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翠芬
- 作品数:72 被引量:4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2010-2012年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病原菌分布变化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2012年在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阳性的4 709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 70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 469株,占52.4%,比例呈上升趋势(38.9%-59.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11.4%、11.8%和11.9%,比例也呈上升趋势。真菌1 904株,占40.4%,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革兰阳性球菌336株,占7.1%,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占3.7%、2.6%;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100%敏感。结论老年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抗菌药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茅华英华锋沈翠芬
- 关键词:肺部感染病原菌
- 肠球菌的耐药性检测与分析
- 2002年
- 沈翠芬张晓祥
-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性广谱抗生素青霉素
- 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7
- 1999年
-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原发性高血压(HTN)的关系。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304例CHD及HTN患者和102名正常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示ACE基因I/D多态中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在CHD)及伴CHD)的HTN中显著增高(P<0.001)。而在不伴CHD的HTN中增高不明显(P>0.05)。CHD患者血浆Ang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CHD中DD型患者的血浆AngⅡ水平与Ⅱ型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HTN组血浆Ang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提示ACE基因DD型可能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与HTN无关。在高危人群中进行ACE基因调查,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裘云仙戴利成沈翠芬王贤军
- 关键词:ACE基因冠心病高血压
- 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了解本院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及耐药性。方法按照2000年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初筛法和确认法检测ESBLs及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种革兰阴性杆菌ESBLs的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43.4%);检测ESBLs的药物中CTX和CTX/CA的阳性率高于其他药物,分别为89.6%(120/134)、91.8%(123/134);产ESBLs菌株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ESBLs菌株,亚胺培南仍然未出现耐药现象。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革兰阴性杆菌ESBLs与耐药性检测,进一步探讨细菌的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 沈翠芬张晓祥
-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性
- 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3
- 2013年
-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患儿对自身的病情无法陈述或陈述不清.临床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常以经验性用药为主。往往会导致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无效,从而延误病情。本次研究在最近4年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时发现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有较大变化,现报道如下。
- 张晓祥沈翠芬赵勤英成宇辛少军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耐药性变迁病原菌分布儿科细菌耐药性监测经验性用药感染病原菌
- 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的肠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菌,由其引起的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感染的难治性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为了解临床肠球菌的菌群分...
- 沈翠芬张晓祥陈颖
- 关键词:肠球菌临床标本耐药性变迁
- 文献传递
- 用16S和23S rDNA基因芯片检测和鉴定临床常见感染性消化道病原菌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以细菌16S rDNA和23Sr DNA基因为靶序列,建立可检测临床7种常见病原菌寡核苷酸芯片系统。方法采用双重PCR扩增标本中靶细菌16S rDNA和23S rDNA基因片段。构建能同时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霍乱弧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和志贺菌的寡核苷酸芯片,并考核芯片的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采用所建立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81例腹泻和呕吐病人粪便样本。结果双重PCR可同时扩增上述7种病原菌的16S rDNA和23S rDNA基因靶序列。所研制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灵敏度可达103cfu/ml,非靶细菌无阳性结果,不同批间和批内芯片的变异系数为3.89%~5.81%。寡核苷酸芯片检测粪便样本的阳性率为39.5%(32/81),与常规细菌学检查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达到96.3%(78/81),菌种鉴定结果一致率为96.8%(31/32)。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寡核苷酸芯片法在检测上述7种病原菌时,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高通量等优点,适合于临床样本检测及流行病学的现场调查。
- 邢建明张甦张红河沈翠芬毕丹李刚姚丽惠吴晓芳
- 关键词:寡核苷酸芯片病原菌
- 血库不同贮存期红细胞悬液的蛋白组学变化
- 金文君王笑颜沈翠芬严根兴查荣宝
- 主要研究内容:该实验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血库不同贮存期红细胞悬液中蛋白质水平的变化,旨在寻找引起红细胞损伤相关的蛋白质的变化或引起红细胞损伤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库红细胞悬液蛋白组学
- HBsAg阳性患者手术期间HBV-DNA的变化及其传染性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HBsAg阳性患者经外科手术干预前后HBV-DNA的变化及其院内传染性的分析。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58例HBsAg阳性手术患者术前血清HBV-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sAg阳性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7天血清及术后胃引流液、腹腔引流液及医务人员接触HBsAg阳性手术患者后手指采样的HBV-DNA。结果58例HBsAg阳性手术患者中27例检测到HBV-DNA,阳性率为46.1%,经外科手术干预后第3、7天,血清HBV-DNA拷贝数比术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引流液HBV-DNA的阳性率为31.0%,腹腔引流液为48.3%;医务人员手指采样HBV-DNA的阳性率为8.6%,其中医生6.7%,护士8.2%,护工12.0%。结论HBsAg阳性手术患者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动,外科手术的干预可引起病毒复制增强,临床应重视HBV-DNA的监测,进行必要的抗病毒治疗;手术干预可使其传染性和传播途径增加,医务人员应重视防护和消毒,避免乙型肝炎病毒的院内传播。
- 何建方沈翠芬钱福初赵宁戴利成顾金华严强
- 关键词:外科患者手术干预引流液
- 淋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淋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纸片扩散法检测86株淋菌对6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菌阳性菌株30株,占34.88%;淋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8.14%、75.58%、90.70%、93.02%、86.05%、94.19%;青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显著低于头孢呋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6,P<0.01);头孢呋辛的药物敏感性比头孢曲松的药物敏感性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头孢呋辛有5株耐药菌株;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淋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 刘明章沈翠芬吴原张晓祥王翔
- 关键词:淋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