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倩
- 作品数:40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 大鼠肺动脉和主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行为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建立大鼠肺动脉和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并对其细胞形态和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的特征进行观察。方法 通过精分肺动脉和主动脉, 剥取外膜,用10%的胎牛血清低糖 DMEM 培养基诱导细胞爬出生长。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并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通过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表达的观察确定传代细胞是否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结果 成纤维细胞能够迅速从剥取的外膜中爬出生长,波形蛋白细胞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主动脉成纤维细胞和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形态差别大,前者为铺路石状,后者呈细长梭形。2种成纤维细胞经传代皆能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可见α-SMA 大量表达,前者包围着细胞核呈条索状非定向分布,后者平行于细胞长轴呈细丝状表达。结论 该方法所获得的成纤维细胞纯度高,可在体外稳定培养。本研究首次发现了肺动脉和主动脉成纤维细胞形态学及生物行为上的差别,为细胞水平研究主动脉和肺动脉血管重塑,胶原沉积等相同或不同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充足可靠的靶细胞模型。
- 张晨婷李美婵陈豫钦江倩云昕吴雄婷卢文菊王健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
- 一种大鼠肺静脉平滑肌细胞快速培养方法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改进原代大鼠肺静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vein smooth muscle cells,PVSMCs)的培养方案,以期建立快速、方便、高细胞活力的肺静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为肺静脉在肺血管相关疾病研究中提供适合的细胞模型。方法体视镜下显微分离大鼠肺静脉,胶原酶消化后获取原代PVSMCs,分别用低糖DMEM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高糖DMEM培养基作为培养液,观察PVSMCs的生长情况和细胞形态,对平滑肌a—actin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并用实时荧光法检测PVSMCs对高钾溶液引起的细胞内钙浓度升高的反应,评价细胞活力。结果PVSMCs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比较:DMEM-F12〉高糖DMEM〉低糖DMEM。DMEM-F12中培养的PVSMCs可见细胞质中有典型的、并行排列的、绿色荧光显色的平滑肌α—actin蛋白,细胞核呈蓝色荧光,细胞纯度达95%以上,而阴性对照只见染蓝光的细胞核。细胞对高钾溶液具有良好反应。结论DMEM-F12培养基中PVSMCs生长速率最大,细胞符合平滑肌细胞免疫结构特征,并具有良好的细胞功能。DMEM-F12培养基更适合PVSMCs的培养。
- 梁志浩吴康金颖康陈豫钦江倩曹敏娜张军卢文菊王健
- 关键词:原代细胞培养肺静脉
- 新生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重复性好的新生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为右心疾病及肺循环右心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细胞工具。方法:采用出生1~3 d无特定病原体级,SD新生大鼠12只,无菌操作开胸取心脏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右心室,用胰蛋白酶与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消化右心室心肌组织,差速贴壁法纯化右心室心肌细胞。用0.4%台盼蓝染色检测右心室心肌细胞存活率,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右心室心肌细胞的生长特点并记录细胞搏动频率。利用cTnT对右心室心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结果:采用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右心室心肌组织及差速贴壁法分离所得右心室心肌细胞存活率为(94.96±2.13)%。培养的心肌细胞24 h大部分贴壁并伸出伪足,少数细胞出现自发性搏动;48 h后细胞基本全部贴壁,伪足延长,出现局部同步化搏动;72 h后细胞伪足继续延长并形成细胞簇,搏动基本同步化;96 h后细胞连接成片,呈现完全同步化搏动,搏动频率为(121.2±10.7)次/min。用cTnT染色培养的细胞纯度达(96.71±2.66)%。结论: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右心室结合复合酶消化法能成功培养出纯度高、功能较好的新生SD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
- 邝美丹陈海霞廖静何汶俊陈奕霖江倩卢文菊王健陈豫钦
- 关键词:心肌细胞右心室原代培养高血压肺性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慕课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 2021年
-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防控》慕课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中的应用,初步评估其教学效果,为后续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冠疫情下依托于人卫慕课平台,通过《新冠肺炎防控》慕课对广州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住培学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回顾性分析142名住培学员对新冠肺炎防控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课程的满意度,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142名住培学员参加本研究,其中120名住培学员参加《新冠肺炎防控》慕课教学(慕课组),22名住培学员接受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常规教学(常规教学组)。慕课组住培学员新冠防控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P=0.01);90.8%慕课组住培学员认为通过网络学习进行新冠防控知识培训最为有效,比例高于常规教学组(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P=0.03)。慕课组住培学员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慕课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χ^(2)=22.3,P=0.00)。此外,慕课组住培学员比常规教学组更希望提高个人思辨能力、自主学习习惯(χ^(2)=5.6,P=0.03;χ^(2)=6.6,P=0.02)。结论《新冠肺炎防控》慕课应用效果良好,在住培学员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江倩陈豫钦陈莉延刘心怡陈如冲顾为丽苏小芬李征途李少强郭文亮叶枫
- 关键词:冠状病毒科住院医师在职培训
- 小型动物肺脏灌流固定装置的研制和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控制简便、稳定且可规范化操作的适合小型实验动物肺脏灌注固定装置。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动物肺脏的工作台、用于盛放固定液的灌流容器、灌流管、带刻度的支撑杆和用于固定灌流容器的固定夹等,能有效实施小动物肺脏的灌注固定。应用该肺脏灌流固定装置分别对大鼠及小鼠肺脏进行灌注固定,石蜡包埋后进行切片,HE染色,与常规直接固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该小型动物肺脏灌流固定装置可快速、便捷、标准化地对小鼠、大鼠肺脏进行固定,并且灌注固定的肺脏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肺脏组织、小血管及气管组织结构清晰,背景干净。结论研制的小型动物肺脏灌流固定装置应用方便,调节灵活,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能对小型动物肺脏有效进行固定,经灌注固定肺组织切片明显优于直接固定法。
- 陈豫钦付欣赵磊刘蓉江倩张科东张晨婷王健卢文菊
- 关键词:病理实验动物肺脏
- 慢性烟草烟雾暴露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表达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呼吸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重要合并症,是影响慢阻肺患者病程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和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 王健陈豫钦林纯意贾婧田丽春杨凯赵磊赖宁江倩孙月倩钟南山冉丕鑫卢文菊
- 关键词: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肺动脉平滑肌蛋白表达肺动脉高压烟草
- 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表现的迟发型庞贝病一例
- 2021年
- 本文报道1例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表现的迟发型庞贝病。患者女,27岁,因“反复咳嗽、胸闷、气促7个月余”就诊,外院诊断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经二联靶向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入院后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肺功能示极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睡眠监测提示轻度睡眠呼吸低通气、重度夜间低氧血症,呼吸生理存在膈肌麻痹,最后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提示α-葡糖苷酶(acid alpha-glucosidase,GAA)基因突变确诊庞贝病。同时对庞贝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 江倩马冉顾莹莹钟碧华姚漪婷陈扬航沈毅王涛洪城郭文亮王健张挪富刘春丽
- 关键词: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睡眠监测膈肌麻痹睡眠呼吸迟发型
- 肺动脉肉瘤合并原发结肠腺癌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报道1例肺动脉肉瘤合并原发结肠腺癌的老年男性患者资料,患者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和双下肢浮肿,于外院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但抗凝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最终通过EBUS-TBNA和肠镜活检确诊为肺动脉肉瘤及结肠腺癌。通过对本例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
- 江倩郭文亮顾莹莹伍晓峰刘海敏陈海明王健刘春丽洪城
- 关键词:结肠腺癌双下肢浮肿肺动脉肉瘤肠镜活检老年男性患者抗凝治疗
- 低氧诱导大鼠肺动脉重塑对肺动脉平滑肌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CHPH)大鼠模型肺动脉重塑与肺动脉平滑肌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KLF5)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每组10只,低氧组放入全自动低氧箱饲养,21 d后用右心室测压法测量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平均右心室压(mRVP);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取右肺组织包埋切片行HE染色测量肺小动脉血管管腔面积,计算血管中膜厚度百分比(WT%);并取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测KLF5的表达;荧光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组织中KLF5 mRNA、蛋白的表达.显微镜下分离大鼠(6只)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随后置于低氧环境(4% O2,60 h)培养并获取细胞蛋白检测KLF5的表达.结果 低氧组大鼠RVSP和mRVP与常氧组(28.3±0.4)、(11.3±1.0) mmHg(1 mmHg =0.133 kPa)比较,分别升高至(43.9±1.3)、(26.5±2.3)mmHg(P <0.05);低氧组RV/(LV +S)为(0.48±0.03),明显高于常氧组(0.27±0.01,P<0.05);低氧组血管腔占血管区域的比值(WT%)为(46.1±6.6)%,与常氧组(68.7±3.1)%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低氧组WT%(5.6±0.3)%与常氧组(3.7±0.4)%相比显著增加(P<0.05);低氧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组织KLF5蛋白表达量为常氧组的(2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PH大鼠模型RVSP、mRVP、右心室肥厚指数均升高,同时伴有肺小动脉重塑,这可能与低氧诱导PASMCs中KLF5的表达升高有关.
- 曹敏娜陈豫钦江倩李美婵卢文菊王健
- 关键词:低氧肺性肺动脉
- 小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及其功能学特性鉴定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小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体外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并鉴定其功能学特性。
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纯化小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组织,并采用复合酶联合消化法消化后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原代远端PASMCs的生长特点;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细胞进行鉴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以Fura-2-AM荧光探针示踪的钙离子,检测细胞高钾反应及钙池操纵性钙内流反应,评价细胞活力。
结果原代小鼠远端PASMCs分离培养6 d时细胞生长融合度达80%,生长状态较好,呈典型的谷-峰状形态;细胞α-肌动蛋白(α-SMA)染色阳性率为95%以上。利用含钙高钾Krebs液(钾离子浓度为60 mmol/L)灌流原代小鼠远端PASMCs,1 min后95%以上PASMCs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上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Δ[Ca2+]i)变化值〉50,证明原代小鼠远端PASMCs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具有良好的功能;利用含钙Krebs液灌流5 min、无钙环匹阿尼酸和Nif Krebs液灌流10 min、以含钙环匹阿尼酸和Nif Krebs液灌流10 min及含钙Krebs液灌流10 min检测原代小鼠远端PASMCs中基础钙及钙池操纵性钙内流(SOCE),结果显示原代小鼠远端PASMCs对灌流液反应良好,钙离子浓度出现双峰变化,表明细胞中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功能优良。
结论本实验通过复合酶消化法成功建立稳定可靠的原代小鼠肺动脉平滑肌体外培养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功能良好的PASMCs,为肺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工具。
- 李美婵陈豫钦张晨婷江倩卢文菊王健
- 关键词:原代培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