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顺林
- 作品数:30 被引量:2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孟津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中汞的分布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系统采集了孟津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岸边区、过渡区(实验区和缓冲区)及保护区外耕作区的土壤、典型植物及水体样品,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样品中总汞和甲基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岸边区的土壤、植物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均高于过渡区和保护区外耕作区,并与黄河水体中的汞含量有密切关系,而汞的甲基化主要与湿地处于水淹的交替变化有关,其中土壤中汞的甲基化程度最高.在岸边区与过渡区长期处于水淹环境中的植物甲基汞的含量明显高于旱地植物.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为植物>土壤>水体,说明甲基化过程主要是生物甲基化.
- 汤顺林刘俊黄中伟许军苗王涛
- 关键词:汞总汞甲基汞
- 烟煤与褐煤燃烧烟气中汞的释放形态与释汞量对比研究
- 燃煤释放的汞是最大的人为大气汞释放源。褐煤的高挥发分(45 %左右)、高水分(30 %~50 %)、高灰分(20 %~30 %)、低热值、底灰熔点等特点,褐煤为一种劣质燃料,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料。至2013年11月中国褐...
- 汤顺林王利娜冯朝晖李瑞阳樊会鹏牛旭昕兰胜杨景龙张恒扈鹏博
- 关键词:燃煤烟气
- 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大气汞的重要来源被引量:43
- 2004年
- 生活垃圾中含有汞的废弃物、垃圾焚烧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最主要的人为大气排放汞源.在中国垃圾填埋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最主要方式.利用高时间分辨率大气自动测汞仪对贵阳市郊区高雁垃圾卫生填埋场排气筒气态总汞进行了测定;利用气相色谱与冷原子荧光联用技术测定了排气筒中的单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的含量.同时运用大气自动测汞仪与低空白石英玻璃通量箱结合技术高时间分辨率测定了裸露垃圾及填埋场土壤与大气间气态总汞的交换通量.垃圾填埋半年区的排气筒气态总平均浓度为(665.52±291.25)ng/m,与贵阳市某小型燃煤锅炉排放烟气的总汞含量相当,排气筒气体中的单甲基汞(MMHg)浓度平均值为(2.06±1.82:)ng/m3,二甲基汞的平均含量为(9.50±5.18)ng/m3.不论是裸露的垃圾还是覆土填埋后的垃圾场,地表与大气间气态总汞的交换通量表现向大气排放是占主导地位. 垃圾填埋场不仅是大气气态总汞的释放源,同时还是大气中甲基汞的重要排放源.垃圾填埋场向大气排汞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从垃圾填埋场的排气筒与垃圾废气同时排放到大气,另外还通过垃圾填埋场的上覆土向大气排放.垃圾填埋场向大气排汞的过程明显受气象条件的控制.
- 冯新斌汤顺林李仲根王少锋Lian Liang
-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排放交换通量垃圾卫生填埋场测汞仪
- 贵阳市小型燃煤锅炉烟气中汞的形态及释放被引量:10
- 2004年
- 选择贵阳市某厂的1台安装有湿法脱硫除尘的燃煤锅炉,研究湿法脱硫除尘前后燃煤烟气中颗粒态汞(Hgp)、氧化态汞(Hg2+)、原子态汞(Hg0)以及总汞(Hgt)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结果显示,湿法脱硫除尘后的颗粒态汞、氧化态汞、原子态汞分别约占总汞的10 4%,6 0%,83 6%。湿法脱硫除尘器对氧化态汞与颗粒态汞有很好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7 9%,76 1%),而对原子态汞的去除效率较差(为30 4%)。由于对该锅炉的年燃煤量统计有一定的误差以及烟气采样分析方法本身存在的误差,该锅炉输出的总汞略大于输入的总汞,质量平衡结果为:输出输入=103 6%~107 4%。煤经过燃烧后,总汞的释放因子为:41 7%残留在底灰中,65 7%进入烟气中,其中经过湿法脱硫除尘器的净化,26 7%的汞随除尘废水排放到水环境中,7 8%存在于经过除尘后的渣中,25 05%随清洁烟气释放到大气中。
- 汤顺林冯新斌商立海闫海鱼侯亚敏
- 关键词:燃煤烟气
- 封闭垃圾填埋场通过地表向大气释放汞的测定被引量:5
- 2005年
- 利用动力学通量箱及自动测汞仪联用技术,于2004年3月中旬对贵阳市的一座封闭生活垃圾填埋场汞通过地表向大气释放的过程进行了研究.3个采样点的汞释放通量日均值分别为559.1、88.2、53.6 ng·m-2·h-1,汞释放通量强度与表层基质中的汞含量密切相关,该测定值高于世界背景地区通量的1~2个数量级,说明封闭垃圾填埋场也是大气汞的潜在来源.汞释放通量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较高并在午间前后达到最大,而夜间降至最低.气相因子中光照强度与汞的释放过程相关性最高,其次分别是气温、相对湿度、地温和风速.氧化态汞的光致还原作用是可能垃圾填埋场Hg0生成的主要途径,降雨初期能促进地表汞的释放.
- 李仲根冯新斌王少锋汤顺林李平
- 关键词:汞垃圾填埋场影响因素
-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土壤-植物中汞含量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1
- 2006年
- 在贵阳和武汉市的4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研究了其中的生活垃圾、土壤和植物中的汞含量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城市生活垃圾的汞含量分布极不均匀,浓度为0.170-46.222mg·kg^-1,几何均值0.574mg·kg^-1,一半以上的样品汞含量低于0.5mg·kg^-1,个别含量异常偏高,可能是被混入的含汞废弃产品污染了,而各个填埋场的垃圾汞含量几何均值相差不大。不同垃圾填埋场覆盖土壤的汞含量差异显著,反映了填埋场所在区域的土壤背景值以及垃圾填埋活动对覆盖土壤的污染程度,有时覆盖土壤的汞含量超过区域土壤背景值的2~23倍。填埋场附近的农田土壤存在一定的汞污染迹象。填埋场生长的植物因生活习性的不同汞含量分布特征也不同,无喙齿冠草为叶〉根〉茎,狗牙根和硬质早熟禾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随着填埋场远行时间的增长,附近生长的苔藓汞含量不断升高,封闭填埋场种植的玉米果实有一部分汞含量超过了食用标准,这些都说明填埋场的运行会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汞污染风险。
- 李仲根冯新斌汤顺林王少锋李平付学吾
- 关键词:汞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
- 酸沉降区域碱性湖泊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研究意义被引量:7
- 2003年
- 大量研究表明,酸沉降引起酸化敏感性湖泊湖水的酸化,会影响湖泊系统汞的赋存状态和相互转化。但是,对于酸沉降同时引起的湖泊SO42 的增加是否会影响湖泊汞的赋存状态和相互转化尚存在分歧。而对于非酸化敏感湖泊,受酸沉降影响湖水仍然呈现碱性的湖泊结果如何还不清楚。据此,本文综述了湖泊体系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并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西南地区湖泊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及其污染和研究现状,指出对酸沉降区域碱性湖泊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 阎海鱼冯新斌商立海汤顺林
- 关键词:酸沉降汞赋存状态
- 烟煤与褐煤燃烧烟气中汞的释放形态与释汞量对比研究
- <正>燃煤释放的汞是最大的人为大气汞释放源。褐煤的高挥发分(45%左右)、高水分(30%~50%)、高灰分(20%~30%)、低热值、底灰熔点等特点,褐煤为一种劣质燃料,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料。至2013年11月中国褐煤在...
- 汤顺林王利娜冯朝晖李瑞阳樊会鹏牛旭昕兰胜杨景龙张恒扈鹏博
- 关键词:燃煤烟气
- 文献传递
-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汞及现场污水处理设施对其的去除被引量:4
- 2005年
- 渗滤液一直是困扰垃圾填埋场的一个主要问题,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垃圾中混入的汞淋滤进入渗滤液将会造成水体的汞污染。对贵阳市高雁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原液和不同处理单元过程中汞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填埋场渗滤液原液中的汞含量为79.4ng·L-1,处于国内外的中低水平,就汞而言污染并不严重。经过处理,渗滤液有近2/3的汞被去除了。渗滤液原液中的汞主要以颗粒态为主,随着处理单元过程,这一比例逐渐降低。渗滤液中的汞含量与填埋垃圾汞含量、pH、以及填埋物质对汞的吸附有关。
- 李仲根冯新斌汤顺林王少锋李平
- 关键词:汞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 藻类中的汞含量和汞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进展
- 2024年
- 藻类能直接吸附吸收水体中的汞,是汞进入水生食物链的关键入口,并在摄食的消费者中富集和放大,控制着整个水生食物链中汞的水平.本文总结了野外调查与分析的有关藻中汞含量及其汞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最新研究结果,概述了藻细胞吸附吸收汞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①藻类中的汞含量比水相中汞浓度高2~3个数量级,自藻类以上各营养级生物对汞的生物累积和放大模式基本相似,即随着营养级的提高,汞含量和放大倍数也会升高,且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也随之升高,但其生物累积和放大倍数远低于藻类对水体中汞的累积和放大倍数.②藻类主要通过细胞壁的表面吸附和细胞内的主动吸收两种方式富集和累积水体中的汞.藻类细胞壁上多种带负电荷的官能团与多糖能够吸附结合水体中的无机汞和少部分有机汞,藻类细胞的代谢过程通过载体蛋白把藻体外的无机汞和有机汞转运至细胞内而富集汞.③藻类是目前唯一确认∆^(199)Hg为正值的植物.无论是淡水微型藻类还是海洋大型藻类中的汞稳定同位素非质量分馏信息均为明显的正值,与高等植物的∆^(199)Hg为负值有显著差异.④淡水微型藻类和海洋大型藻类的汞稳定同位素质量分馏信息均为负值.随着食物链营养级的提高,浮游动物和鱼虾类的汞稳定同位素质量分馏信息逐渐偏正,汞在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和传递过程中相对富集偏重的汞稳定同位素.鉴于分离野外采集的藻类样品较为困难,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可评估藻类在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汞同位素进入藻细胞的分配与机制.
- 李鹏高汤顺林
- 关键词:藻类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