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玉林

作品数:87 被引量:83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天文地球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煤系
  • 15篇地质
  • 13篇层序
  • 12篇盆地
  • 10篇储层
  • 9篇地层
  • 9篇地质意义
  • 9篇层序地层
  • 8篇晚二叠世
  • 8篇鄂尔多斯盆地
  • 8篇二叠世
  • 8篇沉积环境
  • 7篇测井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压裂
  • 6篇油气
  • 6篇太原组
  • 6篇泥岩
  • 6篇气系统

机构

  • 86篇中国矿业大学
  • 11篇贵州省煤田地...
  • 11篇贵州省煤层气...
  • 8篇教育部
  • 6篇中联煤层气有...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2篇中石化新疆新...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陕西省煤田地...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山东省核工业...
  • 1篇江苏煤炭地质...

作者

  • 86篇沈玉林
  • 28篇秦勇
  • 25篇郭英海
  • 24篇申建
  • 17篇鞠玮
  • 16篇李壮福
  • 14篇屈争辉
  • 12篇吴财芳
  • 10篇金军
  • 6篇何金先
  • 6篇魏展航
  • 5篇孙维凤
  • 5篇邵玉宝
  • 4篇汪吉林
  • 4篇黄文
  • 4篇谢国梁
  • 4篇张春良
  • 4篇张涛
  • 3篇袁学旭
  • 3篇贲旭东

传媒

  • 8篇煤炭学报
  • 6篇大学教育
  • 5篇高校地质学报
  • 5篇古地理学报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地球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地质学实验课内容规划、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普通地质学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把实验课内容规划为:矿物实验课4学时,岩浆岩实验课2学时,沉积岩实验课3学时,变质岩实验课2学时,博物馆观察古生物化石与生物进化1学时。同时,把目前实验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为4个方面:小班教学资源不足问题,实验标本老化与现象不典型问题,理论课与实验课时间衔接问题,矿物岩石描述规范性问题。针对这4个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提高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学校需要加大财力物力投入,提高师生比;加强矿物岩石教学实验室建设,扩大实验室面积,多方途径补充典型现象的矿物岩石标本;多途径改善实验教学资源,确保让所有班级及时完成实验,进而解决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时间衔接问题;重视实验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教师规范其教学方法,对实验报告的格式进行规范化,解决教学规范性不足的问题。
何金先屈争辉沈玉林张晓丽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实验课
黔西织金矿区乐平世煤系菱铁矿成因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黔西织金矿区乐平世煤系中的菱铁矿以多种微观形态产出,基于镜下薄片观测、泥岩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了菱铁矿成因及演化。研究表明菱铁矿可划分为第一世代的胶状集合体、第二世代圈层结构发育不良的球粒及第三世代圈层结构发育完好的鲕粒与菱面体三个成岩世代产物。菱铁矿胶状集合体是在成矿组分(Fe^(2+)与CO_3^(2-))浓度达到超饱和状态时快速结晶形成的;圈层结构发育不良的菱铁矿球粒是成矿物质围绕第一世代形成的菱铁矿胶粒聚集而成;圈层结构发育完好的菱铁矿鲕粒是大量放射状菱铁矿线晶以第二世代的球粒为核心连续共轴生长而成,晚二叠世脉动式的海侵可能是菱铁矿在结晶非平衡态与平衡态与之间往复循环驱动因素,最终形成了同心圈层结构,而同心圈层发育完好的菱面体状菱铁矿可能是成矿条件的变化促使鲕粒从放射状生长向自形菱面体生长而成。
张涛张涛沈玉林李壮福宗毅金军郑俊
关键词:球粒鲕粒
黔西盘县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古气候及古环境意义
沉积条件、物源和古气候的解释可以为解释煤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信息。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系发育连续完整,可以很好的进行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基于岩心观测结果及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结果,探讨了黔西盘县晚二叠世煤系...
杨天洋沈玉林张云飞祝玉琳胡江晨
关键词:晚二叠世物源分析古气候古环境层序界面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2013年
为了研究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泥岩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采用ICP-MS对研究区25个泥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1)研究区泥岩稀土元素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矿物,源岩主要为沉积岩及碱性玄武岩;(2)始新世末构造运动揭示的构造沉积界线在研究区留下了证据,微量元素比值、稀土总量等参数在此界面上存在明显的突变,界线十分明显,并且此界线亦是研究区平湖组与花港组的沉积界面,界面以下以三角洲沉积为主,界面之上主要为河流相沉积,这一沉积相转换面在研究区P1井尤为明显;(3)利用Sr/Cu比值推测平北地区始新世中晚期-早渐新世经历了较为明显的气候变化,总体上有逐渐变温湿趋势,并且研究区北部要温湿于南部。
谢国梁沈玉林赵志刚魏展航蔡佳周豪
关键词: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质意义西湖凹陷
测井曲线在沉积环境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6年
在钻测井的岩性组合及其测井响应的研究基础上,对苏里格庙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8段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在苏里格庙地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8段中识别出三角洲和河流两种沉积环境类型,阐明了各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化。
张传凤郭英海沈玉林
关键词:测井曲线沉积环境
一种致密油储层层理缝定量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储层层理缝定量预测方法,首先确定研究区不同时期古构造应力状态和致密储层古流体压力;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构建流体压力与三轴构造应力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不同构造应力状态和流体压力强度条件下层理缝形成的临界强...
鞠玮孙维凤秦勇吴财芳申建沈玉林
文献传递
黔西晚二叠世煤系自然伽马高异常岩层周期性及地质意义
2024年
黔西上二叠统发育的自然伽马(GR)高异常岩层的成分变化和韵律性分布的原因尚不清楚.分析了自然伽马高异常层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自然伽马高异常层的周期性.Al_(2)O_(3)/TiO_(2)、REE配分模式、REE-La/Yb、La/Sc-Co/Th、Zr/TiO_(2)-Al_(2)O_(3)/TiO_(2)及Nb/Ta-Zr/Hf图解表明GR高异常岩层的物质来源包括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衰退期火山灰及华南火山灰.自然伽马高异常层形成于相对炎热、海平面相对较低时期,并具有长偏心率和短偏心率周期.炎热的气候变化引起了海平面快速上升和冰体积的快速下降,区域上应力状态快速变化触发火山活动形成具有周期性的GR高异常层.精准识别自然伽马高异常层可用来对比划分区域地层格架,且可以分析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的岩浆演化及关键金属富集.
杨天洋沈玉林金军黄文黄文张云飞胡江晨
关键词:晚二叠世火山活动
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深层-超深层岩石力学参数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深层‑超深层岩石力学参数预测方法,适用于油气开发地质与岩石力学领域。取自深层‑超深层的岩芯其实已经历了慢速升温、快速降温的过程,为消除其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建立温度差异加载路径前后岩石...
鞠玮张辉徐珂申建吴财芳秦勇杨兆彪沈玉林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泥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研究延川南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泥岩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采用ICP—MS对研究区30个泥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泥岩稀土元素的总量较高(93.80~746.47μg/g)。w(LREE/HREE)(1.28~9.97)及(La/Yb)N(1.97~28.78)等比值显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与Ti、Ni、Pb、Rb、Ga、Cr、Zn等外源元素相关性很好,而与Mn、Zn等反映海相环境元素的相关性不明显,揭示了研究区泥岩中REE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矿物的供给。Ceanom(-0.089~0.138,均大于0.10)、(3Ce(0.91~1.35,平均为1.09)指示了泥岩样品均处于缺氧环境下。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和(La/Yb)N-∑REE图显示了母岩主要为花岗岩和沉积岩,并可能为多源型。并且分析结果显示了研究区物源来自于研究区北部并可能为活动性大陆边缘抬升基底物源兼有少部分大陆岛弧切割的岩浆弧物源。层序界面附近的∑REE、(La/Yb)N、δCe、V/(V+Ni)、V/Cr等微量及稀土元素参数的异常波动面与层序界面(SB1、SB4)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
谢国梁沈玉林魏展航张虎袁学旭
关键词:稀土元素山西组
河北平原区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查明河北平原区二叠纪泥岩中稀土元素的特征、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河北平原区32个泥岩样品的稀土及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全面分析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及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河北平原区泥岩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太原组泥岩中的稀土元素明显低于山西组;稀土元素与Be,Sc,Ti,V,Co,Zn,Nb,Th,Hf,Ta等亲石元素相关性好,反映了研究区泥岩稀土元素主要来自于陆源碎屑;沉积速率、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比值(∑REE,(La/Yb)_N,La/Sm等)在太原组-山西组分界层面上存在较明显的突变现象,是太原组沉积后华北板块构造抬升的直接反映。
沈玉林姜波谢国梁张贵双常明华魏展航
关键词: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泥岩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