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秋香

作品数:102 被引量:636H指数:16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地膜
  • 23篇棉花
  • 19篇棉田
  • 17篇土壤
  • 15篇水分
  • 15篇机采
  • 15篇灌溉
  • 13篇机采棉
  • 13篇采棉
  • 11篇利用效率
  • 11篇南疆
  • 11篇间作
  • 10篇水分利用
  • 10篇干物质
  • 9篇水分利用效率
  • 8篇干物质积累
  • 8篇保护性耕作
  • 8篇残膜
  • 7篇行距
  • 7篇农户

机构

  • 91篇新疆农业大学
  • 56篇新疆农业科学...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云南省农业科...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新疆农科院
  • 4篇农业农村部农...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扬州大学
  • 2篇阿克苏地区农...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应用职业...
  • 1篇农业农村部环...

作者

  • 102篇汤秋香
  • 63篇林涛
  • 18篇郭仁松
  • 16篇吴凤全
  • 15篇崔建平
  • 13篇田立文
  • 10篇翟丽梅
  • 10篇刘宏斌
  • 10篇王亮
  • 9篇何文清
  • 9篇张巨松
  • 9篇雷宝坤
  • 9篇严昌荣
  • 8篇李少昆
  • 8篇谢瑞芝
  • 8篇徐文修
  • 7篇任天志
  • 7篇苏秀娟
  • 7篇徐海江
  • 7篇高世菊

传媒

  • 18篇新疆农业科学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棉花学报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Agricu...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科教导刊
  • 3篇农业资源与环...
  • 2篇作物学报
  • 2篇新疆农机化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生态学》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通过对相关高校相同课程教学的调研和分析,归纳总结了《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改革和考核制度改革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改进措施,为今后学生在此课程理论知识拓宽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汤秋香苏丽丽唐江华苏秀娟李大平徐文修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残膜对棉田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大田微区控制性模拟试验,测定并比较了新疆覆膜滴灌棉田3种不同残膜含量(0、225、450 kg·hm^(-2))对棉花的耗水量、耗水模数、棵间蒸发量、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其与耗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与无残留处理相比,随着残膜量的增加,生育期总耗水量有降低趋势,C_(225)和C_(450)处理分别降低了25.60、33.74 mm,但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其中苗期、蕾期耗水模数降低较为显著,说明残膜降低了作物的耗水量,明显抑制了生育前期的耗水需求。与此同时,残膜污染的加剧,增大了生育期平均棵间蒸发强度,两个生长季C_(225)和C_(450)处理的棵间蒸发强度显著比C_0处理高0.07、0.16 mm·d^(-1),降低了有效耗水所占比例;此外,残膜不利于干物质的快速积累和在生殖器官中的高效分配,C_(450)处理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无残膜处理分别降低了8.7%和5.6%。
王亮林涛田立文严昌荣何文清王静汤秋香
关键词:地膜残留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
洱海北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从经济和环境效益角度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间作模式。【方法】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样品经室内分析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农田养分平衡、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及土壤养分残留状况。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和土壤氮磷残留4个因素作为间作模式中影响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指标集,将指标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间作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在14种间作模式中综合得分最高,是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其次为洋葱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624,经济效益好,但环境效益略差。黑麦草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的得分0.609,排第三,环境效益较优,但经济效益偏低。得分最低的为油菜和大蒜1﹕1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084,该模式主要由于作物搭配不适,导致经济和环境效益均偏低。【结论】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是适宜当地种植的经济、环境效益双赢模式。
汤秋香刘宏斌雷宝坤翟丽梅胡万里罗新华张继宗任天志
关键词:环境友好环境效益
施氮对南疆荒漠绿洲滴灌棉田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设计0、150、300、450、600、750 kg/hm2 6种纯氮投入量,600~750 kg/hm2为农民习惯投入量,研究超量施氮对棉花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氮量是经济施氮量的1.53~1.91倍,产量仅为78.00%~78.60%,氮肥的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减少20%~60%的氮肥用量是可行的。增施氮肥对单株结铃数影响显著,对铃质量、衣分等无显著影响,过低、过高的氮肥均不利于高产结构的形成。随施氮量的增加纤维长度、麦克隆值,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状,超量施氮显著降低纤维的强力。在纤维品质的空间变异性方面,长度、强力受氮肥的影响较大,麦克隆值、短绒指数、伸长率受影响相对较小。可见,300~450 kg/hm2的氮肥投入增产效果最显著,氮肥利用效率最高,纤维品质较优。
林涛郭仁松崔建平徐海江汤秋香张巨松田立文
关键词:施氮滴灌棉田氮肥效率
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冠层光能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冠层内部的光辐射传输特征是优化种植模式,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标准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的重要决定因素。然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冠层内光辐射传输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晰。为此该研究开展2 a的田间试验,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设置3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一膜三行(S1)、一膜四行(S2)和一膜六行(S3),研究了冠层结构、冠层有效辐射和产量形成的演化特征,分析了种植模式、冠层光截获与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棉花的冠层结构及其内部的光辐射传输特征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与S3处理相比,S1处理在生长前期,水平方向上冠层透过率呈“V”形变化,此时,行距的扩大增加了棉田行间的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透过率,但对棉行附近的透过率无显著性影响;在生长后期,棉田封行,各处理水平方向上的透过率变化幅度较小,但S1处理下层的透过率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平均行距的增加显著提升了棉花下部的结铃数和棉铃质量,最终提高了产量,S1处理2 a籽棉产量为6507.50和6161.08 kg/hm^(2),较S2处理提高10.66%(2017)、10.29%(2018),较S3处理提高23.10%(2017)、15.32%(2018)。平均行距、产量构成与下层光截获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中层、上层和总光截获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平均行距的增加会降低中、上层的光截获率,提高下层的光截获率,从而增加产量,虽然冠层总光截获率有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S1处理可以改善冠层下部光能传输情况,提高冠层下部光能截获量,保证冠层下部生殖器官的发育,提高下部的结铃数和棉铃质量,最终实现产量的提升,是一种利于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新型种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机采棉机艺融合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张昊林涛汤秋香汤秋香崔建平郭仁松郑子漂
关键词:棉花机采棉光合有效辐射
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根系构型的影响被引量:44
2019年
根系是获取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并通过根区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作物的生产效率,分析地膜残留量对土壤水分及根系构型的影响对认识、分析和评价残膜污染,发展残膜防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2 a田间模拟试验,设置了0(A)、225(B)、450(C)、675(D)和900 kg/hm^2(E)5个地膜残留量处理,分析了地膜残留量对土壤水分分布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量对土壤水分,根系形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影响。根系生物量的80%~95%分布于0~30 cm的土层范围,该区域是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根系构型受地膜残留量影响较显著的区域。无残膜(0 kg/hm^2)处理的土壤水分状况、根系构型显著优于高残膜量(900 kg/hm^2)处理。随着残膜量的增加,生育期内0~50 cm土壤平均含水率逐渐降低,各土层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并产生水分优势流或水分阻隔效益。残膜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根系生物量、根质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系体积和根系平均直径。残膜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 a数据表明,与A处理相比,E处理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平均降低了37.36%,根质量密度平均降低了70.73%,根长密度平均降低了61.35%、根表面积密度平均降低了216.50%、根系体积平均降低了47.39%、根系平均直径平均降低了82.65%。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降低了18.50%和13.69%。因此建议采取合理的棉田净土措施,降低残膜污染对土壤水分及根系构型的影响,有利于提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林涛汤秋香汤秋香郝卫平吴凤全严昌荣严昌荣何文清
关键词:土壤水分根系棉花
密度和灌溉定额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田水分分布及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一种利于化学脱叶催熟、提高采摘效率和品质的新型机采棉种植模式,分析该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产量效益,优化和完善配套的高产技术措施,为完善现行76 cm等行距机采棉配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3个种植密度(低密度M_(1),13.5×10^(4)株/hm^(2);中密度M_(2),18×10^(4)株/hm^(2);高密度M_(3),22.5×10^(4)株/hm^(2))和灌溉定额[重度亏缺W_(1)(50%ET_(C)),3150 m^(3)/hm^(2);轻度亏缺W_(2)(75%ET_(C)),4050 m^(3)/hm^(2);充分灌溉W_(3)(100%ET_(C)),4980 m^(3)/hm^(2)],研究其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土壤水分分布、耗水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密度与灌溉定额均对土壤水分分布有显著影响。水分在土壤剖面中分布整体呈现,随土层加深土壤含水率越高;在相同灌溉定额下,密度增加显著增加了上层土壤含水率,致使水分整体分布均匀性升高。在相同种植密度下,相较于重度亏缺灌溉,充分灌溉显著增加了棉田耗水量,并在土壤整体含水率上升的基础上,显著增加了下层土壤含水率,水分整体分布均匀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不同密度和灌溉定额处理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以高密与重度亏缺灌溉组合水分利用率最高,达到14.08 kg/(hm^(2)·mm),并且超过模拟值10.18%;以低密与充分灌溉组合棉田产量最高,但是与高密和重度亏缺灌溉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密度22.5×10^(4)株/hm^(2)和灌溉定额3150 m^(3)/hm^(2)组合是最适合76 cm等行距机采棉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棉田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
程少雨林涛吴凤全吴凤全张丽莹汤秋香
关键词:灌溉定额水分分布水分利用率
干旱胁迫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明确新疆南部极端干旱区滴灌小麦目前灌量是否合理及灌水量阈值。通过分析新疆南部极端干旱区滴灌小麦在水分利用方面的现状,为进一步解析滴灌冬小麦产量提升及节水灌溉的关键要素和限制因子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设计四种减量灌溉模式(总灌量分别为3 376、3 000、2 625和2 250 m3/hm2)。以常规灌量为对照(总灌量为3 750 m3/hm2)。监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D4处理(灌量2250 m3/hm2)到D3处理(灌量2 625 m3/hm2)产量逐步增加,D3处理产量最高为9 450 kg/hm2,随灌溉量的增加,产量逐步降低。【结论】D4(灌溉量2 250 m3/hm2)到D2处理(灌溉量3 000 m3/hm2)水分利用效率逐步增加,而后波动性下降。说明灌溉量超出其阈值,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量的增加反而减少。
汤秋香林涛董文杰石书兵
关键词:干旱胁迫滴灌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保护性耕作技术评价研究
本论文针对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运用农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对一农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成都平原和西北绿洲区,对保护性耕作的产量效应、综合效益及影响农户采用的因素进行...
汤秋香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耕作制度秸秆覆盖免耕
文献传递
新疆典型覆膜地区农户残膜污染治理行为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农户在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促进新疆地区残膜治理工作的开展,以新疆典型地区的覆膜农户为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影响农户残膜治理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当前残膜污染治理措施主要是回收残膜,只有6.7%的农户选择使用可降解地膜;农户的农业收入、残膜危害认知水平、残膜回收站、治理效果以及机械化水平是影响其残膜回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分析农户使用可降解地膜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家庭从事农业人数、主要经济来源、农业收入以及降解膜价格是影响农户使用可降解地膜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提出加大关于残膜危害和相关治理措施的宣传力度、加大对残膜回收机和降解地膜的研发力度以及严格落实相关法规条例作为推进新疆残膜治理工作的建议。
雷蕾汤秋香陈利军靳拓刘勤宝哲
关键词:残膜污染治理措施农户LOGISTIC模型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