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青松
- 作品数:73 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33例颅内生殖细胞瘤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本文对33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几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肿瘤全消23例,部分消除10例;5年生存率为91.7%;第一组中3例智力障碍、2例头痛、1例身材矮小;第二组无智力障碍及头痛,1例身材矮小;第三组1例智力障碍、1例头痛、无身材矮小。认为伽玛刀立体定向治疗联合全脑放疗可减少远期颅内并发症的发生,脊髓预防性放疗是否作为颅内生殖细胞瘤常规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 戴幼艺刘保安廖遇平涂青松申良方
- 关键词:颅内生殖细胞瘤疗效远期疗效分析智力障碍身材矮小立体定向治疗颅内并发症
- 4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报告4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放射治疗的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8年2月至2007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收治的4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均行放射治疗,其中15例接受化疗。病理诊断23例,临床诊断22例。寿命表法计算5年,10年生存率。结果:40例获得随访,患者大部分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74%。结论:放射治疗是颅内生殖细胞瘤主要的治疗手段,全中枢或全脑+局部放射治疗是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联合化疗以减少放射治疗范围,降低放射治疗剂量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
- 洪继东王夏彭瑜平王龙云霍雷韩再德涂青松
- 关键词:颅内生殖细胞瘤化学治疗远期疗效
- 脑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回顾分析脑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的疗效。方法 对 1996~ 1999年 94例脑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采用Kaplan -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术后放疗疗效的预后因素。结果 生存率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减低 (P <0 .0 5 ) ,肿瘤部分切除者生存率明显低于肿瘤全切者 (P <0 .0 5 ) ,照射剂量小于 5 0Gy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大于 5 0Gy者 (P <0 .0 1)。结论 年龄、照射剂量、病理学分级、肿瘤切除范围、Karnofsky评分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性别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 李建璜洪继东涂青松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预后因素
- 宫颈癌中PPARγ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宫颈癌组织、10例宫颈炎组织和10例非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切片中的PPARγ的表达,结合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放疗敏感性探讨其意义。结果 PPARγ在3组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但宫颈癌组织中PPARγ的表达明显高于宫颈炎组织及非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分别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放疗敏感性和骨、肺、肝等远处转移和5年生存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均显著增高,对判断宫颈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梁少强涂青松黄荣蒋军姜武忠袁君曾晓红何瀚周菲菲
- 关键词:宫颈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免疫组织化学法
- 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E1A基因对人宫颈细胞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E1A基因经PEI-Fe3O4纳米粒介导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顺铂、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测绘细胞存活曲线,观察E1A基因对顺铂、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等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用同一浓度的顺铂、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处理细胞,观察E1A基因在不同时间对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转染E1A基因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E1A)对顺铂和紫杉醇的敏感性显著增加,与Hela和Hela-vect细胞系比较,Hela-E1A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的敏感性分别提高了10倍和15倍;对5-氟尿嘧啶的增敏作用不明显。结论E1A基因能显著提高人宫颈癌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E1A基因抑制了该细胞的HER-2/neu基因的表达,使该细胞周期再分布,出现S期抑制和G2/M期阻滞。
- 申良方廖遇平涂青松魏瑞周蓉蓉
- 关键词:E1A基因人宫颈癌细胞药物敏感性
- 鼻咽泡状核细胞癌32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黄国森涂青松
-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疗法
- 宫颈癌组织中PPARγ与HIF-1α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宫颈癌组织、10例宫颈炎组织和10例非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切片中的PPARγ与HIF-1α的表达。结果 PPARγ和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宫颈炎组织和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均有表达,且3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和HIF-1α分别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放疗敏感性和骨、肺、肝等远处转移有关(P<0.05);40例宫颈癌组织PPARγ表达与HIF-1α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r=-0.345,P=0.029<0.05,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宫颈癌组织中PPARγ和HIF-1α的表达均显著增高,对判断宫颈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梁少强涂青松卫光宇张宁姜武忠袁君卢秋霞陈露斯
-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非典型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法
- 血红蛋白浓度对鼻咽癌患者放疗疗效及正常组织急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王晖涂青松申良方
- 关键词:血红蛋白放射性黏膜炎放射性皮炎
- 鼻咽癌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5年
- 研究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以及Bax/Bcl-2比例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和12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ax/Bcl-2比例可作为指导鼻咽癌的临床治疗和估计其预后的指标。
- 王晖彭莉涂青松胡炳强
- 关键词:BAX蛋白鼻咽癌组织BAX/BCL-2基因蛋白表达癌组织标本黏膜组织
-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筛选与鼻咽癌放射敏感相关的蛋白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通过筛选放射敏感性不同的鼻咽癌细胞中差异表达蛋白,以发现与鼻咽癌放射敏感相关的蛋白。方法:放射处理并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及比较5-8F和6-10B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MALDI-TOF肽质指纹图分析、质谱数据的蛋白质库搜寻鉴定。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蛋白质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双向凝胶电泳后对胶上的部分分辨较好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肽质谱指纹图分析和鉴定,在两种细胞中差异表达最为显著的蛋白质有9个。Western Blot证实CK19和P73在5-8F和6-10B表达与蛋白质组结果一致。P73在鼻咽癌放射敏感组和不敏感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57.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放射敏感性不同的鼻咽癌细胞中存在一些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可能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有关,其中P73可能成为放射敏感性预测的侯选标志物。
- 王晖曾亮柳亦松席许平吴胜其胡炳强唐劲天涂青松
- 关键词:鼻咽癌细胞双向凝胶电泳质谱