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军
- 作品数:53 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中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期的营养支持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期营养支持的能量、营养素供给量及配比。方法将60例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营养治疗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自备膳食。两组的临床诊断及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营养状况简捷评价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采用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统计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时间(手术后至出院的时间)。结果术后营养治疗组的体重和上臂围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除总淋巴细胞计数外,其他营养评价指标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特别是体重平均下降6kg。营养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7%vs.12.0%,P〈0.05)。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期显著长于营养治疗组[(28.62±2.38)135.(22.76±3.24)d,P〈0.01]。结论营养治疗组的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能够适应中、老年患者颌面外科肿瘤根治术后应激反应期高分解代谢的需求。
- 刘梅沈军
- 关键词:中老年患者肿瘤根治术营养支持
- 五种抗癌药物对人舌癌细胞株抗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沈军张洪杰
- 关键词:化疗敏感性MTT法结晶紫染色法舌癌抗增殖作用
- Sphk1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舌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对舌癌Tca8113P160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TSCC、28例口腔白斑病及10例癌旁正常舌黏膜标本中Sphk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T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舌癌Tca8113P160细胞分为N,N-二甲基鞘氨醇(DMS)组和对照组,DMS组加入Sphk1抑制剂DMS,对照组加入无药物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两组培养24、48、72 h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phk1、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Sphk1在TSCC组织中的高表达率高于白斑及正常舌黏膜组织(P均<0.01)。Sphk1在TSCC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T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均<0.05)。DMS组培养24、48、72 h的细胞增殖OD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DMS组在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中的穿膜细胞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DMS组Sphk1、N-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结论 Sphk1在TSCC组织中高表达,参与TSCC的发生发展;其表达下调可抑制舌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可能与逆转上皮间质转化有关,Sphk1有望成为TSCC治疗的潜在靶点。
- 张惠敏吴德报向旭杨立沈军
-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上皮间质转化
- 舌鳞癌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观察
- 目的:观察人舌鳞癌内淋巴管超微结构,探讨其超微结构特点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透射电镜下观察5例舌鳞癌标本结果:肿瘤内毛细淋巴管外形极不规则,有闭锁塌陷状,有扩张状,其管壁由单层完整的内皮细胞构成;除细胞核及周围区外...
- 沈军
- 关键词:舌癌淋巴管超微结构
- 文献传递
- 内皮抑素对裸鼠人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机制
- 2015年
- 目的观察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人舌鳞癌肿瘤(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颈淋巴转移的影响,并对内皮抑素抑制脉管生成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应用Tca83舌鳞癌细胞系建立裸鼠舌癌原位移植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处理组与对照组,A组为对照组,处理组分为B、C两组,分别给予A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B组皮下注射内皮抑素10mg/kg/d;C组皮下注射内皮抑素20mg/kg/d。每日注射药物一次,连续给予两周后处死所有动物,采取肿瘤及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采用HE染色及CK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舌癌动物模型肿瘤淋巴转移特点,采用LYVE-1免疫组化染色法标记病灶中的淋巴管来计数其在病灶当中的密度,采用VEGF-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VEGF-C的表达情况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 1高剂量组裸鼠较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淋巴转移率低,C组为0%,B组为20%,A组为50%,P<0.05。高剂量内皮抑素对肿瘤淋巴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计算各组标本微淋巴管密度,A组为6.2±0.92个/视野,B组为4.0±1.05个/视野,C组为2.2±0.92个/视野,P<0.01。表明内皮抑素对肿瘤淋巴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2A组VEGF-C阳性率为80%;B组VEGF-C阳性率为40%;C组VEGF-C阳性率为20%,P<0.02。高剂量内皮抑素可以下调肿瘤细胞VEGF-C的表达。结论 1肿瘤淋巴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剂量内皮抑素可以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淋巴转移。2内皮抑素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VEGF-C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
- 郝伟亮范林松靳志萌杨立沈军
- 关键词:内皮抑素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
- 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性创伤的急诊治疗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性创伤的急诊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 :对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28例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性创伤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就创伤的原因、部位、缺损面积、治疗方法及效果等问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8例中,应用随意皮瓣修复缺损98例,占76.56%;轴型皮瓣修复30例,占23.44%。本组病例缺损面积最大者3.8 cm×3.2 cm,最小者1.5 cm×0.8 cm,均获得满意的整形治疗效果。结论 :颌面部创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急诊治疗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性创伤,有利于受损组织血运的恢复,提高了创伤的治疗效果。
- 王津惠刘浩沈军杨超
- 关键词:颌面部软组织急诊治疗
-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016年
- 随着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日益加大,医院承担的科研项目日趋增多,由此带来的科研经费数额也迅速增加,这就要求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也要同步提高。但是目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相对滞后,近期还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从掌握的情况来看,医院科研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经费渠道多元化,支出项复杂化,管理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分析,寻找问题,并提出对策。
- 宋芳沈军张淋坤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
- 目的探讨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的原因、相关因素、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科实施的74例口腔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慢性病、是否进行化疗、临床分期、手术类型、病灶分泌物细菌培养的关系进...
- 张路沈军阙禧韬
- 关键词:口腔恶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颌骨节段性缺损术后感染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颌骨节段性缺损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类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3年5月实施的40例血管化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颌骨节段性缺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11例,感染率为27.50%,术后感染与年龄、病变性质、术前化疗、颈清、手术时间等因素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不良嗜好等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针对影响该类手术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应制定有效地预防措施,如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等,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 王通沈军张路杨立
- 关键词:腓骨肌皮瓣颌骨缺损
- 舌癌移植瘤活体成像的特点及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舌癌细胞株并应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监测活体裸鼠舌癌侵袭发展过程。方法:应用脂质体将携带荧光素酶基因的质粒转染到人舌癌Tca83细胞株中,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株,扩增后接种于裸鼠,建立裸鼠舌体及皮下移植瘤模型。活体成像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HE染色病理分析移植瘤细胞的组织学特征。结果:获得了稳定的舌癌单克隆细胞株,该单克隆细胞株能够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移植后获得稳定的动物模型,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准确监测肿瘤细胞在体内的侵袭过程。结论:本研究成功的构建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株和稳定的舌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用于活体成像检测;为舌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 靳志萌王通郝伟亮杨立沈军
- 关键词:舌癌裸鼠荧光素酶活体成像生物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