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晶
-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技术在化疗患者应用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技术在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化疗并同意接受PICC置管者1 000例,按患者血管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血管条件好、适合传统置管者纳入对照组,反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异位率、穿刺点出血情况、静脉炎发生率、静脉血栓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非计划拔管、堵管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自觉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导管异位率、穿刺点出血情况、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感染、非计划拔管及堵管均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能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针对经过多次放、化疗后血管条件较差的肿瘤患者。
- 卢苇邱艳容涂晶
- 关键词:超声引导化疗患者
- 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在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在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46例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穿刺留置PICC,观察组接受隧道式经股静脉留置PICC,比较两组患者操作质量(操作出血量评分、操作疼痛评分、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点渗血程度、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维护次数(1周内)等。结果:两组操作出血量评分、操作疼痛评分、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52.17%(P<0.05);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维护导管次数、穿刺点渗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在接受PICC治疗时,采用隧道式经股静脉留置PICC,可在确保一次性穿刺和置管成功率的基础上,降低导管维护次数,安全性高。
- 黄巧红涂晶邱艳容
-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肿瘤PICC置管隧道式股静脉
- 骨质疏松俱乐部对患者相关知识和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以骨质疏松俱乐部的形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骨质疏松俱乐部的形式对96名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和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知识问卷量表中危险因素、运动知识、钙知识和总分高于干预前(P<0.05),自我效能中食钙效能和总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骨质疏松俱乐部能够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对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的作用。
- 陈秋华林润林烁陈艳涂晶
- 关键词:骨质疏松问卷调查
- 一种PICC专用防水袖套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ICC专用防水袖套,包括有袖套本体,所述袖套本体包括海绵层、单层棉布层和防水层,所述海绵层内活动设置有海绵块,所述单层棉布层上设置有头端与终端,所述单层棉布层由所述头端沿所述...
- 涂晶陈晓欢邱艳容吴薇卢苇金文秀张巧梅黄巧红
- 文献传递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工作流程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评价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工作流程在临床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完整的、系统的PICC置管工作流程,并对临床各科室各级护士进行导管维护的培训,专科护士在流程应用过程中进行临床管理和质量监控。结果申请PICC床边置管会诊的护士能熟练掌握PICC置管适应证及其维护技术,降低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同时提高了患者及临床医生对PICC置管的满意度(P<0.01)。结论 PICC置管工作流程的应用,能提高置管成功率,保证有效静脉通道的通畅和正常使用,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护士静脉输液技术水平,避免了相关的医疗纠纷,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邱艳容卢苇涂晶林青
-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 PICC专科培训对临床护士知信行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静脉输液治疗中的高级技术,具有便于维护、使用时间长、穿刺损伤小、发生导管相关的感染率较低等优势被广泛采用。
- 卢苇林润邱艳容涂晶黄巧红
- 关键词:专科培训静脉输液治疗静脉导管穿刺损伤输液技术并发症处理
- PICC专科培训对临床护士知-信-行的影响
- 探讨专科培训对护理人员 PICC技术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对150名护理人员进行 PICC输液技术专科培训,采用《PICC专科培训临床护士知-信-行调查量表》对培训前后护士的PICC知-信-行进行比较,并进行知-信-行...
- 芦苇林润邱艳容金爽涂晶黄巧红
- 心电导联多普勒超声引导技术在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 涂晶
- 骨质疏松俱乐部对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 目的:旨在了解骨质疏松俱乐部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预防知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和相关健康行为水平的变化.方法:以骨质疏松俱乐部的形式对96名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通过运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健康信念、自我效能量...
- 陈秋华林润林烁陈艳涂晶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
-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普外科2008年9月~2010年8月深静脉CRI发生率,并结合国内外循证研究进一步规范深静脉置管患者的维护流程,选取普外科的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后实施规范化流程。将护理流程管理实施前后的深静脉CRI发生率进行比较,以评价效果。结果:深静脉护理流程管理前深静脉置管总例数、外周血培养呈阳性结果例数、CRBSI发生率、导管堵管、非计划性拔管例数/总置管例数与护理流程管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护理流程管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减少深静脉CRI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避免非正常拔管,有效延长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
- 涂晶陈秋华卢苇邱艳容
- 关键词:护理流程管理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