW/cm2、6J/cm2照射也能提高基因转染率(p<0.05)。而用627.
顾瑛刘凡光江亿平朱建国李峻亨
关键词:弱激光脂质体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中长期疗效。 方法:病区收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43例,均采用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旋股内动脉、闭孔动脉药物灌注治疗.24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4.3月,评价其治疗...
高谦江亿平王福根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灌注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耻骨结节处银质针松解术治疗股内侧、膝关节内侧疼痛的疗效评估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银质针松解术治疗对大腿内侧、膝关节内侧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01-08/2004-08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病房诊治无外伤的大腿内侧、膝关节内侧疼痛患者75例,作为耻骨结节肌肉附着处软组织慢性损伤治疗组,采用一次耻骨结节银质针松解术进行治疗,治疗后3,6个月进行2次随访。以20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不进行特殊治疗,随访3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具有可比性,同时对患侧耻骨结节压痛点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疼痛改善情况(10分为严重,0分为无痛),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进行评分,并对患者进行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评分。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67例,6个月随访54例,对照组3个月随访20例。①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目测类比评分接近(6.4±0.7,6.8±0.6,t=77.1,P>0.05),治疗组3个月后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3.3±0.3,6.4±0.7,t=55.9,P<0.001),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3.3±0.3,6.6±0.7,t=69.3,P<0.001)。②治疗组症状改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犤(46.7±0.87)%,(0.25±0.03)%,t=66.4,P<0.001犦。③6个月随访时治疗组目测类比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低(3.8±0.4,6.2±0.6,t=48.4,P<0.001),症状改善评分与治疗前比明显提高(t=51.1,P<0.001)。结论:银质针松解术治疗能解除肌痉挛和肌挛缩,消除压痛点,改善患者疼痛和不适的自觉症状,效果确切。
江亿平侯京山王福根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肌电图观察被引量:64
1999年
本文对1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银质针针刺疗法治疗前后进行腰部骶棘肌临床肌电图对照检查,以观察该症引起的腰部神经肌肉功能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提示治疗前全部病例有自发性电活动,经银质针疗法后7 例减少,4 例消失;3 例患者治疗前运动单位平均时限低于正常的80 % ,为肌源性损害表现,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6 例患者治疗后一周检查最大用力收缩动作电位出现混合相,单纯混合相、单纯相波形,与治疗后临床出现短暂的下肢肌无力相符,其具体机理有待阐明。作者认为,肌电跟踪检查结果能够反映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程度,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银质针针刺疗法对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严重的慢性腰突症患者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对肌紧张的长期的松解作用,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王福根江亿平王素平
关键词:银质针椎间盘突出肌电图针刺疗法
三种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比较仅行手法治疗、仅行双侧星状神经节半导体激光照射及综合治疗方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05/2005-03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58例。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疼痛评分方面均差异不显著。随机分为3组:①手法治疗组19例,按压痛点轻重程度行颈椎定点伸引手法,每隔四五天一次,一般两三次。②激光照射组18例,行双侧星状神经节半导体激光照射,1次/d,单侧9min(一侧一侧的照射),5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仅治疗1个疗程。③综合治疗组21例,先用激光照射5次,再用手法治疗。根据目测类比评分法(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进行疼痛评价。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评分。结果:5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即刻进行比较:综合治疗组比手法治疗组、激光照射组显著降低(0.83±0.07,2.74±0.14,2.93±0.19,t=17.88,15.55,P<0.05)。②治疗1个月后进行比较:综合治疗组比手法治疗组、激光照射组显著降低(0.91±0.10,3.18±0.16,3.85±0.18,t=21.91,227.16,P<0.05)。结论:综合治疗组比仅行手法治疗、仅行双侧星状神经节半导体激光照射组有效。
江亿平
关键词:头痛激光星状神经节手法
温热银质针对骨骼肌热损伤的生物效应及组织学观察
<正>目的:1.运用可以控制的银质针加热系统,离体找出银质针加热针体温度变化的规律,再现银质针治疗过程。2.观察骨骼肌热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实验采用成年SD大鼠,用10cm直径1.0mm银质针对小腿后肌群针刺(针刺方向与...
陈华侯京山江亿平高谦王福根
文献传递
腰椎间盘半导体激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正>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半导体激光介入治疗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方法:采用40W、波长808nm意大利产的半导体激光系统,患者健侧卧位,腰下垫枕,常规消毒铺巾,后正中线旁开8-12cm为穿刺点,在C型臂X光机或CT扫描机...
高谦江亿平王军傅国信叶刚王刚王福根
文献传递
硬膜外隙注药与脊柱手法及其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2005年
目的比较硬膜外隙注药与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两种疗法组合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02-02/2004-06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50例。注药组应用硬膜外隙注射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混合液,每5天注药1次,共4次;手法组采用脊柱牵扳手法,间隔1周施行1次,共两次;联合组为上述两种方法并用,每注药2次后行手法1次。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及治疗1个月后临床体征改善率。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每组50例。治疗后3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注药组低于手法组(2.06±2.51,3.53±3.72),联合组(1.12±2.83)低于注药组(χ2=1.61,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的优良率高于注药组、手法组[88%,78%,74%,(χ2=6.254,P<0.01)]。结论硬膜外隙注药、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高疗效,两者组合应用疗效更好。
李大军江亿平侯京山王福根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脊柱手法康复医学科胞二磷胆碱临床体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