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玲芝
-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ICU颅脑损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与基础能量消耗差异的研究
- 目的:比较代谢车CCM监测静息能量消耗(REE)与(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的基础能量消耗(HBBEE)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差异,更合理指导患者营养。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中40例颅脑损伤患者均使用机械辅助...
- 许金燕陈娟红江玲芝吕治林
- 关键词:静息能量消耗颅脑损伤营养支持
- 文献传递
- 98例迟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迟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将98例被确诊为迟发性VAP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病原学分布和耐药状况监测。结果纤维支气管镜采样98例共检出致病菌168株,革兰阴性菌占82.9%.其中非发酵菌占5012%,肠杆菌科占3217%;革兰阳性菌占1315%;真菌占4.6%。前3位致病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26.9%)、铜绿假单胞菌(13.6%)和肺炎克雷伯菌(10.5%)。药敏结果显示前几位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高耐药性,草兰阳性茵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迟发性VAP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茵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合适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应根据病原学与耐药性的监测结果。
- 屠越兴俞云松李茜韩芳江玲芝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性病原学
- 血液净化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ARDS的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脑血管疾病患者以急性发病较多,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常由于应激、感染等合并多种并发症,进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虽然其治疗策略较前已有较大进展[1],包括机械通气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液净化治疗(blood purification)等,但由于ARD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仍为危重病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净化联合安宫牛黄丸在伴ARDS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 韩芳王辉孙仁华江玲芝倪银屠越兴
- 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安宫牛黄丸ARDS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性发病
- 一种手臂康复用锻炼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臂康复用锻炼器,包括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上连接有座椅,通过驱动调节使得座椅方便进行稳定移动和高度的调节,以此满足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康复需求,...
- 沈晔江玲芝胡佳慧曹黎鸣
-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 通过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继发血小板减少症(TP)的危险因素,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的265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治疗措施,以及住院28 d生存结局.根据住院7 d是否发生TP分为TP组和非TP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继发TP的危险因素.结果 265例患者,112例发生TP,153例未发生TP;TP组28 d病死率为47.3%(53/112),非TP组为33.3%(51/153),两组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P〈0.05). 单因素分析显示引起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继发TP的危险因素为年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肝素抗凝、休克、使用利奈唑胺和血流感染(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4.53,95%可信区间(CI)1.23-9.24,P〈0.05]、接受CRRT(OR=5.24,95%CI 2.14-14.56,P〈0.01)、肝素抗凝(OR=4.56,95%CI 2.13-8.46,P〈0.01)、使用利奈唑胺(OR=2.35,95%CI 1.25-5.24,P〈0.01)、休克(OR=2.15,95%CI 1.03-4.96,P〈0.01)和血流感染(OR=4.26,95%CI .36~12.48,P〈0.01)是引起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继发T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上,对于合并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同时给予干预措施预防TP的发生.
- 江玲芝汪明珊王金柱孙仁华李茜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血小板减少症
- 基于信息化的阶梯式重症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的阶梯式重症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重症康复治疗,观察组进行基于信息化的阶梯式重症康复治疗。入科及转出ICU时,对2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膈肌功能进行比较。记录康复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ICU停留时长、谵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转出后再次入住ICU的患者例数和住院28 d死亡率。结果与组内入科时比较,2组患者转出ICU时的肺功能、膈肌功能、康复相关指标、住院相关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与对照组转出ICU时同指标比较,观察组的FEV1[(1.76±0.12)L]、FVC[(2.13±0.19)L]、FEV1/FVC[(60.8±5.7)%]、吸气末膈肌厚度[(27.8±2.4)mm]、呼气末膈肌厚度[(20.3±2.0)mm]、膈肌增厚率[(39.7±12.4)%]改善更为优异(P<0.05)。观察组的康复中断时长[(50.4±5.4)min]、意外拔管发生率(5.0%)、机械通气时长[(7.4±2.0)d]、VAP发生率(7.5%)、ICU停留时长[(10.6±2.7)d]、谵妄发生率(5.0%)、DVT发生率(7.5%)均较对照组低(P<0.05),单日康复时长[(75.1±15.2)min]和mMRC呼吸问卷≥2级达成率(90.0%)均较对照组高(P<0.05)。2组患者的住院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入住ICU的AECOPD患者进行基于信息化的阶梯式重症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和膈肌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降低住院期间VAP和DVT的发生率。
- 富燕萍王金柱李淑燕陈娟红江玲芝姚惠萍叶祥明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信息化
- ARDS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中TGF-β/IL-17平衡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及TGF-β/IL-17平衡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ARDS患者(ARDS组)及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ARDS组根据住院28 d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患者外周血及BALF中IL-6、IL-10、IL-17和TGF-β水平,比较ARDS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结局ARDS患者间外周血及BALF中IL-6、IL-10、IL-17和TGF-β水平及TGF-β/IL-17差异。结果ARDS组外周血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DS组BALF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外周血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BALF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RDS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TGF-β/IL-17水平明显下降,提示ARDS患者存在免疫失衡,有助于判断病情及调节免疫治疗。
- 李茜屠越兴朱蔚胡秀平江玲芝
- 关键词:IL-17TGF-Β免疫失衡
-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CRO感染并接受CZA治疗的6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分离培养的细菌学种类将其分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组(40例)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感染组(23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CRKP感染患者分为CRKP血培养阳性组(16例)和CRKP血培养阴性组(24例)。主要研究终点为14 d和28 d病死率,次要研究终点为病原体清除率。组间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CRKP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接受CZA治疗后28 d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RKP感染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08±28)和(56±12)mmHg,CRPA感染组分别为(122±20)和(64±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和-2.51,P均<0.05)。CRKP感染组血液、痰液和腹水阳性标本分别有16、20和4例,CRPA感染组分别为3、19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5)。CRKP感染组患者接受CZA治疗第1天收缩压、舒张压、最高体温、CRP、血乳酸及CRKP阳性比例分别为(108±28)mmHg、(56±12)mmHg、(38.1±0.8)℃、98(48,162)mg/L、(3.5±2.5)mmol/L和100%,治疗后第7天分别为(122±19)mmHg、(63±12)mmHg、(37.0±0.6)℃、48(24,86)mg/L、(2.1±1.5)mmol/L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2.65、6.09和2.97,Z=-3.20,χ^(2)=80.00,P均<0.05)。CRPA感染组患者接受CZA治疗第1天最高体温、CRP、降钙素原和CRPA阳性比例分别为(38.3±0.7)℃、106(56,196)mg/L、1.39(0.67,3.37)ng/mL和100%,治疗后第7天分别为(36.9±0.6)℃、31(9,80)mg/L、0.42(0.19,2.01)ng/mL和0,差异均有统计
- 江玲芝汪明珊邵自强蔡涵晖林宗斌孙仁华
-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
- 两种方法测量ICU颅脑损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代谢车CCM监测静息能量消耗与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的基础能量消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差异。方法选取ICU4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用代谢车进行静息能量消耗的监测和用Harris-Benedict计算基础能量消耗,比较两种结果的差异。结果依据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的基础能量消耗比代谢车测量的静息能量消耗实侧值低(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静息能量消耗明显高于基础能量消耗,利用代谢车监测静息能量消耗这一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许金燕陈娟红江玲芝吕治林
- 关键词:静息能量消耗颅脑损伤营养支持
- 微小RNA-224通过靶向抑制p21参与调控脂多糖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miR-224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清洁级BALB/c小鼠(购自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原代PMVEC并体外培养,使用1.0 mg/L LPS处理PMVEC以诱导细胞损伤。通过转染miR-224抑制序列或p21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分别下调PMVEC的微小RNA-224(miR-224)及p21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PMVEC的细胞活力变化及凋亡率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MVEC的miR-224及p21表达水平。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224及p21的靶向关系。两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均数两两比较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基础上使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结果与未经任何处理的PMVEC比较,LPS处理后细胞相对细胞活力降低至(42.333±7.586)%,凋亡率提高至(32.141±2.449)%,miR-224表达增加至1.791±0.167,p21 mRNA水平降低至0.527±0.058,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2、7.261、7.113及8.467,P值均<0.01)。与单纯LPS处理的细胞比较,miR-224下调的细胞在LPS处理后的相对细胞活力增加且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18、32.643,P<0.01)。抑制p21表达会消除miR-224下调带来的这种保护作用。结论miR-224可能通过靶向抑制p21参与调控LPS诱导的PMVEC损伤。抑制miR-224可能有助于脓毒症后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
- 洪军刘景全公方晓江玲芝莫世静陈敏华杨向红孙仁华
- 关键词:脂多糖内皮细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微小RNA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