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来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嘉兴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疗效
  • 8篇针刺
  • 7篇急性
  • 6篇中风
  • 6篇颈椎
  • 6篇颈椎病
  • 5篇穴位
  • 5篇针灸
  • 5篇疗效观察
  • 5篇康复
  • 4篇针疗
  • 4篇针疗法
  • 4篇肢体
  • 4篇肢体功能
  • 4篇中风病
  • 4篇神经根
  • 4篇神经根型
  • 4篇神经根型颈椎...
  • 4篇缺血
  • 4篇温针疗法

机构

  • 24篇嘉兴市中医医...
  • 1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34篇沈来华
  • 19篇罗开涛
  • 12篇高峰
  • 7篇杨喜兵
  • 7篇边晓东
  • 7篇梁海丽
  • 6篇范迪慧
  • 5篇楼志勇
  • 4篇钱立锋
  • 3篇茅利玉
  • 2篇陆海娟
  • 2篇方剑乔
  • 2篇李蕴文
  • 2篇沈志方
  • 2篇占道伟
  • 2篇郑炜
  • 2篇朱高峰
  • 2篇寿依夏
  • 1篇包烨华
  • 1篇林惠芳

传媒

  • 5篇浙江中医杂志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中国针灸
  • 2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14浙江...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1991
  • 1篇199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针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2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温针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组)108例和普通针刺及拔罐治疗(对照组)102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颈椎活动度评定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优于对照组(82.4%)(P<0.01)。结论 温针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治疗能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沈来华罗开涛高峰李蕴文姚青
关键词:颈椎病温针疗法
2007—2011年嘉兴市中医院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出院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ICD-10为分类标准,利用SQL查询分析器、Excel为统计分析工具,对出院病案首页进行检索、汇总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量有明显增加,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且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数多于女性。结论应加大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力度,积极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
林惠芳沈来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分析回顾性调查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然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在肢体运动功能变化、ADL能力变化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早期介入能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罗开涛杨喜兵范迪慧沈志方沈来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针刺治疗康复训练早期介入
温针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针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COX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比观察,两...
沈来华罗开涛寿依夏占道伟范迪慧梁海丽金月琴
关键词:痛经穴位贴敷
百会穴麦粒灸为主治疗眩晕症58例被引量:6
2010年
罗开涛沈来华杨喜兵范迪慧梁海丽施孝文
关键词:眩晕麦粒灸百会穴
益气活血通络法对中风病亚急性期的疗效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亚急性期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亚急性期的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法针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
罗开涛朱高峰沈来华高峰钱立锋
关键词:中风病针刺法益气活血通络法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针刺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运动障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验证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亚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126例缺血性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61例)和常规治疗组(65例),常规治疗组接受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穴以上肢伸肌和下肢屈肌上的体穴为主,结合头针顶中线、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针灸治疗每周5次,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8周后以及随访时,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均P<0.01),针刺组在治疗8周后和随访时Fugl-Meyer较常规治疗组提高更明显[68.0(43.0,86.5)vs 52.5(30.3,77.0),77.0(49.5,89.0)vs 63.0(33.0,84.0),均P<0.05];除治疗4周后常规治疗组NIHSS量表评分无明显降低外(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NIH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刺组治疗8周后、随访时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5.0(3.0,8.0)vs 7.0(3.0,13.8),4.0(1.5,7.0)vs 6.0(2.0,11.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和随访时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针刺组随访时较常规治疗组提高更显著[75.0(60.0,87.5)vs 65.0(36.3,87.5),P<0.05]。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亚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陈利芳方剑乔吴媛媛马睿杰徐守宇沈来华罗开涛高峰包烨华倪克锋李丽萍
关键词:脑卒中针刺疗法随机对照试验
一种用于新型拔罐器具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拔罐器具,设置有:火罐罐体、火罐罐底、火罐罐颈、火罐罐口、火罐罐体防滑槽、火罐罐口散热导流槽和火罐内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火罐罐体,火罐意外跌落时可以防止爆裂,减少了医院...
朱高峰罗开涛沈来华杨喜兵高峰沈志方
文献传递
针药并用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亚急性期中风病的疗效探究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亚急性期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亚急性期的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和口服中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
沈来华朱高峰罗开涛高峰钱立锋
关键词:中风病康复训练
文献传递
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PRI、PP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高峰沈来华楼志勇楼爽爽顾晨晓
关键词:温针疗法穴位贴敷法颈椎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